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蔡非傳統戰法均是為了取悅中間選民

與民進黨「很會選舉」的傳統戰法相比,民進黨提名的臺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和新北市長參選人蔡英文,在這次選舉活動中都採取了與民進黨傳統的競選宣傳方式不同的手段,不但是沒有使用過去那種最擅長的文宣手法,而且連出自同黨內但不同派系攻打自己對手的做法,也保持相當的警戒。由此,更增強了人們對二人並非在志在被鎖定在地方行政首長的位置,而是要籍著參加「五都」選舉並以「少輸為贏」的手法,志在「二零一二」大位的印象。而且,兩人這樣做的目的都很明顯,就是要努力取悅於中間選民。

就以蔡英文為例。一方面,雖然她的競選總部發言人鄭文燦曾出任過民進黨中央文宣部主任及「蘇內閣」的「新聞局長」,而且還是二零零四年「陳呂配」競選總部的發言人,按道理來說是較為熟悉民進黨的傳統競選文宣手法的。但到目前為止,蔡英文競選團隊仍然是堅持不插旗子、不派傳單,其美其名曰「環保選舉」,因而在臺北縣的幾個主要鎮級市,幾乎感受不到蔡英文要參選新北市長的氣氛。但另一方面,蔡英文卻又並未完全放鬆參選動作,而是每天堅持跑行程,拜訪各鄉、鎮、市,甚至連明知是國民黨的票倉也堅持進去與深藍選民握手打揖。似乎又是在告訴縣民,蔡英文有在積極進行選戰。

又如蘇貞昌,同樣也是不插旗子、不派傳單。雖然在一些主要街區裝置了畫面頗為溫馨的看板,但並沒有很突出自己,被畫面上的那位漂亮女模特搶盡了鋒頭。只是一些民進黨內親蘇貞昌的市議員參選人,在打出自己的參選旗號時,亮出了與蘇貞昌合影的照片,甚至沒有真的合照也要搞一幀合成的或是兩人分別拍但拼在「一起」的照片。蘇貞昌的競選口號以「讓臺北市超越臺北市」為主軸,但卻又沒有提出甚麼有「亮點」的政見,甚至是沒有對郝龍斌的施政「缺失」進行窮追猛打。最奇怪的是,屬於「謝長廷系統」的黨藉臺北市議員簡餘宴、莊瑞雄,起勁地掀起「花風暴」和攻打「新生北弊案」之時,蘇貞昌不但沒有隨之起舞,相反還為郝龍斌說了幾句好話。此情景更使人相信,謝長廷至少也是「謝系」人馬,要藉著打「花博會」及「新生北」的案子,將郝龍斌原來相對較高的民調看好度拉扯下來,以創造讓蘇貞昌能夠當選臺北市長的利基,迫使他必須遵守「若當選就做滿任期」的諾言,使到謝長廷屆時能減少一個再戰「二零一二」的對手。--須知道,在爭奪「二零零八」出線權的過程中,謝長廷與蘇貞昌是互相砍殺到見骨見血的,無比慘烈。曾經吃過大虧的蘇貞昌似是洞悉了這一切,因而將「謝系」的「打郝」之舉並不恭維,就是擔心會弄假成真。

但蘇貞昌同樣也在做「反間道」。前面所提到的鄭文燦,不但是在「蘇內閣」中深受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重用的愛將,而且也是「新潮流系」的中堅。蘇貞昌表面是「大公無私」,將其遣派去「支援」在臺北縣沒有班底的蔡英文,但實際上不無「派遺臥底」之意。同樣,蘇貞昌把當年自己在擔任臺北縣長時的副縣長,同樣也是「新潮流」幹將的林錫耀,以熟悉臺北縣縣情的理由,「支援」給蔡英文,作其競選團隊的總管,也不無肩負「潛伏」重任之意。

