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護士節的由來及在中國的發展

  護士節的由來
  1820年5月12日,弗羅倫薩,南丁格爾出生在英國一個名門富有之家,父親是一名統計師,母親出身於英國望族。在當主婦、文學家和護士三者之中,南丁格爾最終選擇了護士。1850年,她赴德國學習護理專業。
  1854年,英、法、土耳其等國聯軍與沙皇俄國進行克裏米亞戰爭時,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威廉•霍華德•拉塞爾隨英國遠征軍前往前綫采訪戰爭情況。當他在軍隊駐地采訪時,目睹了戰爭前綫由於缺乏護理人員、醫療設備不好,士兵受傷後得不到救護而身心痛苦萬狀的情形,發現一些本可以救治的傷員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他把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下來,寫成戰地通訊發到《泰晤士報》。他在報道中大聲疾呼:在我們中間,難道就沒有肯獻身的婦女能够並且樂意站出來幫助那些有病痛的士兵嗎?
  南丁格爾被這篇報道深深震動。在沒有得到英國官方支持和鼓勵的情況下,她組織了38名護士奔赴前綫,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南丁格爾白天協助醫生進行手術、護理傷員、替士兵寄信,給他們以慰藉;夜晚則提著一盞小小的油燈,沿著崎嶇的小路,到4英里之外的營區,一間病房一間病房地探視傷病員。她的舉動感動了士兵們,他們親切地稱她爲「提燈女神」。
  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爲「民族英雄」。1860年6月15日,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被譽爲「近代護理創始人」。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她獲得英王授予的功績勛章,成爲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其後,她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
  聰慧端莊的南丁格爾終身未嫁,偉人馬克思曾先後寫過兩篇充滿感情色彩的通訊,稱贊她是既溫柔又堅强的女性:「在當地找不到一個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這套陳規舊習,能够根據情況的需要不顧規章地去采取負責行動。只有一個入敢於這樣做,那是一個女人——南丁格爾小姐。她確信必需的物品都在倉庫裏,於是帶領幾個大膽的人真的撬開了鎖,盜竊了女王陛下的倉庫,並且向嚇得呆若木鶏的軍需官們聲稱:『我終於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現在請你們把你們所看到的去告訴英國吧!全部責任由我來負﹗』」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倡議世界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的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這一天定爲「國際護士節」,以此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中國什麽時候出現護士專業
  在中國,最早開始出現西方意義上的護理工作形態始於淸朝末年。
  1884年,在美國從事護理工作的南丁格爾式傳教士麥克奇尼受教會派遣來到上海,參與創建婦孺醫院。一年之後,婦孺醫院落成。麥克奇尼從1887年開始開辦護士訓練班,培訓中國護士。這是中國近代護理教育的開端。
  1900年之後,更多的英、美護士來到中國,在中國護理的專業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成立護士組織、舉行全國性的護士會考、以「護士」的名稱來表達「護理是一種高尚職業」的理念等。
  1908年8月,中國第一所公辦護士職業學校——北洋女醫學堂在天津創建。中國第一位女留美醫學生金韵梅任堂長(校長)兼總教習,中國第一位護理專業留學生鐘茂芳任看護教習。
  1909年夏天,七名外籍護士和兩名外籍醫師來到廬山牯嶺避爯,他們在這裏成立了中國全國性護理組織——「中國中部看護聯合會」,目的是統一全國護理教育標準,提高護埋服務水準。該會之後數度更名,是「中華護理學會」的前身。來自安徽蕪湖弋肌山醫院的赫特夫人被推舉爲會長。赫特的丈夫是弋磯山醫院的院長赫懷仁醫生(美國人),所以人們就尊稱赫特爲「赫師母」。1914年4月,赫懷仁醫生因不幸感染疾病去世,赫師母便携子黯然返美。
  1914年6月,來自全國的24名護士在上海召開了第一届全國護士代表大會。這24名護士中,23人爲外籍,唯一一名中國人是來自天津北洋醫院的鐘茂芳。此前,中國的護理從業者被稱爲「看護」,正是在這次大會上,由鐘茂芳提出並一致通過,將「Nurse」一詞正式翻譯爲「護士」。
  1928年1月,來自全國的116位代表在上海召開第九届全國護士代表大會。大會由中國護士伍哲英主持。此次大會上,伍哲英被推舉爲中華護士會會長,而此前會長一直由外籍護士擔任。伍哲英也因此被譽爲「中國護士之母」。
  在這次大會上,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决議,就是統一了全國的護士服裝。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的林斯馨首先提出統一全國護士服裝的建議,並且在這次會議上正式將護士帽命名爲「白色燕尾護士帽」。潔白的燕尾帽,象徵護士職業的崇高、聖潔和榮譽。
