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購黑幕重重,腐敗纏身

  近段時間以來,臺灣對美軍購力度之甚,頻率之密集、金額之巨大、武器之先進吸人眼球」但外界關注焦點多集中在軍購企圖和金額上面,對軍購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貪污腐敗知之甚少。
  多年來,臺灣一直穩居全球軍火市場前列,每年都要花費巨資採購軍火,這讓許多武器出口國刮目相看,但其軍購中的種種舞弊現象也是令人瞠目結舌。參與軍購的政、軍、商各界經常假軍購之名,中飽私囊、發財致富。儘管台軍不斷完善制度,加大懲處力度,但貪腐醜聞仍是層出不窮。
  島內媒體稱,臺灣軍購已到了「無案不弊」的境地,美國《國防新聞》也刊文指出台當局的軍購過程充滿貪腐……諸多事實表明,臺灣軍購已成了一個腐敗纏身的爛攤子,嚴重影響到台軍的形象和戰力。
  貪腐歷史由來已久
  軍購弊案向來是台軍無法克服的頑疾,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時期如此,蔡英文執政依然「照舊」。
  李登輝執政期間,台當局有關軍購腐敗的案件不時發生,最典型的當屬「拉法葉」護衛艦採購傭金案。臺灣花費27億美元向法國購買6艘「拉法葉」護衛艦,而回扣就高達5億美元,其中台方收取了3.6億美元,全被秘密私分。陳水扁上臺後曾信誓旦旦稱,「不惜動搖國本」都要將此案偵辦到底,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拉法葉」軍購弊案與李登輝關係甚大。陳水扁生怕得罪李登輝這個「台獨」推手,只好不了了之。
  此外,在台軍從法國購買「幻影」2000戰機及配套導彈的76億美元中,有15%用來行賄,其中有100多億元新臺幣回流臺灣,落入島內部分軍政人員和商人的口袋。可以說,李登輝執政時期的軍購腐敗已相當嚴重,影響之大、傭金之高令人驚詫。
  臺灣《財訊》雜誌2000年1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稱,按照國際行情,軍購中傭金一般在10%-15%。但台軍「情況特殊」,軍購傭金在15%-30%之間自1988年以來的13年中,臺灣對外軍購總額高達480億美元,傭金就達到140億美元。其中相當部分進入各級官員的腰包。
  陳水扁執政時期,面對每年天文數字的「軍購餡餅」,民進黨當局及軍方也早已陷入了貪腐泥潭。由於陳水扁本身獨斷專行、貪腐成性,正所調上樑不正下樑歪,在「第一家庭」帶領下,台軍連日常買菜都能拿回扣,更何況巨額軍購案,軍購腐敗勢頭更盛、風氣更烈。
  2000年美國同意向臺灣出售總價高達32億元新臺幣的200枚中程空對空導彈後,當年年底就曝出臺灣軍購聯絡處少將等14人涉嫌在這次軍購中虛報賬目、收受回扣的醜聞。2001年,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3名人員因涉嫌在採購「雄風」2型導彈零部件過程中收取了數千萬元新臺幣的回扣而被羈押。
  至於一度高達6108億元新臺幣的3項軍購案更被有些人稱作「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據臺灣媒體報道,2003年臺灣軍方初步的預算是:8艘潛艇1500億元新臺幣,12架反潛機400億元,愛國者導彈900億元。但不到一年,美方就把這些武器的報價暴漲至6108億元。結果台當局和軍方不但沒有抗議,陳水扁反而莫名其妙地說「我們對不起人家(美國)」。國民黨因此抨擊「陳水扁與美國有見不得人的私下交易」。
