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買不到好座位,中國資料館副研究員左衡特意等到春節假期臨近結束,才去看《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稱《哪吒2》),且專門挑了早晨第一場。結果還是大意了,這個時間的上座率仍然超過90%, IMAX影廳只剩倒數幾排最邊角位置,他趕緊下了單,坐在倒數第五排左邊第一個座位,看完了這部2025年春節檔最火熱的電影。
誰能想到呢?在今年春節的電影院,找到了春運的感覺,人潮湧動,購票、檢票的隊伍蜿蜒曲折,電影院成了社交媒體上的過年一景。不少網友曬出觀影情況,有影院淩晨一點仍然擠滿了看《哪吒2》的人,有些地方開放了上千人的劇院放《哪吒2》,有些電影院一天最多排了99場,高峰期5分鐘一場,甚至盤活了已經廢棄的電影院。
一路狂飆的「哪吒」,帶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最強春節檔。據國家電影局統計,從1月28日至2月4日的2025年春節檔期間,全國電影總票房達95.10億,觀影總人次1.87億,總場次數346.8萬場,平均票價50.8元,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和人次紀錄。其中IMAX共收穫3.8億票房,也創下了春節檔歷史最高票房紀錄。受此影響,2月5日開盤後影視股體飄紅,《哪吒2》背後出品發行公司光線傳媒漲停。
以55億票房成為春節檔票房冠軍、大盤占比超過50%的《哪吒2》,已經打破數十項影史紀錄,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從底部一路飛奔,在上映的第九天,2月6日12時13分,票房超過《長津湖》的57.75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榜新的票房冠軍。2月7日21時,票房突破67.922億元,打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北美創造的9.36億美元(約67.921億元人民幣)單一市場票房紀錄,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同時,它也是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50的亞洲電影,以《哪吒2》目前的票房增速,根據貓眼專業版截止於2月10日晚9點的預測,其總票房將達到驚人的142億元。
為什麼是哪吒?
當《哪吒2》在中國影史票房榜登頂後,官方微博曬出全陣容海報回應觀眾:「永遠敬畏,唯有感謝。山高路遠,一起攀登!」「哪吒」系列電影,一直在講述一個「不認命」的故事,這幾乎也是「哪吒」的誕生故事。這部導演餃子帶著團隊死磕5年拍出來的電影,光劇本創作就用了2年多,後期製作又3年,他給自己和整個團隊提出的要求,幾乎全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春節前,餃子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出現頻率最多的話就是:「踮起腳,拼盡全力。」
想要有扎實的故事,打磨劇本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哪吒2》的所有角色設定仍然延續了整個「哪吒」系列的思路一打破刻板印象,每個人物站在自己的立場做事都非常有正當性,所以,他們才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去支撐自己的行為,這使得每一個角色都有飽滿的血肉,沒有任何一個工具人。
