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與國運

如果要在祖國的版圖上,尋找出標誌性的地點,能夠激起全民族共同的想像和深沉的情感,那麼國門無疑是其中之一。

從地理上,國門離大多數人很遠;在心理上,國門又離每個人很近。

國門是有形的,國門又是無形的。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巍巍國門,可以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一道道殘破不全的洞開國門,則會將一個民族拖入飽受侵略與屈辱的深淵。

國門治亂,事關國運;國門興衰,攸系民生。

封閉必然落後,開放才能發展

在我國漫長的邊界線上,國門是一種獨特的景觀——這是一種高大的門狀建築物,有牌樓式的,有望柱式的,還有城樓式的。規模宏大、氣勢不凡,仰望這些威嚴矗立的國門時,人們不由得會產生這樣的感歎。同時油然而生的,是對國門所代表的這個國家的尊重。

與陸地上的國門不同的是,空中和海上的國門在某種程度上是抽象的。遍佈祖國各地的一個個空港口岸、一個個海關、一個個邊防哨所,都和國門一樣,是聯結中外的窗口。

國門象徵主權。國門堅固與否,與國家安危、興衰榮辱密切相關。位於廣西憑祥的友誼關,曾上演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133年前,老將馮子材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者,激發了民族自豪感;39年前,這裏進行了一場氣壯山河的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留在城牆上的彈痕仍然清晰可見。

國門彰顯尊嚴。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界,於9月27日啟用的第六代新疆霍爾果斯國門,正對著哈薩克斯坦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公路口岸——努爾繞爾口岸。寬闊的聯檢大樓特色鮮明,象徵中華民族的友善與豁達;厚重的國門大廈巍峨聳立,映襯祖國的強盛與國防的穩固。

國門展示實力。中國和俄羅斯邊境上的內蒙古滿洲里國門,發展至今已是第五代國門。這是一座莊嚴肅穆的乳白色「門」字形建築,國門總長105米、高43.7米、寬46.6米。國門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金光,國際鐵路在門下蜿蜒通過。

歷史悠悠,滄海桑田;幾度屈辱,幾度輝煌。

自中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並具備相對清晰的邊界起,歷代統治者都高度重視邊防的守護和邊境地區的經營。漢唐盛世的出現,與邊境外患的清除、邊疆形勢的穩固密不可分。

歷史並非總沿直線發展。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統治者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這一閉,使中國的國運如同自由落體般墜落。當中國的統治者還在馬車上沾沾自喜時,國外早已出現了蒸汽機車和蒸汽船。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古老封閉的滿清王朝的大門,中國從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此後100多年間,陸上國門破碎,海上門戶洞開。昔日的「天朝上國」,不僅失去了泱泱大國的榮耀與風采,還面臨著被肢解、被分裂的危險。

閉關鎖國只會落後,而落後就必然挨打。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的命運徹底改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逐步建設起強大的國防,國門徹底告別有門無防的歷史。

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彭德懷豪邁地指出: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國主義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擊敗的。

歷史大潮,奔湧向前。1978年,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帷幕。中國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開放國門,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中國的發展融入了世界。

在百年口岸滿洲里,滿載著貨物和旅客的國際列車,從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國門下轟然通過。

很難想像,幾十年前,這裏曾是緊張對峙的前沿。如今,這裏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我國沿邊口岸中唯一的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國際口岸。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人類命運與共,互惠才能共贏

新疆霍爾果斯,一輛輛中歐班列呼嘯而過;雲南憑祥,來自越南的貨車排成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福建泉州,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籌備如火如荼……

從盛夏到金秋,行走在漫長的國界線上,置身一座座商賈雲集、活力四射的口岸城市,仿佛能感受到一個民族走向復興的鏗鏘步伐和澎湃脈動。

與陽光灑滿中國的邊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世界其他許多地區,邊境地區的緊張、對峙、戰爭的陰霾從來沒有走遠。

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界,長達1500多公里、耗資180億美元的隔離牆正在修建之中;在北非通往歐洲的通道,一批接一批的難民成為歐洲「不可承受之重」;在敘利亞,國境線早已湮滅在了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的戰火之中……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是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一直探尋的問題,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這個答案是,隨著商品、資金、資訊、人才的高度流動,無論近鄰還是遠交,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這個答案是,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長期安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獨善其身。

