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行政長官岑浩輝仍在為擬制其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而繼續徵求各界別社團的意見,及民間正在為本年度的「現金分享計劃」如何發放及是否應當進行改革而有所討論之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品質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針對性解決限制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明確提出通過增收減負、優化供給、改善環境等多項舉措,全方位提振消費,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其中的一些內容,如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擴大文體旅遊消費,發展入境消費,尤其是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點、精准施策,將促消費同惠民生、補短板結合起來,擴大消費需求,提升消費能力,更好發揮消費在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拉動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等,是值得參考借鑒,並根據澳門特區的實際情況,將之融化在《施政報告》中的。
習近平主席曾在中央經濟會議上指出,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對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作出了部署安排,號召全國持續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為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進一步夯實基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新型消費是引領消費發展的「風向標」,傳統消費是鞏固消費發展的「基本盤」。要因勢利導,更加充分發揮新型消費和傳統消費的「雙輪驅動」效應,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要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也提出,要「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李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各項重點任務之首。《方案》的出台,正是對習近平主席的指示及上述重要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是推動經濟向好的關鍵之舉。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是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其作用愈發凸顯。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位置,不僅是短期經濟修復的抓手,更是長期結構優化的重要路徑。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了百分之二十的關稅,未來還不知這把「神經刀」還將會如何瘋狂揮舞,而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國家也在對中國大量出口製成品提高關稅,致使中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貿易將會面對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促進內部消費就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澳門經濟目前也面臨著一些隱憂,包括博彩業收益不如預期,遊客量尤其是海外遊客量仍然未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特種兵旅遊」等新型遊客導致澳門消費市場「旺丁不旺財」,「北上消費」、「澳車北上」及電商活躍等,導致民生區尤其是北區的實體消費行業的經營遭受嚴重衝擊。在此情況下,如何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同時,設法讓澳門居民留在澳門消費,及刺激鼓勵遊客在澳門多消費,就擺在特區政府的案頭上。而《方案》的印發,就正好為澳門特區政府提供了啟迪作用。
應當說,澳門特區在一些項目上,已經走在了《方案》的前頭。如《方案》的十一項措施「擴大文體旅遊消費」中的支持各地增加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優化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和各類大型群眾性活動審批流程,安全可控提高可售(發)票數量等,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中,「旅遊+」就有所鋪排,而「演藝之都」及「體育之城」計劃的提出,及公私立大型演藝場所的建設,及邀請刀郎、劉德華等著名歌星來澳舉行營業性的演唱會,都作出了具有效益型及影響性的嘗試。
但《方案》還有更多的措施可以提供澳門特區借鑒參考。比如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援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慧化升級,支持換購合格安全的電動自行車,實施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三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而且這些「以舊換新」措施是與中央財政補貼的形式實施的。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前日舉行的《方案》解說記者會中,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副主任李春臨就表示,國家發改委同有關部門,二零二五年安排三千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資金額較去年增加一倍。在各方努力下,今年「以舊換新」開局良好。今年一月初,中央財政已提前下達二零二五年首批資金八百一十億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銜接工作,其餘資金也將儘快下達,確保「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實施,讓「真金白銀」的優惠直達消費者。
在「以新換舊」及財政補貼的雙重刺激下,截至三月十六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合計超過一百三十二萬份;消費者購買十二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二千六百萬台,四千一百多萬消費者申請了五千一百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目前,各地分領域實施細則正陸續印發,該計劃包含許多細節,如果實施,可能會更受到中國公眾的歡迎。它要求地方政府向「困難群眾」發放款項或增加補貼,並增加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福利。它還指示地方政府償還拖欠的企業債務。
這就給予澳門特區對改革「現金分享計劃」的啟迪。目前社會上有一種主流聲音,就是將「現金分享」分為發放現金及發放電子消費卡兩部分實施,其主旨是讓廣大居民分享澳門經濟發展成果,還富於民,及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減輕通脹壓力,以維護澳門社會穩定。既然是分享澳門經濟發展成果,就應當由在地以各種不同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經濟發展活動的人員來分享,而不是也及已經移民他往,長期不在澳門,沒有參與澳門的經濟發展活動,甚至連「消費稅貢獻」都沒有的人士。
但如果在消費卡部分參考《方案》的「以新換舊」,並予以部分津貼,就可以進一步拉動「留在澳門消費」。尤其是倘在不違背自由經濟原則下,指定消費卡(包括「以新換舊」)必須在民生區以至北區的店鋪使用,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民生區尤其是北區店鋪的復甦及生存。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