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惠台55條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

10月23日,北京市正式對外發布《關於深化京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涵蓋積極為台資企業在京投資和經濟合作提供同等待遇、鼓勵京台兩地教育文化交流合作、逐步為在京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等3方面內容,共55條。

「若干措施」特點鮮明

據北京市台辦副主任於鳳英介紹「若干措施」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全面貫徹「31條措施」,加快政策落地實效。在「若干措施」55個條目中,有29條是對「31條措施」的貫徹落實,這對加快「31條措施」在京落地起到了積極作用。為適應制發台灣居民居住證等一系列最新惠台措施的出台,市台辦也第一時間聯繫市公安局等相關單位,在全市16個區304個戶籍派出所設置了受理窗口,基本實現了窗口全市覆蓋,大大便利了在京台灣同胞的就近申領需求,同時,也將制發台灣居民居住證等相關內容以兩個專項條目的形式納入到「若干措施」中,明確了取得台灣居民居住證的台灣同胞,在京享受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9項便利措施方面,與北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突出北京特色。北京市作為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教育文化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若干措施」的內容也充分體現了北京市這方面的特點。如在京台經濟合作方面,鼓勵台商投資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產業;鼓勵中關村示範區台資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通過評審的項目,按照當年所需支付利息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補貼等。在教育文化方面,在京註冊從事文藝創作、文化交流的台資企業,可依照申請條件和程序,申報北京市文化藝術基金項目;在北京市文化創意大賽中單獨設立台灣賽區,設立單獨獎項;鼓勵台灣同胞來京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興辦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辦文化創意企業,給予同等的政策扶植等。

三是促進京台多領域深入合作。近年來,京台兩地經濟、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法律、社區、青年等領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卓有成效的交流機制,有效促進京台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使更多的台企、台胞、台灣青年能夠享受到相應的交流合作成果,「若干措施」中的相應條目也進行了集中體現。在經貿合作方面,運用京台科技論壇品牌活動,加強京台兩地工商團體聯繫,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發展,促進項目洽談對接,深化兩地經貿科技交流合作;在教育文化方面,鼓勵台灣基礎教育機構、台灣中小學校長參加京台基礎教育校長峰會,建立京台基礎教育學校交流合作機制,促進京台兩地基礎教育共同發展,鼓勵台灣各界人士和機構參與各類旨在促進京台兩地融合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活動;在青年交流方面,支持台灣青年參加京台青年創新大賽、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兩岸大學生系列交流營、職業技能大賽等京台兩地青年交流活動。

四是為在京台胞解決實際問題。「若干措施」第三部分就集中回應了在京台胞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方面的需求。如對於在京創業、就業的台灣青年,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建立在京台生台師政策信息溝通機制,每季度面向在京台生台師發布實習、就業崗位信息,進行政策信息解讀,截至目前,已有195家在京企業為台灣青年提供了897個就業實習崗位;建立「台灣青年來京實習就業創業運營平台」,目前平台已推出「扶YOU職上」微信公眾號和網頁窗口,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台灣青年提供實習崗位和創業就業專業化服務;打造台灣青年創業品牌,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北京市遠見育成孵化器、北京創業公社、清華科技園啟迪之星等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就業創業示範點,從政策申請、法律咨詢、金融服務、場地租用等方面為台灣青年創業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

「若干措施」充分結合首都優勢

作為首善之都,北京主要的優勢在科技創新和教育文化方面,在制定北京市若干措施的過程中,北京充分結合了這些方面的資源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首先,從全市的角度來說,北京市率先出台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以來,今年市政府又出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畫》暨《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畫》,就是要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不斷增強企業和社會對北京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獲得感,努力打造與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環境。北京市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也為台胞、台企在北京投資學習創造更好的機遇。

其次,從惠台的角度來說,今年31條推出之後,到目前有10個省市出台落實的措施。北京市自31條措施出台之後,一直在加緊梳理調研,若干措施的制定,涉及北京市40家相關的主管單位,經多次修改完善,既要體現北京的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規定,更要為在京台胞切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所以直到現在才出台。

再者,在科技創新和教育文化方面。北京市具有較強的優勢:如中關村科技園區是我國科技教育智力和人才資源最有密集的區域,還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等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90多所,能夠為台灣同胞來京學習、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發展。在制定北京市若干措施的過程中,北京充分結合了這些方面的資源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如《措施》第25、26、35條等鼓勵台灣青年來京創業的相關政策,就體現北京市在創業和文化創意方面的優勢。

同時,在前期調研中,北京了解到台胞在京學習就業創業中所面臨的問題,若干措施的規定更舉針對性,如市人力社保局提到的台胞在京勞動就業在社保方面享受與本市居民同等待遇,還有第53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都是針對台胞的需求量身定植的。

另外,在經貿、文化、科技、衛生、體育、創業、法律、社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成果納入到若干措施中,使更多的台胞能夠享受到京台兩地交流所帶來的實惠。這個也充分考慮到在京台胞的實際需求以及近期出台的居住證的政策。

「若干措施」亮點頗多

「若干措施」著眼於使在京的臺胞能夠切實享受實實在在的同等待遇和便利條件,有不少頗為吸引人的特色政策。

在落實企業同等待遇方面,《措施》指出,臺灣同胞在大陸投資的企業(以下簡稱「台資企業」)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檔的通知》要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慧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智慧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可以通過人才、資金、技術等形式,參與投資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要求的高端、智能、綠色製造企業,與在京註冊的大陸企業享受同等政策。

在京註冊的台資企業,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被認定為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規定條件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設在本市的研發中心經審核認定採購大陸設備,享受全額退還增值稅,並可享受企業所在區或科技園區所給予的支持政策。

同時,措施鼓勵台商投資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產業,土地出讓底價與大陸企業執行統一標準;鼓勵中關村示範區台資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通過評審的項目,按照當年所需支付利息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補貼等。

在北京購房和租房的成本高,加之嚴格的限購政策,使得住房問題成為臺灣青年在京發展的最大困難之一。為此,《若干措施》中特別規定,人選市、區或園區優秀人才計畫(項目)的臺灣專業人才,在住房支持、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方面可享受相應政策,其中就包含購買自住的普通商品房,按條件申購共有產權房、申請租房補貼等。對於在京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同時,臺灣居民在京參加社保辦理相關的手續程式流程完全同本市居民一致。其中符合條件的臺灣居民可以依法申請相關的社保待遇,待遇的水準和條件也完全同本市居民一致。此外,就臺灣居民在北京市事業單位就職的問題,北京市將會向社會公開公佈我們的招聘資訊,同時在北京市人力資源社保局以及相關的招聘單位的官網上同時公佈招聘的資訊。臺灣居民可以通過這些網站以及相關公佈的各項公佈的消息瞭解招聘資訊。目前已經有一些臺灣居民進人到北京市的事業單位工作。現在正在進行2018年文化服務崗位的招聘活動中,也有部分臺灣居民參加了報名。

在鼓勵京台兩地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措施》明確指出臺胞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京參與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制作,可不受數員限制。支持京台兩地開展電影、電視劇等方面的合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審批工作。北京市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臺、視聽網站和有線電視網,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引進臺灣生產的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對北京市圖書進出口經營單位申報的臺灣地區進口圖書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備案流程。同時段中請的臺灣圖書可優先辦理相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