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文傑參選市議員看蘇貞昌政治佈局

民進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前首席副執行長梁文傑的台北市議員競選總部,於上周六晚正式成立。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台南市長候選人賴清德,都前往為梁文傑站台,並推薦梁文傑是民進黨長期栽培的政策專家,曾撰寫《台灣前途決議文》、《公民投票法(考案)》等,對台灣民主貢獻良多,因而呼籲鄉親支持梁文傑,使他能為綠營在中山、大同選區拿下拼過半的關鍵席次。

曾長期作為民進黨重要幕僚和「文膽」的梁文傑,今次是首次直接參加公職選舉,接受民主的洗禮。因此,他的參選文宣就是主打「在民進黨力圖振衰起蔽,向新世紀邁進時,梁文傑是最適合的人才;讓梁文傑從幕後走向台前,繼續為台灣的主權和民主打拼」。但可能是他過去長期是做幕後的幕僚工作,極少站到前台,選民認識他的不多,為保險起見,故而選擇了民進黨在台北市的「大本營」之一--中山、大同區參選,祈求這位「民進黨提名唯一新人」能首戰告捷。

梁文傑是「新潮流系」的重要成員。民進黨「全代會」作出「解散派系」的決議後,「新潮流系」為了繼續凝聚流員,仿照當年出版《新潮流》雜誌的辦法,出版《新台灣》雙月刊及經營「新社會智庫」,「新潮流」對這位「幕僚世代」壓重擔子,向他分別委以為執行長和總編輯的重任。由於他與「新潮流」的極深淵源,故與「新潮流」關係密切的蘇貞昌,及「新潮流系」另一要員賴清德,都在前晚為他站台。但奇怪的是,「新潮流」的大老級人物,而且在梁文傑參選文宣品中突出的陳菊,及也與「新潮流」關係密切的蔡英文,不知為何沒有現身。

如果說,蔡英文在排除了「另有行程」的原因,前晚沒有為梁文傑站台,還可以理解為「蘇蔡二零一二情結」在作怪的話,那麼,陳菊的沒有現身,則是令人令人不得其解了。實際上,梁文傑是極為尊重陳菊的,因而在他的文宣品中,只是採用了民進黨提名的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和工學碩士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的照片,並刊出了分別由蘇貞昌、陳菊簽名的推薦文。而對黨主席蔡英文,只是用一句「蔡英文學弟」來處理(蔡英文和梁文傑的博士學位,都是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取得)。即使同屬「新潮流」的台南市長候選人,並專程北上為他站台的賴清德,更是在文選品中享受不到這種「盛譽」。這可見梁文傑「尊菊」的程度之深。

梁文傑是陳菊參選高雄市長的重要幕僚,出任陳菊競選總部文宣部主任。當年陳菊參選高雄市長時,「新潮流」大舉南下協助陳菊。這除了是要在黨內初選中戰勝陳水扁本來屬意的陳其邁及謝長廷屬意的葉菊蘭之外,更重要的是,「新潮流」要在南台灣建立根據地,與高雄縣的楊秋興、屏東縣的曹啟鴻、台南縣的蘇煥智,組成「新系大本營」,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保住民進黨的「中央執政權」;倘民進黨二零零八年敗選,則是重奪「中央執政權」的戰略佈局。

陳菊當選後論功行賞,委任梁文傑為市政府顧問兼駐台北辦公室主任,利用他與當時出任「行政院長」蘇貞昌關係密切的政治資源,向「中央」要預算經費。當時高雄市政府可說是「新潮流」的天下,梁文傑等人因而也被稱為「高雄四人幫」之一。因此,陳菊前晚未有出席他的造勢晚會,真是令人納悶。

