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轉動大球﹗」 ——我所親歷的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比賽期間的4月6日,毛澤東主席决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此事成爲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被媒體稱爲「乒乓外交」,從此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來交往隔絕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隨即取得歷史性突破。

後藤來北京盛情邀請中國隊

1971年1月,日本乒協的老會長後藤鉀二來到中國。他是亞洲乒乓球聯合會的會長,對中國友好。我們1961年去日本訪問時,就是他負責接待的。故第31届世錦賽將在日本的名古屋舉行時,他作爲東道主,名古屋又是他的家鄉,就决定親自來北京邀請。

此刻,宋中從部隊調到國家體委工作,擔任國家體委秘書長兼中國乒協代主席,便由宋中和有關方面負責人同日本客人進行會談。

後藤鉀二一行四人,還有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代表村岡久平以及日本乒協理事森武、隨員小田悠佑等。後藤鉀二先生對宋中說,中國隊已經連續兩届沒有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了,第31届世乒賽兩個月後——3月28日在日本名古屋市舉行,如果沒有中國隊參加,這次世乒賽就會失去世界大賽的意義,將缺少光彩。征得日本乒協其他領導人的同意,他下决心一定要請中國隊參加,這一次是專程到北京來登門邀請中國隊。

當時,中日之間只有民間交流,兩國沒有建立邦交。日本內閣也是右翼勢力當道。所以聽說後藤鉀二先生要力邀中國隊,有人就對他威脅恐嚇,並給他設置種種障礙,但他置之不理。面對猖獗的右派勢力,冒著風險來促成此事。

後藤鉀二先生不但心腸熱,性子也急。到北京飯店剛落脚,他便拿出一份會談紀要的草稿遞給宋中,表示希望以這份草擬會談紀要作爲雙方會談的基礎。日文草擬的會談紀要很快譯成了中文,參與會談的中方人員連夜逐條推敲。該會談紀要很簡潔,大意是中國派隊參加第31届世乒賽,日方遵守「日中關係政治三原則」。這三原則,本是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會見日本社會黨代表團時提出來的,「中日關係政治三原則」,即「不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不參加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不阻撓中日兩國正常關係的恢復」。但受當時政治氣候的影響,中方參與會談的代表提出來,必須加上一句話:「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聽了中方的這種意見,後藤鉀二先生急了,他說:我是搞乒乓球的,是民間的,我怎麽有權力能够答應呢。因談判進入僵局,後藤索性稱病躺在床上不起來。

這件事情周總理一直在關心著。此時,周總理要聽彙報。總理是外交專家,再難的事情到了總理那兒,也會迎刃而解。聽了韓念龍(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宋中等人的彙報後,總理說:「我看後藤先生的那份會談紀要挺好。你們要分清楚,他不是日本政府的外相,而是代表日本乒協來的。一個群衆團體,就不必要求他加那句話了,不要難爲人家。」周總理最後表態:「你們回去後,馬上跟後藤先生談,談妥了我就見他。」

當宋中到旅館轉告總理的意見後,老頭高興了,病也好了。所以中國隊能否參加31届世乒賽,因有了總理的指示,一切按照民間交往的原則展開和進行,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1971年2月1日,中日兩國乒協的會談紀要在北京簽署。郭沫若副委員長出席了簽字儀式,並興致勃勃地同日本客人談話。

周總理對中國乒乓球隊的參賽很重視,還專程接見了代表團,並提出了一個「你們去,到底去幹什麽」的問題。總理說,你們不光是去打乒乓球的。就此,特別爲代表團制定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

