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打造「陳家軍」走出關鍵一步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灣新一波重要軍職人事異動名單已經敲定,「國防部長」由現任參謀總長湯曜明接任,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分別為霍守業、苗永慶、劉貴立接任,憲兵司令由邱宗男接任,原憲兵司令楊雨村調任軍管區司令,鄧祖琳接任「退輔會」主委等。

這次軍事高層人事異動,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這是「國軍」建軍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因為除了代表「軍政」及「軍令」的「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同時調動,及陸、海、空三個軍種的總司令同時調動之外,軍管部司令、憲兵司令及三位副總長也同時異動。這種「整體大執位」的手法,連當年推倒郝柏村等老軍頭之後趁勢收編整頓軍方的李登輝,也未採取過。因此,表面上看,這是陳水扁為了執行將於今年三月一日開始實施的「國防二法」,理順「國防」系統「軍政」與「軍政」之間關係,趁二月一日「內閣」改組而採取的人事措施;但深究一層,應是陳水扁要藉口「軍隊國家化」,對高級將領實行大整頓,恩威並施,從而將軍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使自己的政令能在軍隊中通暢無阻。

其二、這是陳水扁要打建「陳家軍」,對軍、情、治三大系統進行「本土化」改造的重大步驟和「關鍵一擊」。實際上,在表面上看,陳水扁在這次人事異動中,在安排了本省籍的湯曜明出任「領軍」的「國防部長」的同時,也安排了外省籍的李傑、霍守業、苗永慶及劉貴立分別出任其旗下的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和空軍總司令,似是努力做到「省籍平衡」﹔但由於自三月一日起實施「國防二法」之後,「國防部長」就將成為真正掌握軍權,將「軍政」、「軍令」

大權集於一身,以往掌握軍權的參謀總長只是「國防部長」的「幕僚長」,而陸、海、空軍總司令也有類似的情況;故此,湯曜明的出任「國防部長」,實質上標誌著「國軍」已成為「陳家軍」,「國軍」的「本土化改造」亦進展順利。再加上「國安局長」蔡朝明,「法務部」調查局長葉盛茂和憲兵司令邱宗男也是本省人,這就使攸關陳水扁能否牢牢控制「國家機器」的軍、情、治三大系統,完成了「人事本土化」的階段性佈局。

在這裡,湯曜明是一個關鍵的人物。湯曜明是台灣陸軍的第二位台籍上將〔第一位台籍上將是曾任警備總司令和「國防部」副部長的陳守山上將〕。這位台籍上將早年因為對「國軍」反「台獨」的基本理念未能完全認同,故在軍中發展並不順遂,在上校階段時曾調往實踐家專〔現為實踐管理學院〕擔任上校總教官職務。後來因為謝東閩在擔任台灣省主席期間想起湯曜明曾當過其隨行武官,在出面安排之下,才使湯曜明能回到陸軍發展,但升遷仍不如其陸軍官校的外省籍同學順遂。直到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軍中人事大調動時,李登輝出於重用台籍將領掌權的考量,才安排他出任首位台籍陸軍總司令。但此安排引起軍中強烈反彈,許多軍官認為這是李登輝在刻意培植台籍人馬,故意打壓外省將領在軍中的勢力,就有一批「反李」將領利用少將級將領人事異動由參謀總長以下主導,不須經「總統」批示的機會,迫逼謝達夫、陳澄財、柯寬治等三位台籍少將簽下「逼退志愿書」,將這三名少將「拉下馬」,以作為對李登輝提拔湯曜明的報複和反制。後來,湯曜明在出任參謀總長時,又與當時的「國防部長」唐飛在「國防二法」問題上發生杆格,差點丟官。為此,在二000年三月十八日傍晚,「總統」大選的點票中心尚未結束點票,「中選會」尚未宣佈選舉結果,但陳水扁的得票數已跨過「當選保險線」之時,湯曜明就迫不及待地發表了電視講話,宣佈效忠新的「國家元首」。當時就有許多人議論,湯曜明此舉,一是發自內心,因他的本土意識較為濃厚,認為陳水扁當選是「深慶得人」;二是要投靠新主子,冀能改變當時在唐飛轄下「受壓」的窘境;三是冀求搏取「國防部長」位置。但是,由於後來唐飛獲陳水扁邀請出任「行政院長」,而唐飛在應允時則提出了由伍世文出任「國防部長」的條件,使率先向陳水扁表態「效忠」的湯曜明未有得到回報。在苦等了一年多之後,才終遂愿。由於湯曜明向來受盡了外省籍軍人的「氣」,故估計他在出任「國防部長」之後,可能會積極執行陳水扁有關「國軍本土化」的政策。而由於他的性格強悍,在軍中流傳有「湯要命」的外號,故不排除他會要令過去曾與他有過過節的外省籍軍人「吃點苦頭」。

不過,湯曜明雖然具有「本土意識」,也雖然與陳水扁關係密切,但在統獨立場上,卻是反對民進黨內「極獨派」所主張的「台灣地位未定位」,並主張「維持現狀」的。去年七月六日,在「國軍」「國父紀念日」講話中,湯曜明還特地回答了「國軍為誰而戰」的問題,表示「要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而戰」,「為中華民國百姓安全而戰」,尚未有脫離「一個中國」的框架。另外,在台灣加入「NMD」的問題上,由於唐飛的態度十分積極,而與唐飛有「瑜亮情結」的湯曜明,就可能會以逆反心理對「NMD」持否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