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雙十講話比預料中有所降溫收斂

馬英九於前年五月二十日宣誓就職後,已渡過了三個「雙十節」。前兩個「雙十節」,過得並不寬心。其中頭一個「雙十節」,因為受到島內外、黨內外種種不利因素的制肘,其民意支持度一直從高峰直直落,因而並未能像陳水扁上台的第一個「雙十節」那樣,過得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第二個「雙十節」,因遭遇「莫拉克」巨災,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全島上下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馬政府的管治威信已是跌到谷底,馬英九索性宣佈取消「雙十慶典」,將節省下來的經費撥給災區作重建費用。

接下來,馬英九的第一個「總統」任內,就只剩下兩個「雙十節」了。而且,第四個「雙十節」還是「建國百年」的「雙十節」,馬英九已決定舉辦系列大型活動以作慶祝。因此,恰逢「建國百年」的「雙十節」固然是必須隆重慶祝,而在此之前的一個「雙十節」也即是昨日,也必須為此作鋪墊氣氛,不能不舉辦慶典。因此,雖然今年也遭遇「凡亞比」風水災襲擊,但畢竟災情沒有去年「莫拉克」那麼嚴重,而且「五都」選舉在即,要想不輸人就不能輸勢。因此,這個「慶典」,必辦無疑。

可以說,昨日這個「雙十節」,馬英九還是比較寬心的,比前兩個「雙十節」的處境要好得多了。其中,既有國民黨之黨機器已全然掌握在他這位黨主席的手中,前幾天「立法院」對他所提名的「司法院」正副院長行使同意權,獲得國民黨團全力協助,順利過關,不若兩年前他所提名的「監察院」和「考試院」人選那樣竟然遭到國民黨團的「狙擊」,也有國民黨的「五都」選情有所回升,他本人的民意支持度也有回升跡象。更值得馬英九寬心的是,正如他在「國慶大會」上致詞時所列舉的例子和數字那樣,今年以來台灣島內各方面的政績都不錯,尤其是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高達百分之八點二四,在亞洲名列前茅;今年上半年台灣GDP已經超過二零零八年同期,也就是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顯示台灣景氣在衰退一年多之後,開始強勁復甦。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今年五月公布「二零一零世界競爭力」報告,在五十八個受評比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排名第八,比去年進步十五名,這是十六年來台灣表現最好的一年,更是陳水扁執政八年來並未有過的好成績。

馬英九當然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與他上任後,貫徹執行「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達成的各項共識,堅持「九二共識」,恢復海峽兩岸會談,才能得來的。因此,馬英九在昨日的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佔了不少篇幅,並排在較前的位置,並成為其繼續獲取政績的資本。為此,他不但是高度讚揚了兩岸簽署「ECFA」協議的意義,也以舉出台灣從「ECFA」協議中所獲得的「紅利」,來間接反駁民進黨的抹黑。當然,已經受到政壇多年磨練的馬英九,也不會笨到會讓其對手抓到「政治分化」的把柄,因而實行「賣大包」,連說「台灣經濟的好轉是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民進黨也有份,並聲稱「在社會、環境、教育與司法方面,政府還有不小改進的空間,還需要虛心聆聽人民的聲音,不斷策勵改進」,還發誓「一定堅持改革,勇往直前,不負全民所託」,這就比當年的陳水扁要謙遜及有誠意得多了。

在事前,由於發生了「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訪問美國時,發表了一些與「九二共識」以至是「一中憲法」精神相悖的談話內容,有人認為她是說出了馬英九不方便說的話,並在美國人面前進行試探,故而猜測馬英九在「雙十講話」中,會正式提到要求對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以至是「撤銷《反分裂國家法》」。尤其是在溫家寶在美國也表達了「最終會實現撤除對台飛彈問題」的善意後,馬英九也將會在「雙十講話」的形式,正式向對岸提出「後撤導彈」的訴求。另外,就在「雙十節」前夕,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馬英九稱為此發表了祝賀講話,民進黨更是起哄,要馬英九在「雙十講話」中呼籲北京釋放劉曉波。

然而,馬英九昨日不但隻字不提劉曉波,以馬英九的「人權觀」,已屬難能可貴,這就難怪民進黨人大為失望,甚至是破口大罵,而且即使是有說到「撤除導彈」,語氣也是偏弱,只是以正面回應大陸方面有關言論的方式表達,而「希望早日實行」,似是既要提出此願景,又無意挑釁北京。實際上,所謂「後撤導彈」之說,是陷入了兩個「盲區」:其一、後撤導彈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導彈的機動性很強,不到二十四小時又可回防。其二、「後撤導彈」之說具有片面性,因為台灣方面所說的導彈,都是部署在陸地的,並未將海底潛艇包括在內;待倘真的要實施後撤時,才突然想起潛艇也可發射導彈,既此,撤不撤?如果撤,撤到哪裡,是撤到大陸的陸地上,還是撤到公海領域上去?

至於「中華民國」的定位,則是「在現階段兩岸之間,在法理上不可能『相互承認』」,似是打消了要求北京「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的念頭,卻又以「但應以務實的態度,做到彼此在事實上『互不否認』」,來繼續偷渡「中華民國在台灣」。不過,這總是較為趨近「九二共識」的精神,比實牙實齒地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要務實得多。

但馬英九也有不夠現實的地方,他說「台灣安全不能全希望於兩岸關係的改善」,因此還要向外購買武器。這明顯是為了拉住已有所有所不耐煩的美國的關係,也是為了應對年底「五都」選舉,避免國民黨被扣上「傾中賣台」的帽子。但他當然知道這番話將會避免刺激北京敏感的神經,因而又緊接著作了兜補,表態「我們也將持續加強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的深度交流,累積互信,化解歧見,以維繫台海持久和平」,試圖來個「各方面討好」。

馬英九在「雙十講話」中把改革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並反駁「改革會得罪既得利益,失去選票」的說法。這顯然是針對去年底今年初的幾場小型選舉中,國民黨為了改革黨務而遇到地方派系反制而致敗選的說法。但馬英九仍然信心滿滿地要堅持改革,顯然是就改革對「二零一二」的利弊影響有其所評估。實際上,許多人都認為,在關係到政權和台海局勢的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中,由於是最高層次的選舉,地方勢力的作用必會消失,再加上泛藍陣營擔心會重過那八年的苦日子,故即使是對馬英九有不滿意見,也將會顧全大局,含淚投票。何況,有「ECFA」的加持,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目前民進黨內任何一位「天王」都恐怕不是馬英九的對手。也正因為馬英九只能再選「二零一二」,此後就將由其他人「接力」,而「接力者」的實力如何,尚未得知,馬英九就必須在自己的任期內,抓緊改革,掃清障礙,為未來「接棒人」創造良好的爭取勝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