蔡英文此次出訪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台灣當局「外交部」次長劉德立前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佈蔡英文將於八月十二日到二十日出訪巴拉圭和伯利茲,共計九天八夜,主軸為「同慶之旅」。此行去程過境美國洛杉磯,回程過境休士頓。其中,十四到十六日至巴拉圭,蔡英文將出席巴國總統就職典禮,會晤現任總統卡提斯,並參加總統當選人阿布鐸的就職典禮,及接受款宴,以及與「友邦」元首或特使舉行雙邊會談、出席台巴工業科技大學預定地揭牌儀式、僑宴及與我駐巴技術團互動等。而十六日到十八日,蔡英文則將到訪伯利茲,行程包括會晤總督、總理、接受贈勳及出席國宴、總理晚宴,並至該國國會演講、參訪技職教育暨訓練學校、主持臺灣獎學金受獎生證書頒獎典禮、視察貝里斯大使館,亦將款宴僑胞。至於過境美國並未經過東部城市,劉德立被問及此事時僅說,過境的考量以我們的需求為主,也是依照過去建立的舒適、安全、便利、尊嚴等原則進行安排。

蔡英文這次在「九合一」選舉已經拉開幕幔,民進黨選情尤其是重鎮台北和新北兩市的選情都呈現膠著甚至是嚴重落後,需要她親身出面「搶救」的情況下,卻仍然堅持要出訪,是要借參加巴拉圭新任總統就職禮之名,實行兩大戰略:其一是要測探美國頒佈《台灣旅行法》後,實施的真實程度;其二是「固盤」,防止這兩個中美洲國家倒向北京,使得自己的處境更為艱難。

在測探《台灣旅行法》方面,蔡英文原本抱持較高的期望,曾經透過媒體放風,不能低於陳水扁當年過境紐約,參觀證券市場的規格,甚至還希望能進入國會演講。以至是台灣一份知名媒體,還以「盼望能進入白宮」為侃調。因此,當香港《南華早報》分析報導說,在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美國爲避免與北京進一步對立,「極不可能」讓蔡英文過境華盛頓或紐約等大城市,可能讓她從休斯敦或邁阿密過境時,蔡英文就罕見地親自回應稱,該報道「臆測性太高,以至于準確性是不高的」。就是尚存一絲希望,還正在由劉德立及高碩泰等人進行「喬」。但最後結果,卻是不但未能踏足紐約,而且連「退而求其次」的東部大城市波士頓也未獲過境。--既然連美東城市也不可能,何論紐約?更遑論進入國會進行演說?

自李登輝實施「務實外交」,其中一項內容是「過境外交」後,尤其是在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上台後,美國對於台灣領導人的「過境外交」,是按照「舒適、安全、便利、尊嚴」等四項原則進行安排。而按照不成文的規定,他們一般不能到訪首都華盛頓,過境地點大致可劃分爲四等待遇:一是過境紐約和波士頓;第二等是洛杉磯、舊金山等,那裏有大批華人居住,台方可以舉辦造勢活動;第三等是邁阿密、西雅圖和休斯敦,雖遠離美國政治經濟中心,但依然是本土大城市;最末等就是過境阿拉斯加、夏威夷和關島等非本土甚至是外島國土。

一般上,是根據當時大西洋「大兩岸」中美兩國及台灣海峽「小兩岸」的關係的時況,作出過境美國城市的安排。因而有時會高到上天,如陳水扁曾經過境紐約並與美國高級政商人物見面;他也有「低如地底泥」之時,如李登輝不但不能進入本土,只能在外島關島等地稍為休息,而且還試過不能下飛機,只能乖乖呆在飛機上,等待加油等地勤服務工作做好後,立即飛離,陳水扁也曾因為未能獲得所希望的禮遇,而大生悶氣,導致上演「迷航之旅」的鬧劇。

如今即使是在《台灣旅行法》已經頒布及正式生效之後,蔡英文此次對美國實施的「過境外交」,仍然未能有所突破,甚至不如陳水扁,而是在二、三等待遇之間:去程是屬於二等地洛杉磯,回程時屬於三等的休斯頓。因而是一個「中等」的待遇,遠不如尚未有《台灣旅行法》的馬英九甚至是陳水扁之紐約,還是「重蹈」此前三次過境美國的洛杉磯、休斯敦、舊金山的「覆轍」,當然,也比曾經的邁阿密、檀香山及關島的「規格」高一些,那也可說是拜《台灣旅行法》之賜。不過,據說美國有內部政策規定,即使是《台灣旅行法》正式實施,但還有「保留」,就是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不能踏足華府。

因此可以說,蔡英文這次借助前往巴拉圭祝賀新總統就職,測試《台灣旅行法》的實質效能,並意圖籍此衝破以往慣例的意圖,前者是獲得了標準的「彈射表元」,後者是失敗了。但似乎蔡英文對此禮遇安排可能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雖然在在美國南部的城市過境,但美國在台協會的頭兒必會到埠會面並接送機,國會議員甚至某些官員也將會「移船就磡」前往見面。尤其是在洛杉磯,有不少親台華僑華人在此定居,另外也有一些認同民進黨的所謂「台僑」,可能將會分別舉行歡迎宴會。而在休斯頓,那裡設有中國華僑協會的分會,但其政治色譜「深藍」,是否會歡迎她,尚不得而知。

此次對蔡英文過境的安排顯示,美國國務院的文官系統,正因為是技術官僚,因而比較穩定務實,與白宮、國會尤其是特朗普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畢竟,在國務院的外交大戰略一盤棋上,盡管美國與中國在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國家利益等諸方面都有較大衝突以至嚴重對立,但卻是重要的對手,有時還需要中國幫手。而台灣只是配角、棋子,並非主角、操盤手,而台灣的作用,只是掣肘中國,是處於被動角色,而且在國際事務上也沒有置喙的機會,因而不值得刻意地抬高其地位。

至於「鞏固邦誼」這個戰略訴求,更是令蔡英文心急如焚。她剛才連續喪失兩個「邦交國」,使她陷入被動,成為她民調低迷,難以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歷史大趨勢之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以蔡英文的主觀意願而轉移、非是象馬英九那樣,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實施「外交休兵」。但既然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就難免會有「邦交國」背棄離去。

實際上,今年十一月中國大陸將與南太平洋島國舉辦峰會,接著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在阿根廷舉行,台灣當局在這兩個地區擁有十個「邦交國」,是台灣當局的「外交重鎮」。屆時台灣當局未能出席,而北京出席的高級外交官卻可以自由馳騁,與台灣「邦交國」出席的「外交官」進行不同程度的接觸,或在事後又讓台灣當局拉響「外交警報」。因此,蔡英文只能是「馬死落地行」,急忙提前做好「固盤」功夫。但效果如何,真是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