毛澤東於周恩來請示上批示「照辦」

中日兩國乒協簽署了會談紀要的消息公布了,中國乒乓球隊全隊上下鼓足幹勁,訓練場上出現了幾年不見的備戰氣氛。

離31届世乒賽開幕不到半個月了,豈料形勢突然有了變化。

原來,柬埔寨王國西哈努克親王在莫斯科訪問期間,朗諾集團在國內發動政變。中國政府表態全力支持西哈努克親王。3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和宋中向周總理報告,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外交副大臣萬比尼、青年和教育大臣江裕朗等近日向我們提出,朗諾集團將派隊參加第31届世乒賽。民柬政府希望在這種情况下能得到中國和朝鮮的支持。支持的內容包括,中國隊是否可不參加這届比賽,以示不承認朗諾集團。

周總理說:「如果需要考慮放弃比賽,只好放弃,要有這個勇氣。因爲柬埔寨民族團結政府如今就在北京,要是和朗諾的人比賽,就說不通了。」考慮片刻,周總理又說,「如果朗諾的人和我們碰到一起,我們就應弃權。」

宋中回答:「簽已經抽完了,團體賽不相遇,只是在單打比賽中,莊則棟和林美群將和朗諾集團的選手相遇。」

究竟該不該參加名古屋的世乒賽?這是一個大事,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箭在弦上,突然橫插了一杠子。在這樣的情勢下,周總理立即召集外交部韓念龍和國家體委宋中等人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周總理說;「我們究竟參加不參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如果去了,是不是不突出政治?」在場的人全部沉默。最後,總理作出指示:把乒乓球隊全體運動員、教練員,還有代表團的有關人員都召集起來,讓大家討論,究竟要不要參加這届錦標賽?

記得是3月15日凌晨1點鐘,我們突然被召集到北京體育館南三樓會議室開會,如此緊急匆忙,誰也不知道要開什麽會。見大家到齊了,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先傳達周總理的指示,要乒乓球隊連夜開會,討論因朗諾集團要參加本届世錦賽而産生的「去,還是不去」的問題。

韓副部長指出:這是周總理對大家的信任,同意不同意都可以發表意見。

我想,周總理這樣做是對廣大群衆的信任,也是爲了提高我們分析事物的能力。當時大家都很激動,紛紛談了自己的看法。我的嗓子正在發炎,說話嘶啞,也還是使勁扯著嗓門爭著發言。記得莊則棟是說不要去的。理由是支持西哈努克,是從政治上判斷的,但也可能從技術上考慮多一些。因爲不去就談不上輸,就保持冠軍了嘛,去就意味著不一定能贏,就會有風險。有一部分人堅持要去,包括我在內。不同意的主要就那幾個人,認爲要服從政治利益。還有一些是猶豫觀望的。這麽重大的事情,我實在憋不住,既然來了就一定要說。我說,既然已經與日本乒協簽了協議,就要言而有信,就應該去,這樣對乒乓球的發展有好處,對國家也有利。最後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應該參加。

據說,當夜聽了韓念龍、宋中等人彙報後,周總理果斷地說:「我們遵守諾言,參加31届比賽。只有下這個决心了。」總理親自動筆,寫了一篇很長的報告請示毛主席。這時,外面天已大亮,已是次日清晨7點鐘了。

其實,主席對乒乓球隊也是很關心的。此前就曾三次看我們乒乓球隊打表演,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當天,即3月15日上午,毛主席就在周恩來的請示報告上批示「照辦」。至此,中日乒乓球隊參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終成定局。

毛澤東從莊則棟與科恩友好接觸中看到中美建交的希望

在名古屋世乒賽時,發生了莊則棟在車上相遇美國運動員科恩的故事。

這是一輛旅館與比賽場地之間運轉的專車,車上還有警察和陪同等。美國嬉皮士運動員科恩看到有車,就稀裏糊塗上來了。中國隊出發前,總理就說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也沒說要跟美國人怎麽樣。所以當美國運動員科恩上來後,大家也沒有感到很特別,很驚訝,不是說美國人怎麽能上我們的車啦,或者很緊張;或者很興奮,等等。科恩上來坐就坐,也沒去理會他。莊則棟一看美國人上了中國隊的車,也沒人理他,就按照總理講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上去跟他套套近乎。他跟科恩比劃比劃,還贈送科恩一塊織錦的紀念品。大家都認爲是很正常。沒想到這個場面被新聞記者報道出去,引起了各方注意。

