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禁與大陸理工名校交流合作 國台辦:夜郎自大、阻礙交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臺教育主管部門繼禁止島內與暨南大學等3所大陸高校交流後,近日又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列入禁止交流合作的名單。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4日答問指出,民進黨當局禁止臺灣高校與這7所高水準院校交流合作,損害的是臺灣高校的利益,暴露的是其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可笑。
陳斌華表示,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都是世界知名的理工類院校,建校以來廣育英才、桃李芬芳,科研成果更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數學、人工智慧、電子資訊、化工材料等領域,為大陸和世界的產業發展、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而非僅是軍事科技領域。民進黨當局禁止臺灣高校與這7所高水準院校交流合作,損害的是臺灣高校的利益,暴露的是其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可笑。
他說,民進黨當局近期一再把政治黑手伸進兩岸教育交流領域,充分表明其想的都是「逢中必反」、挑釁對抗,幹的都在阻礙交流合作、破壞兩岸關係。島內教育界人士、青年學子對此已口誅筆伐。
陳斌華表示,祖國大陸能創造舉世公認的發展奇跡,離不開大陸教育、科技事業的長足進步。我們願意為廣大臺灣學子分享大陸高水準教育提供便利,大陸高校的大門永遠向志存高遠的臺灣同胞敞開。目前大陸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考試正在網上報名中,歡迎廣大臺灣青年踴躍報考。
臺積電宣佈擴大赴美投資 學者憂臺灣競爭力加速流失
【中新社臺北3月4日電】臺積電在華盛頓時間3日宣佈將新增1000億美元赴美投資,涉及建造晶片廠、封裝廠及研發中心等內容。「如何在資金大量赴美的同時保持臺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臺經濟界人士對此表達擔憂。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美國宣佈,在已承諾投資三座半導體晶片廠基礎上,再新蓋三座晶片廠、兩座封裝廠及一間研發中心。據報導,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筆境外直接投資案。合計臺積電早前在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的專案,該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企業赴美投資額將達1650億美元。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大年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迫於加征關稅壓力,臺積電加速赴美投資。以目前臺積電承諾的情況看,其在美國工廠生產的晶片先進制程水準要遠高於其他地區。在產業鏈、技術人員等相繼赴美的同時,如何保持臺灣本地競爭優勢?「這一點是比較讓人擔心的。」
據報導,相較於前一次赴美設廠獲得60多億美元補貼,臺積電此次赴美並未獲得資金補助。臺《工商時報》指,這導致臺積電在美生產成本大幅增加,或將「稀釋企業長期毛利率水準」。
此次宣佈的意向內容,增設研發中心尤其受到產業界關注。觀察人士表示,技術流失、競爭力被蠶食的風險正逐步顯現。而專業人才的嚴重外移,將加速臺積電變成「美積電」。針對外界批評,臺積電回應,擴大在美投資是因應客戶需求,相關細節還要等董事會進一步核准。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4日表示,「樂觀正面」看待此事,當局將提供必要協助。劉大年認為,臺當局對於企業的全球佈局提供協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並提升半導體產業的內部競爭力,這一點是眼下當務之急。
聯合新聞網稱,加大赴美投資規模後,臺積電料將掀起新一波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前進美國設廠的浪潮。臺灣產業界也將持續籠罩在技術外移的疑慮之下。報導特別提到「臺灣技術被掏空」等問題。
福建發佈檔探索兩岸農業融合發展
【中新社福州3月4日電】4日,福建官方發佈《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福建將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新路,深化高水準農業對外開放合作。
在探索海峽兩岸農業融合方面,《實施意見》指出,福建將拓寬臺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路徑,打造福建臺灣農民創業園品牌,提升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建設水準。以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推廣縣和推廣基地為載體,引進推廣一批臺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加快建設閩臺農業良種研發與繁育中心,支持閩臺種業企業開展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育種。
同時,福建將深化閩台基層交流,持續開展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活動。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支持臺灣建築師、文創團隊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打造兩岸融合「師帶徒」鄉村振興幫扶品牌。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