  馬英九執政時期,嚴格落實軍紀軍規,嚴懲違法亂紀行爲,希望官兵建立「以遵守法紀爲榮、以違犯軍紀爲耻」的觀念,竭力消除軍內違法亂紀和貪腐醜聞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對軍購腐敗來說,收效甚微,各類貪腐現象仍頻頻出現,涉案人員逐漸擴及到基層軍官。
  僅以負責裝甲車生産與維修的兵整中心爲例,採購弊案幾乎沒斷過,除了履帶與變速箱弊案外,包括烟幕彈綫叢、噴射器、紅外綫窗鏡、發動機、炮兵定位定向系統調校設備等裝甲車關鍵的射控、動力系統零附件,都曾發生過弊案。2013年爆出的兩起弊案中未見軍方將校級涉案,反而是「小鬼當道」,代表台軍「已經爛到根部了」。
  蔡英文執政以來,對美軍購力度更甚,11次軍購超過5600億新臺幣,刷新了臺灣對美軍購的記錄。瘋狂的軍購之下,其中的軍購黑洞也一件件被扒出,腐敗程度觸目驚心,牽涉金額之大、人員之多前所未有。
  2017年,牽涉多名高級將領的獵雷艦採購案在臺灣掀起軒然大波。臺灣知名評論家王豐對此犀利指出,臺灣貪腐的最大溫床就在「軍費」。他說,2017年編列的軍費預算高達3217億新臺幣,占總預算的16%,但這些金山銀山根本沒有監管防守機制,這種制度簡直是「誘人犯罪」。
  2020年10月,島內媒體報道台軍購結餘款滯留美方戶頭高達2000億新臺幣。如此龐大的結餘款爲何放在美國而沒有交還臺灣?讓島內各界疑竇叢生。邱毅對此解讀,一是作爲美國相關決策高層及軍中人士的小金庫,二是作爲蔡英文等「台獨」分子將來外逃海外享受的籌碼。如此的明目張膽,如牝的中飽私囊,難怪民衆早已看穿,「民進黨當局付錢給軍火商,軍火商再以政治獻金給相關政治人物,何時交貨不重要。」
  撈錢方式五花八門
  在臺灣,軍購是與毒品齊名的暴利行業,有「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之說。每次軍購之後,都伴隨著數目驚人的武器零配件、後續維修需求,所以在臺灣軍火界,流傳著「賣武器只是喝湯,賣零配件才是吃肉」的說法,而一筆軍火生意所帶來的利潤,至少能「吃三代」。正因爲利潤驚人,不僅島內政、軍、商各界紛紛染指,也引來不少國際軍火商乃至政客參與其中,想方設法從中撈取好處,其撈錢方式可謂是形式多樣、五花八門。
  一是賺取傭金。傭金問題一直是臺灣軍購腐敗的重中之重。就出售國方面而言,需要分錢的有六大利益集團,即軍火商、國會、行政部門、軍隊、智庫和媒體。而在臺灣;則幾乎每個經手人都要分一杯羹,其中包括各代理商、軍方官員和部分民代等。據業內人士透露:要想在臺灣做成軍火生意,必須拿出交易額的20%送給台軍主管官員和島內軍火商。「拉法葉」「幻影」弊案,讓臺灣對法軍購傭金支付系統曝光殆盡。但是,美國對台軍售的傭金如何進出、由誰代理、數額多大,時至今日仍蒙著一層神秘面紗。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傭金作爲支撑,各類軍購案恐難成行。
  二是虛報費用。台軍高層爲獲取高額利益,敵意在軍購案中虛報數字,以便留下大筆活錢,方便流入個人腰包。比如台軍採購美國柴油動力潛艇,其單價竟比美國先進的核動力潛艇的單價還要高出近兩億美元。再如2005年購買愛國者三型導彈,當時的單價是163.8億元新臺幣,但是報的總帳却達1449.2億元新臺幣,每套單價爲214.5億元。一個是200億元,一個是160億元,台軍方將這裏頭的差價叫作配套費,但實際上配套費根本用不了這麽多,這裏面其實是留好了一筆將來用於腐敗和行賄的錢。