  1928年之後,與大的政治經濟形勢相一致,中國的護理專業進人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南丁格爾精神也日益融入中國護士們的信念中。
  1929年,中華護士會於《護士季報》上公布了男女護士服式樣,要求全國護士統一著裝。以後逢醫院紀念日和「5•12」國際護士節時,北平、上海、武漢等各地護士全部著統一制式的護士服參加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上,授帽儀式是護生成爲護士的重要時刻。在護理學創始人弗羅倫薩•南丁格爾像前,伴隨著《平安夜》的莊嚴樂曲,護生直跪在護理前輩面前,前輩爲護生戴上聖潔的燕帽,護生接過前輩手中的蠟燭,站在南丁格爾像前宣讀誓言:
  余謹以至誠,於上帝及會衆面前宣誓: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之標準;勿爲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慎守病人家務及秘密,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謹誓。
  1937年5月,各地護士雲集武漢,在漢口聖保羅教堂慶祝國際護士節。她們手持紅燭,口唱贊美詩,列隊而人教堂。宋美齡因事未能親臨,特致辭慰勉。馮玉祥夫人李德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莅會並發表演講。列席大會的還有許多新聞記者。翌日,武漢各報詳盡報道了大會盛況。
  抗戰期間共産黨怎麽過護士節
  抗戰時期,各抗日根據地也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過護士節。
  1939年5月12日,新四軍前、後方醫院和軍民共2000多人聯合舉行了護士節紀念大會,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在會上作了題爲《科學事業應服務子革命事業》》的報告。會後演出了《〈血手》《日本護士》兩個節目。
  1941年5月12日,延安隆重舉行紀念國際護士節暨中華護士學會延安分會成立大會,朱德、張聞天、陳雲等中央領導到會講話。會前,毛澤東主席接見了護士代表、延安分會首任理事長沈元輝,並欣然提筆爲護士題詞:「護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沈元輝當場展開題詞,會場爆發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同時,在這一月的《抗敵三日刊》上,發表了題爲《護士節與我們的護士》—文,肯定了護士的政治作用與社會地位。新四軍軍衛生部在鹽城舉行了國際護士節紀念大會,劉少奇和陳毅同志參加會議,勉勵醫護人員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爲傷員服務。陳毅同志指出:「要充分發揮護士工作的作用。」
  1942年5月,毛澤東主席再次爲護士題詞:「尊重護士,愛護護士。」5月12日,延安召開慶祝國際護士節大會,李富春同志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强調護理工作是抗戰建國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944年5月,爲迎接護士節,中華護士學會延安分會於5月1日通知各醫藥衛生機關,檢查各單位護理工作,評選模範護理工作者。在中央醫院的紀念大會上,傅連暲同志作了《今年的護士節》的講話,延安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也召開了紀念大會。會上表彰了模範護士,她們的事迹被登在了延安的解放日報》上。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第十五届全國護士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當時的報刊在報道時用了四個大字的標題:「白衣天使﹗」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護士節
  北平解放後,1949年5月12日,北平市各公私立醫院護士均以熱烈的心情來慶祝解放後第一個自己的節日。當天的《人民日報》報道:
  5月12日下午,北平市在光明殿香山慈幼院大禮堂舉行護士節紀念大會,全市各公私立醫院並出壁報紀念。《人民日報》第1版刊登了《慶祝「五一二」,向全解放區的人民醫護工作者致敬》專論。在第4版開辟護士節專刊,刊登了張文奇的《檢閱一下我們的陣營》《提高護理工作》《護士節起源與南丁格爾女、王瑛的《護士教育的今昔》、林菊英的《今年護士節的兒點感想》、朱子衡的《中國解放區的南丁格爾們》和夏葵的《模範護士趙英熙》等文章。
  如果說這次對護士節的慶祝已稍顯「隆重」,那麽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護士節更是備受重視。
  1950年5月12日,中央軍委衛生部所屬北京醫院全體護理人員以進行工作競賽來紀念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5,12」護士節。競賽內容爲「愛惜公物,特別是醫療器材;保證病房、手術室等的清潔整齊;不發錯藥,不做錯治療;耐心對待病人;保證完成技術、政治的學習計劃」等。當日下午6時,在國會街新聞總署禮堂舉行了慶祝大會。中央衛生部、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北京市民主婦女聯合會、北京市公共衛生局等單位代表及護士代表分別講話。會後,爲參會的護士放映了電影。
  在對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護士節的報道上,《淮海報》尤其突出,以圖文專刊專題形式進行了充分而廣泛的報道。在政權初建、各項工作千頭萬緒的時候,爲什麽淮陰地區高度蜇視護士節呢?
