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黨鞭「查封」「立法院」?

  「尋常新聞日日出,惟有今朝出得殊」!台灣地區「大罷免」的「總設計師」柯建銘,為了推動「大罷免」而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不斷上演各種奇行怪狀。昨日,更是造極巔峰,竟然以封條「查封」「立法院」議場!這就難怪,網友們會怒轟:「民進黨毀憲亂政」。
  事緣於本週二召開的「立法院」院會,當晚處理國民黨黨團所提的「反廢死、反戒嚴公投」逕付二讀案,民進黨黨團全力杯葛,期間黨團總召柯建銘竟然發飆,拿拐杖狂敲桌子,導致拐杖被敲斷並砸中中國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導致會議停頓。但在「立委」們都離場後,當晚七時許國民黨和民眾黨「立委」重返議場,利用人數優勢將兩項「公投案」逕付二讀。對此,民進黨黨團聲稱會議無效。
  按照相關法規,今日又是「立法院」舉行院會的日子。按照議程,將會確認議前一個院會的事錄。但在昨日傍晚,柯建銘與民進黨黨團成員在「立法院」議場前舉行記者會,宣布為防止國民黨「立委」們連夜趁機溜進議場開會,將議場外四個門全部封鎖,並貼上寫有「沒有協商,沒有開會」的封條,及輪班守夜直到今日早上。
  該事態引發輿論嘩然,批評這是「執政黨查封國會」,網友們紛紛貼文留言砲轟,「民進黨毀憲亂政」、「超級無言,自己反自己的政府機關?到底要秀多少下限?」
  雖然說,柯建銘在「立法院」議場的四個大門貼上封條,這是私人行為,但因為民進黨是台灣地區現在的執政黨,柯建銘是執政民進黨在「立法院」的黨團的總召,具有代表執政黨的性質及身份,因而此舉在客觀上就是「執政黨查封國會」,事態頗為嚴重。正因為連柯建銘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因而封條上沒有寫上日期,就是為了躲避被質疑「執政黨查封國會」。
  實際上,按照民進黨「黨章」規定,「立法院」黨團三長——總召、幹事長、書記長,為當然中常委。因此,作為「黨鞭」的總召,就是民進黨在「立法院」的總代表,代表著民進黨的意志。由於民進黨現在是台灣地區的執政黨,因而柯建銘就是執政黨在「立法院」的總代表,其言行反映執政黨的決策。
  而台灣地區「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機關,在「國民大會」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為「國會」,是台灣地區的「政權機構」之一。其議場是「立法院」最重要的議事場所,是舉行主要功能為審查法案(三讀)、議決所有須由「立委」同意的國政事務的院會,及功能為審查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及「審計長」、「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等之任命同意權,審查「總統」發布之「戒嚴令」或「緊急命令」,審查罷免或彈劾「總統、副總統」案,審查對「行政院長」提出之不信任案,或遇有「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時舉行的之全院委員會的唯一場所。因此,「查封」「立法院」議場,其性質極為惡劣,網友們批評為「毀憲亂政」,並不為過。
  實際上,查封亦稱扣押,是一種司法或行政執法的行為。在刑事方面,主要是用於針對刑事犯罪所得扣押與民事執行競合。而在民商事方面,財產查封通常是因為債務人欠款未繳,包括稅務、房貸、呆帳等等,且債務已經到期或逾期多時,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透過公權力將債務人名下的財產查封、法拍,以此作為補償債務。一旦法院裁定、同意執行後,就會進行「查封」的程序,進入查封的階段後債務人就無法處分、移轉、買賣被查封的物業。
  柯建銘昨日對「立法院」議場的四個大門貼上封條,儘管是私人行為,但由於一方面其本人所具有的政治公職身份,是作為台灣地區執政民進黨向「立法院」派出的代表;另一方面「立法院」作為台灣地區的主要政權機構之一,而議場是其行使權力的核心場域,因而按照民進黨慣用的「上綱上線」手法,就是「執政黨查封國會」,屬於政治醜聞及奇聞。
  柯建銘為了推動「大罷免」,聲嘶力竭地攻擊國民黨和民眾黨黨團主導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及刪砍「總預算案」等,是「毀憲亂政」,其實他自己的「查封立法院議場」行為,才是真正的「毀憲亂政」。
  這也折射了柯建銘「求之不得則毀之」的「酸葡萄」心態,亦即是既然當不上夢寐以求的「立法院長」,那就要「查封」掉「立法院」。實際上,作為不但是最資深的民進黨「立委」及黨團總召,也是整個「立法院」朝野「立委」中的最資深者,柯建銘早就有要當「立法院長」的夙願。但似乎幸運之神總是沒有眷戀他,在蔡英文時期,雖然民進黨佔有「立委」過半優勢,競選「立法院長」有如翻掌之易,但蔡英文卻是先後屬意蘇嘉全、游錫堃,而「忽略」了自己的「英系」子弟兵柯建銘。
  在「二零二四」大選前,遊錫堃表達自己已經垂垂老矣,不爭取連任。柯建銘就覺得「鴻鵠將至」,這次應當輪到自己代表民進黨參選「立法院長」了。孰知黨主席賴清德在安排「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時,仍然勸說游錫堃「再坐一回」,因而令柯建銘「院長夢碎」。不過,在正副院長選舉中,由於一方面藍白合作,另一方面民進黨本來就是議席少數,再加上拉攏民眾黨「立委」的策略失靈,游錫堃敗選,「面子」掛不住,連「不分區立委」也辭去。
  而柯建銘的「大罷免」就是一首要在自己退休之前能夠當上「立法院長」的「三部曲」。第一步,是「罷免」六席或更多席數的國民黨「立委」;第二步,是民進黨爭取在「立委」補選中,拿下這些議席;第三步,是仗倚民進黨在「立法院」的過半議席優勢,發動對正副院長的改選戰役,爭取讓自己當選「立法院長」。
  因此,柯建銘的「查封立法院」,是「玩假的」,因為刻意沒有在「封條」上寫上日期,以免在「大罷免」成功,自己沐猴而冠成為「立法院長」後,被人揪住「查封立法院」的歷史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