  三是僞造文書。僞造文書是軍購弊案中僅次於傭金問題常出現的現象,大到戰機、艦艇,小到武器零部件的採購,時至今日仍屢禁不絕。軍方高層爲撈取個人好處,通過僞造、篡改文書等方式矇騙上級,達到不法目的。2001年,「拉法葉」案偵結,檢方在起訴書中指出,上校祝伯康在採購「拉法葉」艦艇過程中,明知價格過高,但仍一意孤行,以僞造文書方式矇騙長官,獲取個人私利,導致採購價格偏高。2004年,經台高雄高等軍事檢察署追查,2002年台軍「畢琪」專機全部652件採購器材中,有286件的文件是僞造的。
  四是以次充好。軍商勾結將劣質品提供給軍方,從中賺取巨大的價格差,這幾乎已成爲台軍中公開的「秘密」。如2013年底,臺灣正興機電工程公司以2204萬餘元中標,負責向台軍提供63具CM-21裝甲運兵車變速箱,但廠商涉嫌以每具1萬元低價從歐洲購買報廢品翻修後交貨,暴利高達30倍。事件曝光後,台軍高層曾痛批,「連變速箱這種重要零附件都敢玩花樣,還有什麽不敢弄。」2015年發生的總價3億多元的「裝甲車履帶總成案與「海陸登陸戰車履帶案」,兩家廠商先是買通負責採購的文職助理獲得招標項目,再買通驗收官挑選廠商事前準備好的合格品送驗,讓劣質履帶蒙混過關。
  除此之外,撈錢方式還有「申領研究經費」等,即島內所稱的「軍事學術腐敗」。民進黨曾於2004年拿出了一個關於軍力報告的課題,據一些臺灣學者透露,這個課題整整抄了一本書,連話都不帶改的,可是照樣拿了幾百萬新台市的經費。由此看,儘管撈錢方式名異,但目的却出奇一致,即官商勾結、携手撈錢。
  罪魁禍首在於軍購
  面對不勞而獲的黑金誘惑,儘管台當局制定多種措施予以嚴懲,但軍購中仍是弊案叢生、貪腐纏身,原因主要有四點:
  首先,臺灣島在世界版圖上實屬彈丸之地,但多年來對外軍購數額之龐大「聲名在外」,每年都開列巨額預算用於軍備採購。由此,軍備採購就像一塊大肥肉,其巨大的誘惑力使現役軍官貪贓枉法,權貴子弟參與其中,退役軍官躍躍砍試,境外商人趨之若鶩,貪腐叢生也就不足爲奇了。
  其次,長期以來,台當局置島內經濟建設、民生發展於不顧,企圖挾「洋武器」與大陸對抗的窮兵黷武政策,是造成台軍購弊案重重的根本原因。
  第三,臺灣軍購本身不是一件十分透明的事情,只能在喑處進行。臺灣不可能從戰略上或國際法上來說明其軍購是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因而就必須搞歪門邪道,搞暗箱操作,而任何不是光明正大進行的交易都很容易成爲貪腐滋生的溫床。
  最後,由於台軍自成一體、運作體系獨立,一般民衆與其他職能部門既無法插足軍方事務,也不能有效監督軍方行爲,這爲軍方驕縱濫權、營私舞弊提供了空間。除非迫於巨大壓力不得不對外公布,否則台軍方常以涉及機密爲由,拒絕對外公布腐敗案件發生與處理的情況,甚至大寧化小,小事化了,隱瞞或掩蓋事實真相,導致許多軍購腐敗人員心存僥幸,以圖蒙混過關。
  上述因素的存在,再加上政治勢力的介入和監督機制的匱乏,使得台軍購腐敗頑疾始終難以根治,由此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軍購腐敗的愈演愈烈惡化軍中風氣,甚至可能出現「人人學貪腐、人人比貪腐」和「有門路的貪腐、沒門路的抱怨」現象,嚴重影響台軍官兵的軍心士氣。
  另外,軍購腐敗還導致台軍不少項目、武器裝備成了豆腐渣工程,台軍機械化戰力實在堪虞。比如,2013年發生的劣質裝甲車履帶採購弊案,這些不良零附件可靠度低,換到裝甲車上,開不了多久就可能拋錨,如同廢鐵。真打仗時,走不動的裝甲車就成了活靶子。
  分析人士指出,台軍軍購腐敗的影響是源於根基上的致命影響,而不是簡單的表層上的影響,就像一塊奶酪,表面如果壞一點的話,核心還可以要,而現在整個奶酪已是腐敗透頂,無法再要了。
  追根溯源,軍購是禍根。禍根不除,則腐敗難消,由此看來,臺灣軍購可以休矣!
(寧采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