片中每一個人延展開後,都擁有自己豐富完整的故事,正是在這些角色的化學反應裏進行編劇,餃子才感覺特別有趣,整個故事也自然而然生機勃勃。但在如此多複雜的角色和更龐大的故事體系建立起來後,註定《哪吒2》的劇情會比《哪吒1》複雜得多。「《哪吒1》挖了很多『坑』,龍宮本身處於一種激烈的對抗狀態,龍王知道敖丙死後痛徹心扉,申公豹和龍王的合作又若即若離,這麼多張力繃著,大家就想看,什麼時候會繃斷?還有,龍王和陳塘關是敵對關係,那麼敖丙和哪吒作為彼此唯一的好朋友他們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再加上《哪吒2》中出現很多新角色,有更龐大的世界體系,更多的規則呈現,這裏面所有人在面對這個規則的時候,要做出什麼樣的抉擇?這些都是非常難的。更困難的是,最後要在一個大決戰裏把所有矛盾全部收掉。」如今回憶起編劇過程,餃子仍然感覺它是一個艱難的任務,同時卻也讓人興奮。「有這麼多張力,其實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一個好事,如果你覺得這東西沒什麼好講,沒什麼好挖,覺得很無聊了,對編劇來說那才是更大的災難,因為不再有激情。」餃子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編劇雖然難,但這對餃子來說還不是最難的部分,最艱難的部分是角色已經都活在了自己的心裏,他們的故事都那麼精彩,但因為時長限制,不得不做取捨。餃子覺得每一個角色和他們的故事都像是自己的孩子,生孩子已經很難了,更受不了的是要把其中一個送出去,送哪個他都難以割捨。
但電影這個載體註定了它要濃縮再濃縮,如今的《哪吒2》讓觀眾感覺全程節奏緊湊,有笑有淚,是劇本反復打磨後的結果。光線彩條屋影業CEO、《哪吒2》總製片人/故事創作王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哪吒2》要在體量和節奏上去做平衡,這是個非常難的工作。故事變得豐富了,人物、場景……所有要素都變得豐富了,那麼如何控制節奏?」
在具體細節上,主創們有過不同意見。王競記得,有一場影片中後段的大場面,各種角色都有交鋒,王競反反復複看了幾遍,覺得為了快速推進,主角的部分似乎有一些缺失。她跟餃子提了建議一場面大了,關注到了所有人,可是主角變得沒那麼突出。餃子很快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於是加了幾個鏡頭和一兩句臺詞,主角一下子就又跳脫出來。
王競也有被餃子說服的時候,一場申小豹亮相的戲,王競覺得臺詞有點多,提議刪幾句,為更緊湊的節奏做一點犧牲。但是刪掉的幾句,餃子很快又加了回來,他告訴王競,申小豹就像是另一個哪吒,正是被刪的幾句臺詞,讓李靖被申小豹打動,一旦刪去,申小豹為哪吒鏡像的作用,就不再清晰。
站在不同角度而產生的碰撞、磨合,孕育出了今天這個角色眾多、體量龐大卻又濃縮到全程無尿點的《哪吒2》。「已經濃縮到少任何一句臺詞都不能了,每一句話都有用,每一個表演都有意義。」餃子說。
對於那些沒來得及展開的人物故事,餃子考慮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出版漫畫,把一些配角的故事展開。就像2021年岀版的漫畫《敖丙傳(壹)》爲這部漫畫作為「哪吒」系列電影的官方前傳,由餃子親自監制,漫畫家「二斯特洛夫斯基」與「古吉」聯手繪製,《哪吒1》主創之一李子蘭擔任編劇。隨著《哪吒2》的票房不斷升高,據了解,目前《敖丙傳(貳)》的稿子已經完成,正在加緊走出版流程。
無論劇本還是製作,整個週期比餃子和王競預想的要長得多,本以為三到四年可以做完,但後來還是決定寧缺毋濫,一些實驗性的鏡頭因為缺乏參考,製作過程就像解一道數學題,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出來,只有堅持。
「不管美術概念還是分鏡設計,我們都花了非常多時間打磨。劇本已經這麼好,創意不能不跟上,創意有了,要怎麼制作?剛開場的戲已經做得這麼好了,後面怎麼辦呢?」王競感慨,上了一個臺階,就不得不再上更高的臺階,很多時候,自己被自己逼得絕望。
「在創作的時候,就是先制定讓大家完不成的目標,整個團隊從做不到的目標幹起,這樣才能刺激潛力。」餃子說,因為「不試試你怎麼知道你有多厲害」。
古老神話的當代性