2017年6月,就在距離中印陸地邊境唯一的通商口岸——乃堆拉僅10多公里的西藏洞朗地區,發生了一場對峙,舉世關注。輿論紛紛猜測中印這兩個最大鄰國能否和平相處。

國門下的對峙,既檢驗著雙方的國力與民心,更考驗著領袖的智慧與眼光。

2018年4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主席在武漢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非正式會晤。習近平說,中印應該是好鄰居、好朋友。他明確提出3個「關鍵點」,並用6個「要」清晰描繪出兩國全方位合作的前進方向。習近平指出,我們兩個偉大的國家開展偉大的合作,能夠產生世界影響。

開放合作,影響世界。中國邊境上的一座座國門,就是這一願景的生動注解。

廣西憑祥,中國通向中南半島的重要陸上通道。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裏還只是面積僅0.6平方公里、以茅草房為主要建築的邊陲小城。改革開放40年來,憑祥市市域面積擴大了20多倍,地區生產總值翻了9番,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連續3年全國第一、口岸水果進出口連續6年全國第一。

一「門」之隔,越南老百姓也享受著邊貿發展帶來的紅利。自2017年2月起,中越兩國在廣西憑祥、東興兩地試點跨境勞務合作,至今已有近10萬人次的越南勞動力進入廣西務工。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必將回饋國際大家庭。」這是中國的政策主張,也是中國的一貫行動。

「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只會增進共同利益。」這是中國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的務實舉措。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定,構建起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海關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5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2.7個百分點。

歷史有其規律和邏輯,時代有其主題和命題。

中國國門,聯通中外;中國實踐,造福全球;中國智慧,引領人類。

制度彰顯優勢,民心蘊含偉力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1963年,誕生于新疆伊犁阿拉馬力雪山孤峰的《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成為鼓舞那個年代軍民合力戍邊守防的動人旋律。

自新中國成立起,黨和國家就高度重視邊海防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構建起以軍隊和公安邊防部隊為骨幹,涉邊涉海部門協同配合,沿邊沿海民兵預備役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邊海防管控力量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邊海防戰線堅持陸海統籌、強邊固防,堅持平戰結合、軍民融合,堅持維權維穩、動態平衡,不斷加強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邊海防整體建設水準顯著提升。

2018年4月23日,載入我國邊海防史的一個重要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新時代加強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的意見》,專門研究部署邊海防工作,為新時代加強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指明方向。

強邊固防,人人有責。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是新中國邊海防的獨特優勢,也是我們的制勝法寶。在歷次邊海防鬥爭中,我們之所以能取得勝利,與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密不可分。

沒有比合力再強大的力量,沒有比聯防更嚴密的守衛。

在漫漫邊界線上,鮮豔的黨旗國旗軍旗高高飄揚,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一個黨支部就是一面旗幟,一頂氈房就是一個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位哨兵……

官兵守邊防,祖國是後盾;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為了守衛祖國的國門,為了捍衛國家的主權,一茬茬戍邊官兵遠離繁華的都市,常年與寂寞、危險相伴,有的甚至獻出年輕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動兌現著豪邁誓言:不把主權守丟,不把領土守小!

在距離北京超過4000公里的西藏山南邊防一線,入伍16年的老兵「巡邏王」楊祥國說:「這裏離首都很遠,但離主權很近。我們守邊防就是守國防,守高山就是守江山。」

在人跡罕至的帕米爾高原瓦罕走廊,克克吐魯克邊防連22歲的下士李敦雲說:「作為一名守衛國門的邊防軍人,一想到自己堅守的戰位是與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緊緊聯繫在一起,即使再苦再累都覺得值得!」

邊防軍人保家衛國的強大自信,來自于中國軍人奉獻犧牲的血脈傳承,更來自于蘊藏於人民之中的深厚偉力。

在這個剛剛過去的夏天,一位普通守島民兵的遽然離世牽動著最高統帥關注的目光。

得知守衛江蘇連雲港外海開山島的民兵王繼才犧牲的消息,習近平主席作出批示: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宣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2017年,習近平主席給父女兩代戍邊的西藏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深情勉勵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邊關連著中南海。連續兩年,習主席關注著一對守島夫妻、兩名戍邊姐妹,關注著這些堅守平凡、創造非凡的可愛而普通的中國人。

從東極界碑到西陲哨所,從碧波南海到冰封北國,千千萬萬的新時代戍邊人正在用無私奉獻和默默堅守書寫著忠誠之歌。

正如王繼才曾經說過的:「守島就是守國,國安才能家安。」

正如常年堅守在高原邊防一線的戍邊將士所唱響的:「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正如在閱讀了「王繼才們」的感人事蹟後網友所評論的:「有這樣愛國奉獻的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阻擋!」

威嚴的國門,在那遙遠的天邊;昌盛的國運,在每個人的心裏。

(李學勇、陶德言、李宣良、梅世雄、樊永強、梅常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