難能可貴的是:別人沒有去做,而莊則棟却主動去做了。莊則棟是在特定的場合下,做了看似平常,但産生很大效應的一件事。

「前綫」什麽事情都是要向國內彙報的。《簡報》一到北京,就當一件重大事情了。外交部、國家體委分析美國隊領隊的要求,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是一種試探,還是後面有什麽背景?最後權衡各方面的情况,認爲時機尚不成熟,就寫了標題爲《關於不邀請美國隊訪華的報告》,上報總理,總理也圈閱了,最後報告送到毛主席那裏。

據毛澤東主席的保健護士長吳旭君回憶說,自名古屋世乒賽開始後,毛主席一直關心那裏的情况,囑咐她:「你每天要把各通訊社對於我們派出去的代表團的反應逐條對我講。」並對「美國運動員科恩坐上中國隊的汽車,莊則棟友好相待,還送禮物等」這樣一條花絮很感興趣,對莊則棟的舉動給予好評。

其實,據吳旭君說:4月6日這天.毛主席已經在《關於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上畫了圈,並將文件退給外交部辦理。當天晚上,主席提前吃了安眠藥準備睡覺。誰知晚上11點多,主席突然對她說話,聲音低沉而含糊,嘟嘟噥噥地說「邀請美國隊訪華」。

毛主席平時曾交待過,他吃過安眠藥以後講的話不算數。於是,吳護士長故意大聲說:「主席,你剛才和我說什麽呀?」毛主席這才又一字一句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並一揮手說:「趕快辦,要來不及了。」吳護士長拔腿就往值班室跑,去給王海容打電話。

第二天主席醒後剛一按電鈴,吳護士長迫不及待地跑進他臥室,要和他核對這件事,還生怕主席說:「我不知道,我什麽也沒說。」結果,主席咯咯地笑出了聲,他說:「你這個人呀,已經爲中國辦了件大事,可是你自己還不知道呢。」

主席一語定乾坤。

毛澤東事後曾說:决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我是從大局考慮的。這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心願。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是勢不可擋的。你看莊則棟與科恩的接觸極其自然。他們之間沒有往事的糾葛,不存在什麽恩恩怨怨的問題。即使有某種顧慮和猜疑也是長期以來人爲的。中國人,中國共産黨人到底是不是像人們所宣傳的三頭六臂、青面獠牙那樣凶神惡煞,可以請他們來看看嘛。不請,別人怎麽好意思來啊?又沒有外交關係,眼見爲實嘛。年輕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代表性。

歷史的進程常常是微妙的,毛澤東從莊則棟與科恩的友好接觸中看到了中美建交的希望,從而改變了整個國際形勢的格局。

尼克松說未料到美國以乒乓球形式「求」得實現訪華

4月7日上午,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在下榻的藤久旅館後花園與日本、尼泊爾、埃及、尼日利亞、加納、毛里求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西、烏拉圭等亞非拉選手一起聯歡。櫻花盛開,樂聲陣陣,花園裏充滿了歌聲笑語。

大約10點鐘,代表團接到國內來電話,明確指示:「關於美國乒乓球隊要求訪華事,考慮到該隊多次提出要求,表現熱情友好,現决定同意邀請美國乒乓球隊包括負責人在內來我國進行訪問。可在香港辦理入境手續……請將辦理情况、該隊來華人數、動身時間等及時報回。」

代表團領導緊急磋商,决定由宋中立即通知美國隊。宋中悄悄離開聯歡的人群,乘車直奔美國隊駐地。當美國乒協國際部部長哈裏森聽宋中說「我代表中國乒乓球代表團邀請貴國乒乓球隊訪同中國」時,哈裏森驚呆了。

