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條頗具爆炸性的消息在華沙外交界不脛而走:任職時間最長的朝鮮駐波蘭大使金平日已調任布拉格,任朝鮮駐捷克共和國大使。
在歐洲住了近30年
金平日是朝鮮開國領袖金日成的次子,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生於1954年8月10日,比兄長金正日小12歲,曾在高幹子弟學校——平壤南山學校就讀。據其校友回憶,初中時,即使很親近的同學,和金平日說話時也必須說敬語。高中時,連老師們都必須對他使用敬語。關於金平日後來的經歷,外界有不同的說法。有韓國媒體稱, 1979年,金平日被任命為朝鮮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副武官,離開平壤赴任後一直在國外生活,至今已有36年。另一韓國媒體則稱,金平日從1981年開始一直擔任駐海外武官和大使,從未在朝鮮國內任職。而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所掌握的情況是,金平日曾先後在莫斯科和平壤學習過,1979年畢業于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學專業,也在朝鮮國內軍事院校學習過。1980年,金平日被送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進修一年,專業是軍事。
進修結束後,金平日在1982年至1985年期間任朝鮮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武官。此後,他被調回朝鮮國內,1985年至1988年期間,在朝鮮人民軍武裝部供應部工作。這是金平日迄今為止難得的在朝鮮國內工作經歷。1988年9月,金平日被任命為朝鮮駐匈牙利大使。從那時起,金平日和家人一直居住在歐洲,過著職業外交官的生活。前後算來,他在歐洲待了30來年。
1988年12月,擔任朝鮮駐匈牙利大使僅3個月的金平日,又改任朝鮮駐保加利亞特命全權大使。外界後來分析,這可能與當時匈牙利的政局變動有關。1989年2月1日,匈牙利與韓國建交,是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中第一個與韓國建交的。朝鮮與匈牙利的外交關係因此而降溫。不過,1990年,保加利亞也和韓國建交,金平日倒是沒再挪動,一直幹到了1994年,隨後調任朝鮮駐芬蘭大使,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工作和生活了3年。
1998年,金平日調任朝鮮駐波蘭大使,開始了長達17年的駐華沙外交官生涯。
在華沙深居簡出
朝鮮駐波蘭大使館坐落在華沙市南郊的一片居民區旁,而大使官邸就在大使館的院內。金平日和家人基本上一直在這裏工作和生活,很少離開過這裏,當然也很少回國。韓國《中央日報》稱,金日成主席1994年去世的時候,金平日回到了平壤弔唁,並參加了父親的葬禮。2011年,金正日去世,金平日在波蘭大使館為金正日設立靈堂接受弔唁。
金平日外貌酷似其父親,乍一看去就像是「年輕時的金日成」。由於身份特殊,金平日在華沙深居簡出,他和家人都非常低調,行事不張揚。在華沙外交界,儘管金平日任職最長,資歷最深,但外界能見到他的機會並不多。長期以來,每逢朝鮮最高領導人的誕辰以及朝鮮國慶日等,朝鮮駐波蘭大使館都要在使館內舉辦招待會。這時候,金平日都會出來,與應邀而來的各國來賓見面。
金平日和夫人育有一子一女,朝鮮名字分別叫金仁江和金恩松,現在都已成年。因為一直跟隨父母在歐洲生活,兩個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長期受西方文化的薰陶,他們具有獨特的氣質。除母語朝鮮語外,兩個孩子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波蘭語,目前先後在波蘭取得了碩士學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恩松彈得一手好鋼琴,在朝鮮駐波蘭大使館每年舉辦招待會的時候,她的鋼琴演奏一直是招待會上的壓軸演出。
「另一個奶奶家的叔叔」
在朝鮮媒體上,幾乎找不到對金平日的報導。韓國媒體則對他的行蹤頗為關注。他轉任駐捷克大使的消息,也是韓國媒體搶先報導而引起外界關注的。
韓聯社2015年1月21日報導說,韓國政府一名官員當日透露,金平日最近調任朝鮮駐捷克大使,朝鮮外務省美國局局長李根接替金平日出任朝鮮駐波蘭大使。李根被稱為「朝鮮的美國通」,從上世紀90年代起參與了多數朝美磋商。捷克外交部在官方網站上表示,金平日已獲得出任大使的認可,但尚未遞交國書。朝鮮方面這一人事安排是否有特殊考慮,外界正在觀察。有一種說法是,金正恩可能是因為金平日在華沙待得太久,而考慮挪動他的職位。波蘭外交部的一位官員曾說,在各國駐華沙的外交官中,像金平日這樣任期長達17年的,不要說是大使,就是普通外交官也是絕無僅有的。
韓國媒體稱,金平日是金日成與第二任夫人金聖愛的長子,金正日則是金日成與第一任夫人金正淑所生。對金正日之子金正恩來說,金平日是「另一個奶奶家的叔叔」。金聖愛曾經是金日成的秘書,在金正淑去世後與金日成結婚,並長期擔任朝鮮婦女同盟中央委員長一職。但在金日成去世後,金聖愛很快淡出朝鮮政治舞臺。
1974年金正日被確定為接班人以後,金平日一家作為「白頭山血統」的分支,也變得比較低調。金平日的姐姐金敬珍(音譯)和朝鮮駐奧地利大使金光燮(音譯)結婚後,在奧地利待了22年。金平日的弟弟金英日(音譯)擔任朝鮮駐德國代表部科學參贊,2000年在德國首都柏林病逝。有韓國媒體稱,金平日多年來在海外過著非常低調的生活,履行著一名職業外交官的使命。對他來說,無論職位如何變化,繼續保持低調、專心致志地做好本職工作,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李增偉、曹禾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