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大灣區建設不能忽視人才「瓶頸」問題 劉紹滿

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的建設。行政長官崔世安近日作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並提出制訂有利於人才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探索引進高端人才和專才機制。崔特首還指出,政府希望更積極主動助力國家的全面開放,加快「一中心、一平臺」的建設,繼續帶動資本、技術、人才參與國家新一輪的高水準開放;更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大灣區、「一帶一路」的建設,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大灣區各項要素的流通,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別是,目前的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人才緊缺是澳門不能忽視的問題。為突破本澳人才不足「瓶頸」的問題, 有必要以社會最大公約數為重,以開放的形式,未來在積極培育人才和鼓勵人才融入灣區發展的同時,也要合理地實行人才引進戰略,才能讓本澳參與大灣區建設更能行穩致遠。

眾所周知,行政長官近日公佈的特區 政府在明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配合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鼓勵本澳企業創新研發,從稅務、人才政策等提供扶持。尤其在人才政策配套方面,報告則提出「制訂利於人才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探討引進高端人才和專才的機制。」對此,有學者也認為,目前大灣區處人才爭奪戰,各地出臺政策吸引人才,澳門不單沒有優惠政策,反而存在不同掣肘,基本是寸步難行。故明年施政提及探討引進高端人才機制,除引進科創企業,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落地生根,留澳發展。其實,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回應議員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人才培育政策措施時指出,政府重視本澳人才培養工作,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將因應規劃完善和深化培育人才。政府正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有關部門將展開一系列細化及對接工作。有關規劃體現了重要意義包括,中央高度重視澳門在大灣區的地位及作用;中央希望澳門發揮所長,與其他城市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為澳門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大環境;有關規劃構思強調便利和惠及全澳居民,建設優質生態環境,未來將推出更多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工作和生活的措施;政府參與大灣區的規劃、編制和研究過程中,多次得到中央徵求意見,並加以採納,反映中央重視特區政府。有議員關注人才培養政策措施,以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崔世安指出,去年本澳有4,000多名中學畢業生,高等院校的入學率高達91.6%。澳門的人才是相對不足,但不是絕對不足,人才缺乏情況集中在新興產業、創新科技、升級轉型等行業,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政府將因應規劃以完善深化人才細化工作,針對性地培養或再培訓不同類型的人才。當局已完成制訂年度優先引入行業人才清單,重點吸納金融業在內的5個行業類型、10個工種,包括金融業、資訊科技產業、中醫藥產業、中葡翻譯和會展業。當局會優先處理特色金融相關專業人員的臨時居留申請個案,縮減審批流程,希望儘快完成審批。除引進外,將繼續實施人才回流計畫,吸引旅居外地的澳門金融業人才回澳服務。

