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應找準定位提升品牌地位 鄒玖勝

由澳門經濟學會主辦的「澳門經濟論壇2019」日前舉行,會上學者表明本澳經濟已進入調整期,全年GDP很可能出現單位數字的負增長。建議政府未來應在穩定經濟及穩定就業做好工作,擴大包括基建設施在內的公共投資,並多加關注本澳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進一步做好優化民生的各項工作。誠然,澳門的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超過九成,中小企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的六成。扶持中小企業,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穩定居民就業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作為中小企,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外,自身亦應透過各種辦法提升品牌地位,保持自身競爭力。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蘊含著大量就業機會,發展中小企業對減少失業有很大幫助。因為中小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它能夠容納更多勞動力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它的資本有機構成比大型企業低得多,無論是在製造類產業,還是在服務類產業,中小企業多半是勞動密集型的,這是由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單位勞動佔用資金或資本少,技術裝備程度低,對勞動者的技術要求不高,也就能容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

例如一八年廣東省中小企業貢獻全省50%以上的GDP和稅收、60%以上投資、70%以上創新成果、80%以上新就業崗位和95%以上的市場主體。目前在廣東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發展後勁十足:一九年第一季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增8%,民營經濟單位數量增11%,民間投資增7%,民企新增貸款增16%,民企出口增8%,中小企業不僅主動探索跨境電商外貿新業態,還借力中博會國際性平臺「走出去」,可謂取得佳績。

而在本澳方面,中小企發展情況並不怎麼理想,中小企在市場競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尤其在澳門博彩業一枝獨大的經濟模式下,往往這種劣勢尤為突出,然而澳門的經濟體系並非單由博彩業組成,只有以中小企業涵蓋的各行各業,才能成為澳門一個完整的經濟體系,以及更便於減低澳門經濟發展的風險。

早前,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委託社會研究智庫進行二○一九年第三季度的「澳門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研究調查,該調查由外部環境、營業狀況、僱員、投資預期信心表現的四個分項構成,按照問卷設計,以五十分作為態度中立的分值,高於五十分為樂觀,低於五十分為悲觀。而二○一九年第三季度「澳門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研究調查為六十點二,較去年同期的六十一下跌了零點八,亦顯示情況不太明朗。

綜合信心指數的四個分項中,外部環境為七十點七,營業狀況為五十八點八,僱員預期為五十五點九及投資信心為五十五點六,四個分項有升有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信心指數較去年同期的五十九點九有較明顯的下跌。至於對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投資興趣分別為六十五點七及五十七點七;合作興趣則分別為六十七點二及五十九點六,兩組數值中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投資興趣有輕微上升,合作興趣有輕微下跌。

雖然調查反映中小企業綜合信心指數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但亦可見還保持謹慎樂觀的狀態。該機構分析指出,當前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鄰近地區局勢動盪、以及近期澳門博彩營收下降等因素都對澳門中小企業信心帶來負面衝擊。但是,與此同時,一系列積極因素有力的支撐著澳門中小企業信心。比如:新特首選前深入基層問政、隨後高票當選帶來澳人對新一屆順利交接的預期;澳門二十周年回歸節點帶來對中央惠澳政策的預期;以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近月迅猛增長的訪澳旅客帶來的短期紅利等。這些因素疊加,導致雖然周邊經濟形勢有所波動,但是澳門中小企業的資訊還是展現了憂中帶喜的穩健態勢。

幾個月之後,澳門即將迎來回歸二十周年這一歷史時刻,同時特區政府也將完成換屆。政府班子還要進一步發展經濟,更好地改善民生,留意外圍周邊變化,適時推出解困措施。澳門在宏觀上要做好配合和助力國家發展的戰略,如「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微觀上要優化本地營商環境、推動更多惠及中小微企發展的政策。調查還得出中小企業對「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及合作的興趣長期保持在樂觀水準,說明了本地中小企業願意「走出去」。

事實上,對於中小企的政策扶持,歷屆政府在「發展經濟」施政方針中,一貫以致力支持中小微企為重點,幫助他們迎合本澳經濟快速發展與升級轉型,推動中小微企提質發展。為此,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幾年前曾制訂「支持中小企行動計畫」,而近年來,隨著計劃的有效執行,特區政府在扶助中小企方面已形成一個支援體系,讓中小企在資金方面得到較大幫助,政府各部門提供不同支援服務,為中小企提升經營能力及競爭力,例如貿易投資促進局每年在內地不同城市舉辦大型綜合巡迴推廣活動「活力澳門推廣周」,致力於推動澳門中小企業與內地企業交流與合作,實現澳門中小企業「走出去」理念。

在經營管理方面,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一直推行的ISO國際管理系統認證,近年受到愈來愈多中小企重視。科技創新方面,目前除了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為中小企提供研發資助外,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亦提供資訊科技發展培訓、科技應用等提供支援,促進中小企在跨境電商、電子支付方面有相當不錯成效。

