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昨日在傳達「兩會」精神時表示,將深入宣傳解讀全國「兩會」精神,團結引領澳門社會各界,貫徹落實好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積極助力新一屆特區政府開好局、起好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推動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為國家建設和澳門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昨日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3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是一次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團結奮進的大會。
劉藝良表示,全國「兩會」期間,澳門12位全國人大代表全部參加會議,各位代表認真履職,審議各項報告、議案、草案,積極發表意見建議。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建言獻策,圍繞國家建設和澳門發展,就豐富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舉措、推進琴澳協同立法、推動深合區產業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優化橫琴「分線管理」政策、優化內地體育人才赴澳政策等方面,合計提出了107份建議。
劉藝良表示,在丁薛祥副總理參加澳門代表團審議時,崔世平、吳小麗、陳虹、施家倫、黃顯輝、蕭志偉6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就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橫琴引進澳門養老服務體系、橫琴教育多元創新發展、構建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澳門法律工作者助力國家打造對外開放平臺、澳門新實踐融合灣區新未來等提出意見建議。舉辦代表團會議時,中央港澳辦、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文旅部、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港澳基本法委派員現場聽會。
劉藝良表示,按照大會安排,今年繼續組織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3月7日下午,澳門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並向境內外媒體開放。6位代表作審議發言後,7位代表接受集體採訪,並分別就「對第六屆政府的期待和建議」「澳門如何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展現了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同時,今年澳門代表團繼續通過網絡、視頻、書面等方式接受採訪。澳門代表團由崔世平代表擔任新聞發言人,及時主動發佈重要資訊。各位代表圍繞會議各項議程和議題,接受了一系列採訪,積極回應有關熱點問題。
劉藝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的重要講話精神。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樑。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樑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範。習近平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習近平指出,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江蘇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發展戰略中主動作為、協同聯動。要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的對接,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對口幫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