坐在影廳裏,左衡發現《哪吒2》既是一部讓他這個電影研究者從專業角度忍不住為它的一些處理「喝聲彩「的作品,也是一部讓他可以放下這些審視,好好享受且被打動的作品。他能感受到創作者有「強烈的講故事的欲望和衝動」,其中有4細節他印象很深——殷夫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不顧哪吒渾身佈滿針刺,依然緊緊地擁他入懷。
這讓左衡想起了導演餃子和母親的故事,餃子在很多採訪裏講過,當年從藥學轉行動畫,他在家「啃老」三年,餃子無疑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融入了作品。另一方面,左衡覺得從《哪吒1》到《哪吒2》的這幾年,大夥過得都不太容易,幾乎每個人都有帶刺的時刻,在這種情緒下的這樣一個擁抱,讓那種「我累了」的感覺一下子被消解很多。
深影國際影城學院南路店市場總監李滬育和左衡一樣,為了看《哪吒2》起了大早去看早場,結果一樣是超過90%的上座率。
深影國際影城學院南路店在北京數所大學集中的區域,春節並不是它人流量最大的時間,但《哪吒2》黃金時間的上座率仍然在80%以上,有時可以達到90%甚至滿座。從初三開始,李滬育就大幅度為《哪吒2》增加了排片,這無疑是全國大部分影院做出的選擇,但無論給「哪吒」多少排片,似乎它都能吃下去。李滬育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這樣的電影獲得觀眾和影院的支持一點都不稀奇,他自己看完也很感動,有笑有淚,「這麼出色的成績是他們應得的」。
去年暑假,影院經理戴茜曾向《中國新聞週刊》表達過對「國產電影中老年化」的擔憂,這個中老年危機指的不僅僅是主創的年齡,更是創作意識上的老齡化與過時感——一些主流導演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功成名就,「在那裏想當然地拍一些內容,已經拍不出來人們當下的感受」。「他好像沒和你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和空間似的。」
今年的春節檔,這種「中老年危機」基本一掃而空,《唐探1900》《封神2》等幾部真人電影,大都是年輕人擔當重要角色,《哪吒2》更是一派蓬勃的少年氣。
戴茜非常佩服《哪吒2》的當下性:「雖然它講了一個神仙或者說超級英雄的故事,但是一點都沒有浮跌,而是始終穩穩紮根在地上,處處讓我們看到自己,看到當下普通人的狀態和感情。」
在春節檔所有影片裏,「哪吒」帶給觀眾最強烈的情感衝擊,這種衝擊卻並不來自宏大敘事,而是源於思考規則背後的制定者帶給人們的迷惑性,思考人們是否可以跨出這個框架,像哪吒他們那樣,更深刻地去理解和感受世界。《哪吒2》仍然在延續《哪吒1》的內核,反抗不合理的規則,強調個體精神。這個古老的反叛者神話,在以當代性叩擊觀眾的神經。
《哪吒2》動畫總監王紀勝說過:「我從餃子身上學到的最多的東西,是你要時不時地站出來看我們的東西,不要一直陷進去。」執行製片人劉洋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餃子最喜歡說「要站在普通觀眾的角度看問題」,「不光是從一個藝術家角度或者不僅僅是關注我手上的檔。他覺得觀眾的視角是更高的視角,你要知道觀眾最在意的點是什麼」。在採訪時,餃子說了好幾次:「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認沒認真,真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在意觀眾,不自嗨,戴茜覺得這是中生代導演身上寶貴的特質,也許因為年齡或者經歷,他們不像一些功成名就的老導演那樣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裏,對於市場、社會思潮以及大眾情感,他們更加同頻共振。
為什麼不去其他檔期