消息傳到華盛頓,尼克松驚喜交加。他事後回憶說:「我從未料到對中國的主動行動,會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求得實現。」

此時已是下午4點多了。斯廷霍文、哈裏森同宋中緊急磋商訪華的日程和路綫。商量的結果是:美國隊4月9日飛往香港,10日進入中國,訪華一周後,再由原路綫經東京回國。

1971年4月10日上午,美國乒乓球隊穿越深圳羅湖橋,踏上了中國的土地。當晚,他們從廣州飛往北京,下榻在新僑飯店。來北京的第一個上午,美國隊參觀了天安門廣場。接著,訪問清華大學,游覽萬里長城,觀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4月13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了歡迎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儀式後,進行了中美乒乓球友誼賽,受到全場一萬多名觀衆的熱烈歡迎,電視臺向全國實况轉播。美國隊到中國訪問的所有行程和細節都是總理親自布置的。總理考慮中國人乒乓球水平高,把人家打得一塌糊塗也不行,如果是美國的籃球隊來就沒這個問題。總理就特意安排雙打時,由中美選手混合配對,既體現了友好比賽的精神,打起來也更精彩。

美國隊隨隊記者寫道:「中國沒有讓最强的選手上場」,「比賽可以稱爲中國人待客禮貌得體的精彩展現」。

4月14日下午,周總理在人大會堂東大廳,一起會見美國、加拿大、英國、哥倫比亞、尼日利亞乒乓球代表團。當總理走向美國隊的座位時說:「你們這次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歡迎你們!」美國乒乓球隊的團長斯廷霍文馬上說:「我們也希望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周總理立即表態:「可以去。」

當天,世界各大通訊社爭相報道或轉發周總理接見美國等乒乓球隊的消息,國際輿論界爲之轟動。

1972年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因爲有「乒乓外交」的一段光榮歷史,莊則棟擔任團長。

外電評價:這是中國「乒乓外交」的偉大勝利

1971年4月,周恩來接見應邀來華訪問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全體成員。

4月14日,周總理會見美國乒乓球隊的消息傳到美國不到10個小時,尼克松發表一項聲明,爲改善美中關係决定采取五個「新步驟」:

第一,美國準備迅速發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到美國訪問的個人或團體的簽證;

第二,美國放寬貨幣控制,以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能使用美元;

第三,美國取消對供應前往中國、或來自中國的船隻和飛機的燃料和美國石油公司的限制;

第四,美國船隻或飛機今後可在非中國的港口之間運送中國貨物,美國擁有的懸挂外國旗幟的運輸工具,可以前往中國的港口;

第五,美國將開出一個可按照一般執照的規定,直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的非戰略性項目的清單。

在批准這個清單上的具體項目以後,還將許可從中國直接進口指定的項目。

這一聲明,實則宣布了美國政府對新中國構築的長達22年的經濟封鎖之墻,崩塌了一個大缺口。

五個月後,北京舉辦了亞非乒乓球邀請賽。參加比賽的亞非各國和地區的球隊共達51支。國際乒聯主席埃文斯等也應邀前來觀看。面對氣氛友好、規模壯觀的賽場,後藤鉀二欽佩地說:「中國真了不起,五個月的時間就請來這麽多國家。中國有氣魄,只要想辦的事情,就一定能辦成。」

對於中國有史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體育盛會,外電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是中國『乒乓外交』的偉大勝利」,「中國在外交方面開始了一個新紀元」。

就在這一年的7月,基辛格通過「巴基斯坦渠道」,悄無聲息地從伊斯蘭堡飛抵北京。之後,尼克松總統訪華,一時轟動全球。

乒乓外交帶動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一系列變化。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英國、中國與聯邦德國、中國與20多個國家建立或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係,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周總理在美國隊訪華後曾對外交部幾位負責人說過:「『乒乓外交』是我們整個外交攻勢的一部分」,「乒乓球一彈過去,就震動了世界。小球轉動了大球」。

(徐寅生/口述、金大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