至於蘇貞昌的到場,是理所當然。因為梁文傑的參選,就是蘇貞昌佈局的「棋子」。因此,在梁文傑總部門外豎起的大看板,就是蘇貞昌,沒有蔡英文。這當然是可以既然梁文傑選的台北市議員,就需要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來發揮「母雞帶小雞」作用來做解釋,但其實還更有一層深意,就是蘇貞昌的佈局:倘蘇貞昌當選台北市長,梁文傑也當選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就在台北市議會內為「蘇市長」「保駕護航」,就象當年蘇貞昌在出任「行政院長」和民進黨主席時,梁文傑都是其重要幕僚那樣。倘蘇貞昌敗選,改為向「二零一二」進軍,梁文傑就將象二零零年陳水扁參選「總統」,他是其競選總部的文稿小組成員,二零零四年陳水扁參選「總統」爭取連任時,他更是其競選總部的政策協調部主任那樣,為蘇貞昌衝鋒陷陣。倘若蘇貞昌真的勝選,梁文傑就將是「蘇內閣」的重要成員,弼輔蘇貞昌施政。既然如此,正與蘇貞昌暗中為「二零一二」角力的蔡英文,就不會為梁文傑站台了。何況,蔡英文任黨主席後,一直沒有好好使用梁文傑。

既然蘇貞昌最終的戰略意圖是要讓梁文傑擔當重任,為何又要他參選市議員?這其中有甚麽奧妙之處?表面上看,市議員確實只是芝蔴綠豆般的公職,所關注的是地方事務,未免「小材大用」。但按民進黨的傳統,要擔當大任者,必須曾接受民主「洗禮」。一個從未參加過公職選舉的人,在民進黨內是難以受到重用的,只能夠充任幕僚。這也是當年蘇貞昌在出任「行政院長」時,想將梁文傑調到「行政院」出任重要官職,但被民進黨中央表面上是「中央總部仍然借重他」,實質上卻是認為他未有參加過公職選舉,而不願「放人」的「罩門」所在。因此,梁文傑的「降格」參選,正是蘇貞昌的「二零一二佈局」,並要提前修補「參選公職」這門「課」。

其實,梁文傑的課業不賴。他在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就是《馬克思的歷史哲學》。而他的博士課程,則是前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攻讀國際關係專業,,博士論文是對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因為當時正當他為博士論文開題時,正好北京頒佈《反分裂國家法》,而他也是「國安會」反制《反分裂國家法》的應對組成員,因而選擇了這個「新鮮熱辣」的議題。為此,他還曾到過大陸作「田野調查」,訪問大陸的台灣問題專家,也曾對包括筆者在內的港澳朋友作了訪談,因而其論文羅列了海峽兩岸四地的觀點,不至於專側一邊。

其實,同期利用「新鮮熱辣」事件作博士論文的,還有曾任民進黨文宣部副主任,當時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的余莓莓。她在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修讀的博士課程,其論文是分析連戰、宋楚瑜「登陸」前後的政治態勢變化,後以《破冰與決堤--國共擴大接觸對兩岸關係的衝擊》為書名正式出版,書中也引述了她對筆者的訪談內容,及敘述了曾任陳水扁國會辦公室主任、現任「陳水扁卸任總統辦公室主任」的陳淞山,在到福建漳州詔安縣陳水扁的老家複印了陳氏家譜,並在廈門會見孫亞夫後,經過澳門,由筆者陪同拜會中聯辦台務部長劉剛奇、副部長唐建,及海協會澳門辦事處主任張曉布、副主任袁祖德,促成了陳水扁發表「邀請江澤民前來大膽喝茶」言論的經過。

梁文傑是外省人——「大陳義胞」的後代。他的父祖輩和兄弟,全部都是國民黨支持者,只有他加入了民進黨,因而在家中是個異數。他還在研究生時,就為陳其邁助選,並在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兼職任研究員。畢業後任林濁水「立委」辦公室主任,並參與「新潮流系」的政策制訂。一九九八年,他參與主辦民進黨「中國政策大辯論」,提出「強本西進」的主張,翌年參與起草《台灣前途決議文》,推動民進黨轉型。民進黨執政後,曾任「總統府」「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兩岸關係組成員,起草民進黨《經濟發展策略決議文》。在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任內,撰寫《公投法》草案;在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中,為陳水扁撰寫兩道「和平公投」的文字稿。他的統獨觀,是希望以「兩德模式」來解決兩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