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雙十講話將談後撤導彈承認「民國」?

就在對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之際,在台北市的「總統府」門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搭建「雙十慶典」的會場裝置。去年的「雙十節」,因台灣地區遭受「莫拉克」的襲擊,造成重大人命傷亡而告停辦,並將原預算經費撥給災區作重建費用。今年南台灣地區也遭到「凡亞比」颱風的襲擊,但由於一來災情不若「莫拉克」那麼嚴重,二來要為「五都」選舉造勢,三來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比去年同一時間有所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年是「建國百年」,台灣地區將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如在此前夕停辦「雙十慶典」將難以營造氛圍。因此,今年的「雙十慶典」,無論如何都是必須舉辦的,並將會比以往組織更多的海外僑胞返台參與。為此,「僑委會」已經提前設立了「僑胞報到處」。

據說,今年的慶典活動將「合二而一」,將以往的分別在「總統府」內、外先後舉辦的活動,合併一次在「總統府」外進行。按慣例,馬英九將會在慶典上發表講話。而「雙十慶典」的講話內容,往往會透露有關大陸政策的重大動向。那麼,今年馬英九將會透露些甚麼訊息?

由此,這幾天一些政界人士都在私底下議論或傳播小道消息。有人說,馬英九的講話中關乎兩岸關係的部份,可能將會正式提出要求大陸軍方後撤部署在東南沿海的導彈,及希望大陸能夠正視並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

這使人想起了不久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訪問美國時的談話內容。當時,有人以為這是賴幸媛的個人行為,只不過是她自己內心深處思維的表露;也有人認為她是說出了馬英九不方便說的話,並在美國人面前進行試探。那麼,如果馬英九在「雙十慶典」中說到「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及「後撤導彈」以至是「撤銷《反分裂國家法》」的話,就有可能是後者,甚至不排除是奉馬英九的指示或暗示而為之,目的是要試探美國人的反應。

但不管是如何,賴幸媛在美國說此話,都予人有「哪壼不開提哪壼」的感覺。因為美國人剛剛才從陳水扁忽而「一邊一國論」,忽而又是「終統」以至是「公投入憲」,而弄得神經緊張的魔魘中走出來。如果馬英九力排眾議委任的「陸委會」主委也說一些可能會令台灣海峽氣氛緊張的話,而且還是在美國說的,雖然其性質尚未至於陳水扁那麼嚴重,但畢竟也與美國在他為台灣事務中所奉行的「一法三公報」的立場有抵觸,想來美國人的心情也不會很爽。

至於小道消息所傳的馬英九將會正式提出「撤導彈」的訴求,則看來確是有那麼一點影子,至少也將會以「回應」溫家寶日前在美國的「最終會實現撤除對台飛彈問題」的形式來表達,將倘有的「惡意」盡量降低。

因此,「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勛繼日前回應溫家寶的談話,聲稱大陸的基調差不多,長期以來都是如此,「大陸領導人願意務實面對此問題,台灣人民希望撤彈能盡快實現」之後,昨日他又在「陸委會」的每周記者例會上表示,「溫家寶提出對台撤飛彈說,這是馬上可以做的,希望大陸方面盡快撤飛彈,人民會檢驗。」表面上是回答記者的詢問,其實是要為馬英九的「雙十講話」鋪墊氣氛。

在兩岸簽署「ECFA」後,「撤導彈」確是成為兩岸間的熱門話題,但動機顯然不同。在大陸方面,顯然是要藉此來推動兩岸進行結束敵對狀態談判,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而在台灣,則是要以此來鞏固其沒有「一中」和「統一」作前提的兩岸關係,甚至不排除是明知大陸方面是以「撤導彈」作為開展兩岸政治對話的「開場曲」。而開展兩岸政治對話應是以「一中」為前提,但在台灣方面卻是只談「九二共識」的外殼卻不提其「一中」核心的情況下,等於是柔性阻擋兩岸政治對話,這就是台灣方面只顧經濟不談政治的底線內涵。

大陸在東南沿海部署的導彈,確實是懸掛在一些台灣人腦袋上的一把利劍。正因為如此,李登輝、陳水扁才不敢公然宣佈「台灣獨立」,但卻又幾乎每年都要公佈一次大陸「對準台灣的導彈」的數量,極力在島內營造「大陸就是要打台灣」的悲情。

馬英九就職後,雖然沒有再像其前任那樣,具體公佈大陸所部署導彈的數字,但卻仍是將「後撤導彈」作為訴求。當然,馬英九並沒有李登輝、陳水扁那樣煽動「悲情」,但卻表現出一副「委屈」狀:既然大陸方面宣稱導彈是針對「台獨」分裂勢力的,但馬英九不像李登輝、陳水扁那樣大搞「台獨」分裂活動,為何仍要繼續部署導彈,這豈非是對他的不信任,甚至是認定他有「獨台」傾向?

其實,無論是馬英九,還是李登輝、陳水扁,都陷入了兩個「盲區」:其一、後撤導彈並沒有實質意義。這是連台灣的軍人也有所認知的,軍方發言人虞盧祖就曾指出,「中共是否轉移對台部署的導彈,其實在軍事的層面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導彈的機動性很強,不到二十四小時又可回防。正因為如此,作為文人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也指出,以現階段大陸導彈的部署,是多面向、機動的,「你叫他後撤三百公里,他們現在的技術,都可以直接對飛行的導彈攔截,有些導彈的射程遠達八千公里,撤多少才有效?那只是代表一個象徵」。

其二、「後撤導彈」之說具有片面性。因為台灣方面所說的導彈,都是部署在陸地的,並未將海底潛艇包括在內。待倘真的要實施後撤時,才突然想起潛艇也可發射導彈,既此,撤不撤?如果撤,撤到哪裡,是撤到大陸的陸地上,還是撤到公海領域上去?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是後撤了導彈,台灣方面又將會提出甚麼新的要求?台灣學者吳東野就指出,所謂要大陸先撤導彈才談和平協議,這些都是借口,今後如果大陸撤除導彈,甚至銷毀導彈,下一步又會有人說大陸是「專制政權」,要開放黨禁、開放報禁才能談,簡單來說就是不想談。

吳東野之說,並非空穴來風。實際上,當年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台灣建議時,李登輝聲稱台灣較為富裕,大陸十分貧窮,兩岸經濟不對稱,因而只有待到大陸也富裕起來後才能談統一。但當大陸改革開放成績裴然,經濟發展直迫台灣之後,又有人說台灣已經實行「總統」直選式民主,而大陸則仍未建立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呈現不對稱,因而不能談統一。總之,老是有理由作為拒絕和談的藉口就是了。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