  淮陰位於江蘇省北部,處於淮、沂、沭、泗諸水系的下游,承匯豫、皖、鋝三省21萬平方公里面積的來水,史稱「洪水走廊」。新中國成立後,經中央水利部批准,淮陰地方各級黨和政府開始了宏大的導沂整沭工程。然而,歷經戰亂、水災後的人民群衆,體質普遍麻弱,常有流行病疫發生。而當時的導沂工程工地環境惡劣,人員密集。雖然導沂司令部在工程伊始就設立了衛生處、各縣總隊衛生科(處)、隔離院(所)、各大隊醫療站(急救站)等機構,但漸次發生的疥痤、回歸熱等病疫,患者雖得到了及時治療,疫情也有所控制,但終因醫療水平有限,還是難以應對和控制大規模的疫病爆發。
  爲防止疫情擴散並有效醫治患者,導沂指揮部向中央發出請求。中央接報後、立即派中央防疫總隊第三大隊100多人來到沭城,成立導沂臨時防疫指揮所。防疫總隊到達沭城後,按3~10人爲一組,分爲種痘組、治療組、宣傳組、黑熱病治療組、井水消毒組。按照統計數據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深入開展治療救災服務。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中央防疫總第三大隊共種牛痘15.22萬人,防疫注射722人,一般治療10126人,滅虱322人,井水消毒1988次,基本遏制了流行病的發展,民工患病人數大爲减少,保證了施工工作正常進行。在防疫的同時,三大隊還在沭陽成立了助産訓練班,提升了助産士業務能力。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堅强有力的措施、迅捷高效的防治、民工和群衆的積極配合,使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爲了更好地控制、防止流行疫病在春夏之交的5月高發,中央淮陰地委决定以「五一二」國際護士節爲契機,在《淮海報》上刊登系列文章,以擴大防疫救災影響,鼓勵醫護人員盡職盡責做好治病防疫工作,達到在災民、河工中消除迷信、普及醫療衛生知識的目的。
  5月12日,《淮海報》頭版頭條發表《學習南丁格爾的工作精神!做好救災與防疫衛生工作﹗》社論。這篇社論對南丁格爾的生平功績和人道主義精神作了詳細介紹;闡述了紀念開國後第一個護士節的重要意義和目的;指出在災情嚴重的淮陰地區,雖情況已基本穩定,但「一方面災民身體已經病倒了,對疫病的抵抗力不强,另一方面又是疫病傳染的較盛時期」,因此不能有絲毫懈怠。這篇社論,號召大家,特別是醫界同人,要用實際行動一定來紀念和慶祝國際護士節,要學習南丁格爾的「提燈」精神和工作熱情,要把救災和防疫結合起來,要兩項工作同時抓,要通過這次紀念,進一步推動全區的體育和衛生工作。要在「西醫中國化,中醫科學化」的前提下,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和技術,以更好地爲全民的健康服務。要加强城鎮的衛生教育,要廣泛宣傳,大力進行淸潔衛生運動,特別是結合救災,進行衛生情況的雕查、檢查,以阻斷疫情,防治疫病於未然,從而保證廣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除頭版社論外,《淮海報》第5版、第8版還分別刊登《爲紀念「五一二」國際護士節給本分區醫務工作者的一封信》《中央防疫隊預防治療成績顯著,沭陽、漣水導沂總隊醫工也很努力》《蘇北導沂司令、政治部向中央防疫隊全體醫工致謝》《紀念「五一二」醫務節、努力做好夏季衛生工作》《中央防疫總隊第三大隊寫信感謝淮陰區人民的熱愛,希望今後共同努力戰勝病災!》五篇文章,感謝中央防疫隊對各方面工作支持的同時,鼓勵所有醫務工作者盡職盡責做好防疫救災工作,大力宣傳防疫醫療衛生知識。
  我們從保存在淮安市檔案館中的照片可以看到,當時的醫療衛生宣傳,形式不僅限於口頭、傳單等,還包括通過表演衛生知識街頭劇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向群衆進行宣傳,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防疫知識。
  7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護士節授帽儀式依然莊重,她們舉起右手:
  我宣誓:以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履行護士的天職。我宣誓:以自己的真心、愛心、責任心對待我所護理的每一位病人。我宣誓:我將牢記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過前輩手中的蠟燭,把畢生精力奉獻給護理事業。
  神聖而莊嚴的授帽儀式結束,護生正式成爲—名「白衣天使」。
  在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下,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他(她)們義不容辭地投人到這一偉大的抗疫鬥爭中,不論是身處一綫,還是在後方默默堅守,他(她)們都以「提燈女神」的光耀,溫暖著他人。今年的護士節是與衆不同的,醫護人員們在黨旗下逆疫而上、逆風而行的大無畏形象將被永遠銘記。她們原本青春洋溢的臉雖因穿戴口罩、帽子、防疫服而布滿「天使印記」的壓痕,但這壓痕却寫滿了英雄的贊歌,鎖住了天下最美麗的時刻。她們以天下之最美迎來今年的護士節,她們以堅强「女戰士」的形象來紀念這偉大的護士節,今年的護士節必將以其特殊性而載入歷史。
(閆樹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