這就造成了台灣政壇上形成了「新潮流支持蔡英文」的認知。其實,「新潮流」中人更為看好蘇貞昌。但「新潮流」此舉究竟是愛蘇還是害蔡,仍很難預料,因為「新潮流」與台聯黨的仇口很深,而李登輝仍掌握著百分之四選民的動員能力。蘇貞昌如失去台聯黨的支持,在臺北市長選舉中當然是「正合何尺」;但在「總統」選舉中,可能就會造成雖爭取到若干中間選民的支持,但卻難以彌補這部份選票流失的損失的反效果。

「取悅中間選民」,這正是蘇貞昌為何會在臺北市長選舉中,打「非傳統選戰」的主要動機。撇開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只獲百分之三十九點三得票率的陳水扁,是依靠宋楚瑜、連戰分裂才獲「漁翁之利」不計,從二零零四年和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的情況看,中間選民的選票十分重要,其中二零零四年陳水扁之所以能夠突破民進黨傳統的四成基本盤,就是在李登輝的協助下,抓住了「台灣主體說」並將之偷渡為「台獨主體說」,取悅了大量的中間選民,「兩顆子彈」固也是致勝原因之一,但並非主要原因。而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謝長廷雖然輸選了,但仍能維護住民進黨的四成基本盤。馬英九之所以能獲勝,主要是靠打出「兩岸牌」和藉著「扁案」吸收到大量中間選民。同樣,較早前的「立委」選舉中的「區域裡及原住民立委」選舉部分,其實民進黨的得票率並不差,也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二,只不過是因為實行「一對一」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才讓得票率才高出十五個百分點(百分之五十三點五)的國民黨佔了一個大便宜。如果是實行以往因是複數名額故僅獲得百分之五選票就可當選一席「立委」的舊制的話,民進黨是不會只獲四分之一議席的。

因此,蘇貞昌在參加臺北市長選舉的過程中,不但是給臺北市的選民,而且更是要給全台灣的選民留下一個可以為中間選民所接受的印象,於是打的是不同於民進黨傳統戰法的「非傳統選戰」。如果在民進黨的「總統」初選中,這種方式也能得到黨內的支持,他的「出線」機會就將能超過蔡英文、謝長廷,而且在正式開打時,與馬英九也可有一搏。

因此,當民進黨全黨都在起勁地反「ECFA」時,唯有蘇貞昌不參加這個「大合唱」。當郝龍斌為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等大陸機場直接對飛大唱讚歌時,曾在「行政院長」任內,主張遷移松山機場的蘇貞昌,竟然不再堅持自己當年的立場。因為他深知,這兩個議題,都已得到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支持,他如反對,就達不到取悅中間選民的目的。

在取悅中間選民方面,蔡英文可說是「後知後覺」。最近藉著接受《蘋果日報》專訪之機,大談如民進黨能再次執政,必會延續 「前朝」的兩岸政策,也不會「橫柴入灶」地反「ECFA」。看來。蔡英文是驚覺了自己曾追打「ECFA」的做法已經導致流失中間選民,於是來了個「華麗轉彎」。但因這個彎轉得也太急了,因而予人不夠真實的感覺。為此,就有人重提其曾協助李登輝研擬「兩國論」的往績,也有人揭發她居然反駁陳水扁有意承認「九二共識」及阻擋「恢復國統會」的劣跡,因而效果適得其反,被人認為是「兩面派」。

倒是蘇貞昌,過去在地方官位置上,只是全力經營地方行政,沒有機會就統獨問題發表意見,因而至少是不會是被認為是「獨派」;在「行政院長」任內,主持「經續會會」,頂住台聯黨代表主要包括現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的壓力,堅持取消百分之四十上限及開放八吋晶元登陸,因而樹立了民進黨內兩岸經貿關係「促進派」的印象。

看來,蘇貞昌、蔡英文的「非傳統作戰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取悅中間選民。但在人們的認知中,似是蘇貞昌稍佔上風。不過,「蘇系」子弟兵卻有點擔心,這樣做將會難以激發自己陣營的選民出來投票,故其效果如何尚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