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以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來形容澳門回歸四年來的興旺景象,至為貼切。澳門特區就像初升的太陽,躍升在濠江之畔,映紅了荷花,也洒綠了江波。濠江上下,綠波粼粼;牌坊內外,熱氣騰騰。即使是在隆冬季節,也是「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實際上,澳門回歸四年來,處處展現出嶄新面貌。當家作主的廣大「澳人」,積極投入「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偉大事業,參與特區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建設,揮發出無窮的力量,也培育出丰碩的成果。年輕的特區政府在特首何厚鏵的領導之下,顯現了「澳人民主治澳」的優勢,創造了過去殖民管治時代難以比擬的較高行政效率和質量。尤其是特首何厚鏵,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較強的決策能力,及密切聯繫群眾的好作風,上靠「澳門基本法」的法律保障和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靠廣大「澳人」和公務員體系的密切配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佳績,交出了一張又一張的亮麗成績單。四年來,不但使一個經濟低迷、治安混亂的澳門,迅速改造治理為一個經濟增長迅速、治安狀況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新澳門,而且在博彩業改革、抗擊「SARS」等幾個大戰役中,都取得了重大勝利。澳門的成功經驗,不但受到澳門居民的贊頌,也得到中央的好評。就連對「一國兩制」持抱否定及挑剔態度的台灣當局,也不得不另眼相看。「陸委會」昨日在就澳門回歸四周年發出「說貼」時,也以頗為罕見的正面語氣指出,「澳門整體運作尚稱平穩,不僅澳門特區的施政能力受到民眾肯定,司法也持續保持獨立;產業結構單一化也沒有影響澳門經濟的持續增長,尤其在確立澳門作為中國大陸與葡語系國家、粵西地區商貿合作及國際華商服務等三大平台功能,以及與大陸簽訂緊密經貿伙伴協議CEPA後,澳門作為大陸區域經濟的中介角色更愈形鞏固」。

因此可以說,澳門特區在向台灣地區發揮「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示範作用方面,是當之無愧的。相對於台灣地區的政治失控、經濟低迷、社會混亂,政治有序、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的澳門特區,就為台灣地區提供了一個「統一後日子過得更好」的樣板。四十餘萬澳門居民和特首何厚鏵,都沒有辜負中央政府及全國人民交托的「垂範」重任。

正如馬萬祺會長昨日引述毛澤東膾炙人口的詞句那樣,「雄關漫道真如鐵,如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在允分肯定四年來的成績的同時,又不能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而是必須乘勝前進,再造輝煌。實際上,四年的時間,只不過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也不過是「澳門基本法」訂定的實施「一國兩制」的「五十年不變」時限的百分之八〔當然,「期滿」時將不排除會根據實際需要,依法定程序有所調整〕。這就需要我們必須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態度,正確對待以往的成績,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從「零」出發,再邁步向前。

實際上,在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任期之內,就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加緊進行。除了是為了落實「澳門基本法」的規定,必須為第二任特首的產生進行立法並依法進行選舉,及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做好准備和諮詢工作之外,還須加快構筑「三大平台」的進度,加大建設「跨境工業區」的力度,盡力改變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的現狀。

澳門特區進入第五個年頭,特區政府的施政主軸也已由「固本培元」調適為「穩健發展」之後,澳門居民寄望甚殷的行政改革和司法制度改革,特區政府就宜將之作為「重要戰役」來開打。使到澳門特區的行政體系和司法體系,能夠完全適應「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要求,徹底告別過去的殖民管治遺風,使這兩個重要領域能夠充分體現「澳人治澳」的內函意義。很多社會人士都指出,公共行政和司法制度的改革,應當加強其透明度並充分發揮民主精神,故特區政府在籌組相關的諮詢機構並物色其成員人選時,宜在「代表性」、「專業性」方面做好這篇文章,並趁此契機突破「來來去去這班人」的悶局,讓更多的「澳人」參與「治澳」,並趁機發掘和培植人才。

回歸四年來,澳門傳播媒介對特區政府的施政,既予以熱情支持及配合,也依法發揮了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既為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敲邊鼓」、「鳴鑼開道」,也為特區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新華澳報》全體同人也願與全澳傳媒工作者一道,再接再厲,堅持高奏愛澳愛澳主旋律,密切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營造一種一心一意搞建設,集中精力謀發展的社會氛圍。當然,「輿論監督」這個天賦權利武器更應緊握在手,並加以充分運用。只有依法監察批評政府施政,才能使「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得更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