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地區大國形象,一中仍是國際主流價值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印尼雅加達出席舉世關注的東盟地震和海嘯災後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之後,已於前晚返國,抵達深圳。中國在此次救災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和溫家寶在救災峰會上的真情流露,以至溫總理在救災峰會上提出七項建議的務實作為,使中國的國際威望又有進一步提高。而中國也借助救災的國際舞台,進一步加強在亞洲和國際的影響力,使到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印象和認知,已從過去的「中國威脅論」迅速地轉化為「中國是真誠朋友」。與此同時,通過這場「救災外交」,使東盟成員國和國際社會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台灣當局意圖透過救災活動打進國際社會的圖謀,遭到挫敗。

印度洋地震及海嘯的災情,牽動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中國政府行動迅速,進行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對外救援行動,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和國際合作精神。全國人民紛紛自愿募捐,政府相關部門給予這種民間救災活動大開綠燈,提供各種方便,兩岸四地的演藝界人士還分別在北京、香港、上海、廣州舉辦大型慈善晚會。這些,均使到中國從過去的災害受援國,成為現今的災害援助國。尤其使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受災國領導人及民眾大為感動的是,溫總理特別指示代表團和專機組成員,充分利用專機的空間,盡可能減少托運行李,騰出空間多為受災鄰國裝運救援物資。這是與會各援助國領導人中,唯一有此作為的。中國的救援隊,也是第一支抵達災情最為嚴重的印尼亞齊省災區的外國救援隊。安南在救災峰會也專門講述了中國遼寧省一位年僅六歲的兒童,將他所有的零用錢二十二美元全部捐獻出來的事跡。溫總理在峰會上所作題為《同舟共濟,重建美好家園》的講話中所作的庄重承諾,更使與會的一百多名代表為之動容。聯合國代表團的一位官員就指出,中國在這次災難災面前充分擔負起一個地區大國的責任。

中國政府在這次救災中,不僅是表現了人道主義精神,使西方反華政客通常用以進行仇華、詆華、反華活動的「人權」武器,「威力」盡消;也不僅是充分體現了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富鄰、安鄰的外交政策,進一步消除周邊國家的「中國威脅論」偏見;更不僅是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地區大國的精神面貌,增強了中國在亞洲以至國際社會的威望和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次救災工作和救災峰會上,再一次展現了堅持真理,維護大多數國家利益的正義態度。實際上,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仗著其綜合國力較強及捐款數額較大的優勢,提出以由美、澳、日等國組成「中心救援團」來主導救災工作的非份要求,有意排斥聯合國和歐盟。而中國則堅決支持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在人道主義援助方面的領導和協調作用,及高度評價東盟發揮的主導作用,使到美國等工業強國企圖壟斷救災工作主導權的圖謀遭受挫敗。這一作為,受到聯合國和東盟各國、歐盟各國的高度好評。

誠然,與西方工業強國相比,中國的賑災援助金額不是太多,為此《紐約時報》還乘機「踩」了一腳,聲稱盡管中國有野心成為超級強國,但其經濟崛起卻並未能反映在其國際實力和影響力方面。但是,「超級強國」並非是中國的外交追求,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外交政策是「以鄰為善、以鄰為伴」,中國是以真誠態度來處理與鄰國的關係的。這次救災工作,就充分體現了這種精神。實際上,災區人民固然是急需物質援助,但同樣亦需要國際社會精神上的關懷。何況,以人均GDP計,中國政府先後共捐助的八千多萬美元,其「含金量」遠高於德、日、美的捐款。

透過這次國際救災活動,還令中國政府收獲另一重大成果,就是國際社會以其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在印度洋地震及海嘯災害發生後,台灣當局也進行了相關救援工作,包括捐款及派出救助隊伍。當其得悉救災峰會即將召開的訊息後,以為這是一個「外交突破」的機會,就以其也有進行賑災為由,要求派代表出席東協救災峰會,或至少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會議。為此,台灣當局「外交部」指令其駐印尼經貿代表處進行活動。 駐印尼經貿代表處先是透過管道與印尼政府高層取得聯繫,但印尼政府明白告知,這個會議是以東盟的名義召開,同時邀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及其他相關國家元首或外交部長與會,台灣地區並非是東協或聯合國成員,不是與會對象,印尼政府也不打算主動邀請台灣當局與會。後來,駐印尼經貿代表處又透過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方式,希望台灣能有人參與這項會議,但仍是遭到拒絕。這一事實顯示,「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舞台上仍是主流價值。即使是「人道」議題,也須服從這個政治原則。台灣當局企圖以「人道」價值挑戰「一中原則」的圖謀,遭到徹底挫敗。

然而,台灣當局仍不死心,又退而求其次,要求參加由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於本月十一日在印尼召開的救災分工會議,其理由是台灣當局共派出二百八十九名拯救人員到受災國,而中國代表團在救災分工會議上又無法代表台灣,國際社會難以協調台灣的救災人員和物資。但是,由於該救災分工會議是以聯合國的名義召開,聯合國必定將會遵循其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的精神,將台灣當局拒於門外。台灣當局要藉救災來挑戰「一中」原則的圖謀,必定再次碰得個焦頭爛額。當然,中國代表團如能以適當方式,設法取得對台灣救災隊伍及物資的協調權,就將更會是「有理、有利、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