其實,澳門提出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個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個平臺」)以及進一步發展特色金融的願景,由於只有30平方公里土地、60餘萬人口,要實現這些願景,並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進一步發揮作用,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為瞭解決人才稀缺的現狀,澳門出臺了《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畫——五年行動方案》。依據人才培養目標,行動方案內容細分為19項發展策略、45項措施和項目,具體措施包括構建和優化人才資料庫;推動金融保險、中葡雙語、海洋經濟和創新型人才培育;繼續推動產學研,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增設獎學金制度;優化海外人才回澳發展的政策環境等。但有專家指出,澳門整體社會相對比較安逸,不缺資源但缺人才,社會應多考慮如何吸引更多專才,不應害怕外來競爭。目前澳門的人口只有60多萬,要成為大灣區內有競爭力的城市,至少要有過百萬人口,社會發展才能百花齊放,並融入大灣區。但目前的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人才緊缺是澳門不能忽視的問題。特別,目前澳門對內地人才的引進態度還不夠開放,而澳門本地人畢業後從事博彩業、服務業和政府工作的較多,從事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人比較少。有學者則指出,雖然目前澳門整體的產學研環境較5年前已經有所提高,然而還需要進一步開放的人才政策。澳門資源豐富,同時較為開放,其實應多撥資源出來作人才及產業培訓,例如引入國內外頂尖的孵化器。但目前大灣區的發展趨勢講求融入創新,並非單靠澳門一己之力所能達成的。澳門青年應把大灣區概念理解為「並不是城市間互相引入人才及項目,而是共用這些人才及項目」。目前澳門也與江門、橫琴等地開展了人才的交流合作,希望之後的人才政策能夠更加開放,有更多來自內地和海外的高層次人才共同建設澳門,澳門才能真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值得一提就是,近年來「人才爭奪戰」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全國各地紛紛出臺各類人才政策,通過放開戶籍制度、加碼人才獎勵等手段,從各個領域全方位出擊,希望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搶佔先機。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今,全國已有超過50個城市發佈了超過歷史力度的人才吸引政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才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也只有擁有了足夠的人才,城市發展才有活力。在全國這場「人才爭奪戰」中,求賢若渴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個城市也紛紛出臺爭搶人才政策。例如。同樣行使「一國兩制」的香港特區則推出一項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計畫」。該計畫於今年6月開始接受申請,首年度配額為1000個,每家公司(機構)每年最多可獲配額100個。與香港特區現有的人才引進計畫「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畫」相比,政府處理公司(機構)通過「科技人才入境計畫」引進人才申請的時間可縮短至兩星期,相比其他計畫處理時間將縮短至一半,有效幫助科技公司(機構)從海外和內地招聘本地缺乏的科技人才;而廣州則於去年12月聯合多部門共同印發《廣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方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方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方案》等3份檔,將啟動新一輪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同時5年內將投入約15億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的優渥待遇;而深圳去年11月初起實施《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具體包括「68條」人才新政,在人才培養、人才引進與流動、人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服務與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範。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條例》提出將通過以租賃為主,租賃、出售、補貼相結合的方式提供人才安居保障,並計畫在「十三五」期間將為人才提供30萬套住房;與本澳一關之隔的珠海於今年4月則出臺《關於實施「珠海英才計畫」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 》。政策包括:兩院院士等頂尖級人才來珠創新創業,可直接享受200萬元獎勵、600萬住房補貼,並對他們的專案採取「一事一議」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一、二、三類高層次人才則分別可享獎勵、住房補貼、公積金優惠等總計約330萬、230萬、160萬的綜合資助;四類、五類人才根據不同層級也可獲得額度不同的資助或獎勵。值得注意的是,高層次人才來珠海可選擇拿住房補貼,如不選擇住房補貼,頂尖人才可選擇入住200平米人才住房,全職工作滿8年即可獲贈該住房。此外,中山去年三月底則推出「人才新政18條」,其中按中山產業需求引進的創新創業團隊,將按照國際領先、國內領先、省內領先三個檔次,分別給予最高3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助;入選「珠江人才計畫」的,配套省財政資助給予1:1的支持。而對於緊缺拔尖人才個人,如認定的科技創新、企業經營管理、金融領域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人才「18條」提出向他們給予3年的生活補貼,金額與其實際年工資薪金同等,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在中山短期連續工作1個月以上的專家,也將分層次每年給予最高30萬元生活補貼。

從上述的情況,可見,粵港澳大灣區不少城市近年來在招攬高層次人才方面,更推出一個個名字響亮的招才引智計畫,如深圳的「孔雀計畫」、廣州的「紅棉計畫」、東莞的「藍火計畫」、惠州的「人才雙十行動」、珠海的「珠海英才計畫」等等,香港和澳門也不甘落後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畫、公佈中長期人才培養行動方案等等,通過包括項目獎勵金、購房補貼、人才綠卡、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落地,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無疑,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說,人才也是成敗的關鍵。由於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正在為「搶人」酣戰,如何能真正有效引進高品質人才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讓引進的人才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最大的作用應是每個城市都要認真思考的課題。面對隔壁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有本地學者則指出,要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在資金等硬體方面的支撐,大灣區內不少城市的教育、醫療、科研氛圍等軟體因素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除了香港、澳門,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是深圳,其他灣區城市可以進一步向深圳看齊,打造好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方能吸引更多人才。「要真正吸引人才僅靠各城市推出的各項優惠政策遠遠不夠,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應該要在競爭中相互合作,統籌考慮,不應該為了‘搶人’打架,應該結合城市自身的產業結構、優勢有針對性地引進所需要的人才。」據瞭解,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對人才吸引力極強的城市,在引進創新科技人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近年來深圳一直秉持「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實行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2017年全年引進應屆畢業生約10萬,在職人員約13萬,其中海外留學歸國人才約1.8萬。而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共有全職院士29名,累計認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0547人,發放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18億元。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已引進歸國留學人員超過10萬人。深圳吸引人才不僅僅是靠補貼,更重要的是能給人才一個施展才能的環境。有學者認為,如果只是在引進人才時給予一系列的補貼、優惠,但城市自身沒有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是不可取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人才引進來只是第一步,如果無法為引進的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技術支援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支援,那引進的人才最後也必將流失。因此,本澳未來可以進一步借鑒深圳的經驗,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過程中,共同打造人才高地。