大年初六淩晨,影院經理戴茜在自己的同行群裏問了一句:「各位影院同仁們,你們還好嗎?」即便是淩晨,500人的群仍然熱鬧著:「今天晚班絕對要累趴下」,「晚班經理在我旁邊癱倒」,「我靠著牆喘口氣」,「嗓子根本說不出話了」,「淩晨4點下班」……不僅人「累麻了」,機器也快要頂不住,戴茜影院裏的爆米花機壞了兩次,平時一天裏都不用爆兩次,這個春節,爆米花機一刻也沒停過。連保潔也忙不過來,有個客人把飲料撒了,戴茜自己拿個拖把去拖乾淨。雖然累,可是大家都高興,因為電影院好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這份熱鬧並不平均屬於每一部電影,在社交媒體上,有影院經理把《哪吒2》戲稱為「財神爺」,拜《哪吒2》的海報。從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哪吒2》的票房占比就一直在80%左右,虹吸效應明顯。
上映前,《哪吒2》的票房預測本為31億,但截至發稿只拿到10.6億,且上升乏力,如今票房預測已修訂為11.8億。預售階段以3.5億元斷崖式領先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上映10天後票房為6億。如今在票房榜墊底的《蛟龍行動》在火熱的市場裏最為冷門,只有3.27億票房,據稱其投資10億,也被譽為2024年中國市場投資最大的電影。
大年初五一早,不少電影從業者都看到了《蛟龍行動》總製片人、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的一條朋友圈,他懇請影院經理們認真觀看《蛟龍行動》,並為其增加有效場次,尤其是黃金場次。他認為,今年春節檔有眾多大片集中上映,反映出平時檔期積累的製作規模仍顯不足。《蛟龍行動》籌備了三年,若每年能有十部以上這樣量級的大片,相信觀眾會持續湧入影院。
一些看過影片的觀眾說,「蛟龍」有自己的特點,「緊張刺激」「視效震撼」解構科普核潛艇的教科書」••••••可惜賣點並未拯救片子在預售點映階段的頹勢。根據豆瓣6.6的評分來看,電影製作認真,但劇情、人物塑造、煽情場面都引發爭議。
「《蛟龍行動》為什麼不去國慶檔?它多適合『十一』或者『八一』,以它這樣的體量、話題度,在那些檔期裏是沒有人能頂得住的,它在春節檔排片達不到10%,換個檔期20%、30%毫無壓力。」戴茜替「蛟龍」感到可惜。例如2024年國慶檔,如果那時候上映,難道《蛟龍行動會比《749局》的排片少嗎?
國產電影的「檔期依賴症」已經不是新問題,但檔期迷信還是打不破,今年春節檔來的大都是巨無霸。以戴茜的經驗看,無論《蛟龍行動》《封神2》還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這些電影放在其他檔期,對於其他片子來講都是碾壓之勢,首日排片率最少三成,但大家還是紮堆春節檔。「搞得初一排片最高的才23.2%,最低的才7%。何必要在這個檔期委屈自己?」戴茜忍不住問。去年電影大盤一直不好,影院經理們都不想看到投資那麼大的影片折在這裡。
幾乎從初三開始,除了哪吒,其他五部電影的票房和排片全部倒掛,隨著《哪吒2》的排片量飛速上升,最終《哪吒2》和《唐探1900》收穫了80%—90%的票房。根據貓眼專業版的統計,近五年春節檔人均觀影部數穩定在1.2以下,這就意味著,大檔期絕大部分觀眾只看一部電影,觀影意願單一,於是贏家通吃,賺錢的非常賺,賠錢的也一定賠得慘。
中國資料館副研究員左衡觀看了春節檔全部影片,在他眼中,票房前兩名《哪吒2》和《唐探1900》在品質上當之無愧,「它們都有創新而且是成功的創新」。第二檔是《封神2》和《蛟龍行動》,想創新,但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創新。第二檔的影片如果換個檔期,可能有更好的票房表現。
「《蛟龍行動》應該去十一,《封神2》應該去暑期。」左衡說,「為什麼不去?因為對其他檔期,或者說對自己的戲沒什麼信心。所以一定要搶最強檔期,在最強檔期哪怕只分一小塊蛋糕,他們也認為總體量可能會比其他檔期的最大蛋糕還大。」
人們的確盼著年夜飯,但不是一年只吃這一頓飯,「哪吒」創造的奇跡背後,中國電影似乎更需要平衡的檔期、更多元化的創作,才能給觀眾建立起更強的吸引力與信心,讓他們走進影院。
(李靜/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