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就疫情對華索償 特朗普為選票升調門

【香港中通社4月28日電】針對新冠疫情大流行,繼此前有多國政府及民間人士宣佈對華索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4月27日加入此行列,揚言將對中國追責、要求賠償,而且金額「遠高於德國」所要求。對此,學者指出,面對大選,美國兩黨都指責對方對華軟弱,因而特朗普此舉只是為選票提高調門。

特朗普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聲稱,中國原本可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之前阻止它,美國政府將會就此進行「認真調查」,「有許多方法可以讓他們(中國)為此負責」。當被問及有德國媒體近日呼籲向中國索償1650億美元,美國是否考慮跟進時,特朗普回應指,美國做法會比德國來得簡單,但「金額會遠高於德國」。

這也是繼「中國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掩蓋真相」、「武漢實驗室病毒」等攻勢後,美國鷹派集中助推的又一波針對中國的輿論攻擊。

特朗普及鷹派步步升級對華攻擊,背後目的也日益清晰。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28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今年是大選年,對於美國政治家而言,目前不管做什麼事情,最根本的考慮就是怎樣對選情有利。目前民主、共和兩黨互相指責對方對中國‘太軟’。特朗普為了避免這樣的指責,就需要強硬。」

陶文釗續指:「特朗普心裡明白,所謂對華索賠是不可能有結果的,無論從法理上、事實上、歷史先例上都不可能。但這些都不要緊,他只要把調子能唱多高就唱多高,表明自己對中國強硬了,就可以逃脫民主黨的指責,令鐵桿選民更支持他。」

媒體分析指,美國鷹派或極端保守派製造的「向中國索賠」輿論,目的除了推卸國內抗疫不力的責任外,也是尋求在疫情輿論戰中爭搶「道德高地」,否定中國抗疫模式及成績,避免中國提升國際地位。另外,美國可以借疫情重洗「中國牌」,重拾此前未見實效的遏華策略,例如遊說重啟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禁令。

德國媒體甚至形容說,中國是給特朗普最好的「禮物」。長期以來,特朗普當局一直採取對華強硬路線,從過去集中在貿易領域,現在又增添了新內容。特朗普應對疫情原本極其糟糕,中國成了其求之不得的替罪羊,特朗普將每日例行疫情發佈會變為了標榜自己和攻擊對手的平台。相信今後幾個月,對華政策將是一個極其熱門的話題。

「相信大選前的數月,美國兩黨會不停炒作反華議題,」陶文釗指出,「一方面,從人道主義角度,我們希望美國疫情好轉;另一方面,美國的疫情越嚴重,特朗普對中國的指責調子就會越高。美國疫情時間拖得越長,對中美關係的負面影響就越大。」

陶文釗續指:「目前的中美關係與特朗普上台前的中美關係,確實已經不同了。過去在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任內,對於非傳統安全威脅,中美都將之作為合作領域,奧巴馬時期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就是突出例子。而特朗普卻將非傳統安全威脅作為一張打壓中國的牌,中美關係進入了競爭性共存的階段。相信未來較長時間裡,美國強硬派將主導對華政策,不過今年大選中的獲勝者未必會繼續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