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泡腳去!

  泡腳好,地球人都知道。
  但誰家又沒有個閒置蒙塵的泡腳桶呢?接水、搬水,泡完還要倒水,太麻煩了……
  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
  說起泡腳的功效,能拉出長長一個清單:祛寒、助眠、美顏、消除疲勞、增強體質等等。雖說不能包治百病,但也算是養生大招。
  為什麼簡單泡個腳,就能有這麼多功效?
  不妨把「泡腳」二字,拆開來看。
  首先,「腳」對人體健康而言,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腳位於肢體末端,離心髒最遠,負擔又最重,容易迴圈不暢,就像樹的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此說,「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
  再說「泡」,是動作,對腳是一種外在刺激。
  從中醫角度看,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與此同時,腳上彙集了人體十二條經脈中的六條,包括三條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的起始點。
  所以,長期堅持泡腳,可刺激腳上的穴位,以舒筋活絡,最終達到調養臟腑,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
  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容易手腳冰冷,泡腳就是極好的保健方法,還能輔助治療疾病。
  別看泡腳簡單,它是正兒八經的中醫療法,還有個文雅的學名——「足浴」。
  俗話說,「富人吃藥,窮人洗腳」,每晚用熱水泡一泡,再按摩腳心,身體會給你回報。
  春天泡腳,升陽固脫
  那麼,什麼時候最適合泡腳呢?
  別想了,就是現在!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在天寒地凍的冬天才泡腳。其實,泡腳一年四季都不設限。
  由於季節氣候不同,四季泡腳功效會有差異。」正如民謠所雲:「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濕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濡;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眼下是春季,「升陽固脫」指的是什麼?
  升,意為上升;陽,即指陽氣;固,意為穩固;脫,是脫落。
  整體意思是,提升陽氣,防止陽氣虛弱引起內臟下垂,比如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疾病。
  人體的五臟六腑為何能夠正常健康運作?中醫認為是陽氣在支撐維持。陽氣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的作用,陽氣虛則百病生,陽氣旺盛就可以抵禦外來疾病的侵襲。
  春天萬物升發,陽氣上升,是一個推陳出新的節令,人體的陽氣也要升發出來。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合一」,要循道而行,順應天時。而泡腳正能夠升發陽氣,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春季泡腳,祛風散寒除濕
  春季泡腳,還有個獨特功效:祛風散寒除濕。
  春季多風,天氣變化無常,時暖時寒,有時還會有「倒春寒」現象。南方地區,更是春雨綿綿。
  此時,寒濕易入侵體內,不少人會感冒、春困,有關節疾病的人,關節疼痛容易加重。
  這時候也是適合泡腳的。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體外的寒、濕之邪氣,可通過泡腳至微微發汗而排出體外,可預防感冒,舒筋活血,緩解疼痛症狀。
  這幾類人,謹慎泡腳
  泡腳雖好,但並非所有人群都適合。
  以下幾類人群須謹慎泡腳——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對溫度不敏感,容易造成燙傷、足部潰瘍等,嚴重者須截肢保命。
  劉清平主任提醒,如果非要泡腳,建議家人調好水溫,並控制泡腳時長。
  ×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熱水會使血管擴張,易使心臟及大腦缺血,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泡腳時,溫度不能太高,時間不宜過長。
  ×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
  長時間熱水泡腳會使得靜脈曲張進一步加重,同時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風險。
  ×足癬等皮膚病患者,以及足部有創傷的人士
  避免感染。
  ×小孩和青少年
  不宜常泡腳,可以會影響足弓發育。
  ×經期和妊娠期婦女
  泡腳有活血功能,應謹慎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