面對內地人才爭奪戰如火如荼的局面,社會各界無不關注本澳現時人才不足的問題,雖然特區當局在明年度施政報告提及制訂有利於人才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但仍有立法會議員則認為,明年度施政報告整體感覺是「不忘初心、銳意創新」,內容較全面,包括民生福利、土地利用、海域規劃、住屋保障、教育、人才、科創等方面均有考慮在內。其實很多內容都與五年規劃緊密相連,將長遠規劃細化落實在年度政策,回應社會變化和發展需求。首先是人才政策,施政報告提出制訂有利於人才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探索引進高端人才和專才機制,回應業界和社會訴求。近年社會關注澳門如何融入灣區,而灣區各地正開展人才爭奪、人才培育、人才回流等。政府當前推出有關機制正合其時,可透過引入人才,提升競爭力,為融入灣區打下基礎。澳門是低稅區、政治和諧,相信也是吸引人才來澳的重要元素。可透過在澳門設立區域孵化平臺,吸引更多鄰近地區和境外人才來澳,並透過澳門平臺進入灣區,促進人才流動。甚至可參考外地,給多外來人才適當的居民待遇,如很多地方都開放「創業綠卡」作為吸引人才手段,都是澳門可以考慮的方向。參考外地經驗,建議透過專利或科研成果評定人才資格,向人才提供綠色審批通道,畢竟政策應向人才提供方便才具吸引力;新加坡甚至鼓勵人才帶同專利項目移民到當地,澳門亦可透過類似措施鼓勵外地項目與本地企業合作,藉以引入人才、技術和提升本地企業的競爭力。其實,行政長官崔世安近日指出,明年人才委將開展三項有關人力資源及人才需求的研究,包括職業司機供求研究、澳門人口老齡化趨勢研究和人才流動與競爭趨勢研究,為制訂相關政策措施提供參考數據。在鼓勵人才「走出去、引進來」方面,將統籌「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計劃」,先行推出「澳門青年灣區實習計劃」,開展一系列以文化體育等元素為切入點的交流實習項目。力爭澳門青創支援服務延伸至大灣區更多城市,加強與灣區平臺對接,為青年提供更適切的支援。將制訂有利於人才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探討引進高端人才和專才的機制,讓本地人才在互動中拓闊視野,增進知識,成長成功。同時,將整合本澳緊缺人才需求資料,配合灣區各城市定期發佈和分享資料,促進大灣區人才訊息交流。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點是一國兩制,具體表現為一國之下的多元性,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單獨關稅區。正如有學者所言的,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存在的同性質競爭劇烈、三套不同的行政制度以及三方合作機制未完善等問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應將粵港澳三地由競爭者變成合作者,將各自城市的綜合實力透過區域合作和互惠互利而不斷提升,最終達至減少競爭,提高國際影響力的目標,必須推出利好政策讓更多國際人才走進大灣區內發展。對於本澳參與大灣區建設,在人才不足的問題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曾經指出,澳門作為國家特別行政區,有責任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積極參與和貢獻於大灣區建設,堅定不移地深化「一國兩制」實踐,實現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踐行「敢為人先」的精神,大灣區可繼續發揮實驗區的作用,投過以點帶面推動高品質發展,澳門也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促成與其他灣區城市更緊密合作。大灣區對澳門是個機遇,也是個考驗。澳門的整體規劃必須全面做好,才能跟得上高品質發展的步伐。澳門社會必須加強融入大灣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政府也要轉變觀點,不斷提升施政效能、完善法制建設。同時,政府和民間也要轉變人才觀點,在積極培育人才和鼓勵人才融入灣區發展的同時,也要合理地實行人才引進戰略,形成良性的人才流動迴圈。

因此,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將是本澳千載難逢的騰飛機會.目前,最重要就是如果將海外內對本澳發展有需要的人才引進來,把人才引進來之後,將本地人才的‘蛋糕’做大,從而提升本澳的城市競爭力。特區政府應儘早落實政策,完善相關的法律,實行科學有效的人才引進計畫,透過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落戶於本澳,將對本澳自身經濟多元發展也是非常有利,也利本澳打造成國際一流城市,以及加快打造智慧旅遊城市與構建國際化高品質、宜居宜流的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