此外,由經濟局發動、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承接開發的「澳門中小企360營商資訊平臺」,協助本澳中小微企綜合性資訊匯集及採購交流,讓本澳中小微企簡易地獲取政府各部門發布相關資訊。

為協助中小企融資,政府推出三項計劃,以助中小企解決資金周轉問題。為進一步落實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內提出「送服務上門」的便民便商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經濟局與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 澳門離島工商業聯合會、 澳門北區工商聯會及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合作,協助接收各項中小企業扶助計劃的申請,包括《青年創業援助計劃》、《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的申請表格,以發揮支援中小企業的關鍵作用,使中小企業能不斷提升員工技能及設備。

同時,特區政府一貫鼓勵和幫助中小企業與葡語國家合作, 充分利用澳門的中葡雙語人才等優勢提供服務, 包括: 法律顧問和諮詢、仲介及翻譯服務涉及農業、漁業、自然資源、語言教學、表演、銀行、保險、工程、電力、藥物、肉類加工、物流、診所、通訊、建築、資訊、餐飲、技術及電視廣播等領域。不少澳門中小企利用本身優勢與葡語國家合作發展, 且部份企業已有長期商貿往來, 從而促使澳門長久地擔當起橋樑和平臺角色。

但是,在面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時,中小企除了尋求政府的政策扶持外,本身只有不斷變革自我,提升品牌地位,才能持續保持自身競爭力。其實,品牌形象,就是指企業通過將某種品牌與目標消費者生活工作中的某種事物、某些事件之間建立起的一種聯繫。這種被聯繫的對象經常就是品牌的形象。品牌形象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是受感知主體的主觀感受、感知方式、感知背景影響的。不同的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認知和評價很可能是不同的。品牌形象塑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不是哪一個人或哪一個具體行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途徑,全方位地精心塑造。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建構品牌的時候,通常會變成了想要走路國際化卻又太過保守,在形象上也相對不夠明確,本土的在地化溝通時,卻又沒有辦法給予消費者足夠的認知與支撐的力道。在對品牌的概念模糊不清,卻又希望能建立品牌時,就常常耗損許多資源及時間,最終也未能讓品牌替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

在建立品牌時,很多廠商的思維還是認知目的是為了能夠推廣產品,但卻忽略了品牌並不是只有產品及服務本身,還包含了企業形象甚至行銷傳播的內容。品牌在整體市場當中能夠強化競爭力,但也必須付出資源來經營及維護,所以當過度以產品及服務為導向的品牌,不願意投資行銷傳播來溝通品牌內容時,就容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常常本土企業在經營品牌時,因為過度關注於營收數字,甚至對於企業品牌與產品及服務品牌的差異都不了解,只是一昧的認定做品牌就應該有銷售佳績,更不願意在企業品牌形象,或是社會責任上投資。甚至明顯的整體外在形象,像是包裝或是品牌識別都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卻不願意在這些地方投資甚至進行再造。

因此,為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要發展並提升自家的品牌地位,有專家提出幾點建議:一是發展自身優勢,建立核心價值。品牌建構是一長期且持續的過程,在決定經營品牌之前,中小企必須訂下長線的計劃,並分階段實行。首先,中小企需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品牌又可分為產品品牌與服務品牌、消費者品牌與產業品牌;中小企必先暸解自家產品或服務的性質,確定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客戶群,才能進一步調整策略以迎合顧客的需求。本澳中小企多從事服務業,而現今顧客講究「經驗消費」,即希望能在消費過程中達到一種滿足,因此本澳中小企可考慮先由建立服務品牌做起。

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在建立服務品牌方面其實也具有某些優勢。首先,中小企由於規模較小,企業決策過程亦相對較快,靈活性較高,能根據顧客的需求快速反應並作出策略的調整。另外,本澳中小企可利用澳門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開辟與外資品牌不一樣的風格。

二是,通過「商標註冊」保權益、「誠信加盟」建口碑。構建品牌當然需要構思一個企業產品或服務專屬的名稱及標誌。一個優秀的商標設計或名稱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可為企業產品或服務增值,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因此,中小企應加強保護商標的意識,以免自己的品牌被他人盜用。三把握會展業發展機遇,推廣澳門企業品牌。在推廣及營銷方面,中小企往往不能如大企業般投入巨資進行密集廣告。然而,中小企仍可透過其他有效管道為其產品作推廣宣傳。首先,中小企可透過由政府定期組織的企業代表團參與國際展覽活動,亦可把握機遇,多參與本地的展覽活動,向本地及海外參會人士推廣其產品,並物色買家或合作夥伴、拓展市場。此外,亦可參加文化產業基金推出的《品牌塑造專項資助計劃》,通過參展、路演和線上線下開設品牌產品銷售中心等方式拓展市場,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地區的巿場,打造創新、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和文創品牌,走出澳門。

當然,中小企業要想成功實施品牌戰略,必須努力培養自主創新能力,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降低成本,打造過硬的產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