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如何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劉紹滿

本澳居民的社會福利保障在回歸十三年來發生巨大的變化,也令到周邊地區居民羡慕不己,可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居民的需求亦是與時俱進, 居民日常面對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住屋保障、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問題,日益呈現於世,並且市民對這些的要求不時地提升。雖然政府當局在近年來不斷推出很多福利或社會保障政策,但是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及社會環境的變遷,仍然還有提升之餘,相信只有做好“民生之本,公平之器,和諧之基,穩定之策”的社會保障制度,必將有助於實現本澳社會的和諧發展,居民的安居樂業,建立一個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將是本澳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方向。

本澳自回歸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一直擴展,社會福利越來越多。更是可以講,澳門人是幸福的。這個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55萬的小城,不僅是世界休閒娛樂中心,還有世界少見高福利。特別在本澳回歸祖國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在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民生福利政策,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提升各項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水準。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根據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狀況,全面檢討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符合澳門特點及與澳門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因年老、殘疾、失業及患病等不能工作的澳門居民得到有效保障。例如,推行15年免費教育;近乎全免的公費醫療;養老金及殘疾撫恤金方面,回歸前是1100元,今年已經達2000元。今年還新增多項福利政策,正式實施新《社會保障制度》,拉開全民受保的序幕。同時,本年度施政報告中的其他民生措施,更是以人為本,情暖民心。當中包括向每個合資格居民的中央儲蓄制度戶口額外注資6000元,並享有一次性啟動款項金額1萬元。此外,養老金和公屋補助額度明年都將調升。澳門人將少向政府交納約14.7億元的稅,其中包括全體就業居民職業稅減收25%,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及銀行手續印花稅;各商戶免納看板照稅,各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等。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澳門學生,本年將獲得政府發放的2000元津貼;中、小學生及幼兒學生,也將分獲1700元及1500元。年滿15歲的澳門居民,可以參加政府的“持續進修發展計畫”,每人可獲5000元的進修資助。此外,居民還將獲得500元醫療券,每戶每月獲得180元電費補貼等。另外,“居有其所,安居樂業”是政府推行的房屋政策。在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持續以利息津貼幫助了幾千戶家庭上樓;2005年起複建公屋,並承諾在本年底建成“萬九公屋”。 今年政府根據預算已向社保基金撥款四十億元,預計今年博彩收益仍然理想,初步計劃二○一三、一四年可再注資一百億。

可是,較早前就有社團推出一項「澳門居民幸福指數2011研究」結果顯示,去年受訪者整體幸福感稍有下降,居民的幸福感比2010年相差0.11分,與香港相比,相差2.1分。研究報告提出繼續改善居住條件,適度放寬入息上限,加大力度開發人力資源、增強在職人士的幸福感等五個建議提升本澳居民的幸福指數。調查還顯示,影響受訪者評價主觀幸福感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居住環境滿意度、家庭經濟狀況滿意度、與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滿意度、個人經濟狀況滿意度以及對目前工作滿意度。同時,對無論在歷史、地理、人口、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都與澳門很形似的香港進行調查對比,發現本澳居民總體加權平均價值為6.92分,換算百分制為69.2分,與香港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所公佈2011年「香港快樂指數」71.3分相差2.1分。相距去年相差0.2分,今年香港澳門兩地的幸福指數差距拉大。有團體則希望特區政府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作為施政的重要目標,建立相關指標體系和制定「幸福政策」,並定期公佈有關數據。繼續改善居住條件,適度放寬入息上限。目前澳門出現了一批「夾心階層」,他們既不如上層社會人士般享有巨大財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對大的社會福利保障。期待特區政府能審時度勢,實事求是,適度放寬公共房屋申請的入息上限,改善居民的居住及生活條件,提高居民的綜合滿意度和幸福感。因此,面對社會不斷發展,居民對社會保障的需求亦是不斷提升。

眾所周知,“老有所養”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之一,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養老機制都經歷了由個人承擔向社會負責的發展過程,澳門也不例外。20世紀80年代,澳門開始建設供款式社會保障機制,通過第84/89/M號法令和58/93/M號法令規定澳門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了對處於疾病、失業、年老及殘廢等狀況中勞工的救濟及援助模式。回歸後,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優化,特區政府調整了社會保障的基本理念和價值目標,主要是按照全面保障的觀念將社會保障關注的物件從雇員擴展到全體澳門居民,建立了雙層社會保障制度。

可是,就有學者指出,澳門社會公民權發展程度仍然是偏低水準,現存的社會政策未能大幅度減少社會分層化之現象,因此他認為澳門的社會政策是促進式“生產主義”福利模式。該學者還提到:“澳門政府以自由市場為主導的資本主義,把社會政策從屬於經濟政策,在制定社會政策時奉行持守‘有限度幹預’之方針。故此,只有那些社會投資功能和能夠加強社會團結及社會奮發精神的政策,澳門政府才願意投放較龐大的資源。在提供社會福利方面,政府、私人體系、市場及家庭在各社會政策範疇中分別扮演了不同的主要角色,而政府在個別範疇中又較為積極的介入;但宏觀而言它的角色是較為有限。”可見,傳統的觀點一直認為,在澳門社會政策模式中,政府的責任是有限的,而這一點正是東亞社會政策模式的核心所在。

我們也知道特區政府一直是秉持平等、效率、互助和參與四大原則,積極地與民間社會團體合作,重點扶持弱勢社群,促進社區及家庭功能發揮。特區政府增設了多個新的服務項目及設施,開展結合預防和治療功能的社會服務,並加強市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調整和優化服務模式。協助社會上陷於困境的個人、家庭和一些弱勢群體,使其恢復社會功能、提升生活能力,積極發揮社會安全網的功能。為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特區政府從2008年開始至今已經向所有的澳門居民推出四次現金分享計劃,幫助居民對抗金融危機以及物價上漲的影響,集中體現了特區政府還富於民、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可見,回歸以來,澳門的社會福利出現了“大躍進”的趨勢。政府加大了在社會福利政策中的責任,提供了包括十五年免費教育、現金分享計劃等在內的各種普及型福利。這種“福利躍進”態勢使得人們一方面擔心政府是否可以維持社會福利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人們思考澳門是否已經從東亞國家的社會政策模式走向糅合“東亞社會政策模式”和“普及型福利”色彩的“混合型模式”。對此,有學者指出,澳門社會福利體制中已經呈現“混合型”的特點,從澳門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社會政策發展趨勢看,不僅僅是維持了東亞福利體制的特點,而且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開始強化了現代福利國家普遍主義特點,這種趨勢顯然會使澳門福利體制的特點更具混合型和多面向的特點。

其實,本澳已經有豐厚的財政基礎,是時候有條件為居民增加更多的社會福利或社會保障,歐美地區一些國家的做法亦是值得借鑒的。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歷來是中國人移民的熱門目的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三國的高福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同屬英聯邦國家,社會福利制度大同小異,奉行多種津貼補助,而美國社會福利保障面也很寬,都是世界上社會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的社會福利制度以穩定、完善、優越著稱,其公費醫療制度、家庭輔助金、退休養老金、失業津貼、損傷輔助、社會救濟金等都是具有優良品質的福利制度,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說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新移民到達加拿大後必須要辦的事是申請社會保險號,這個九位數的號碼是工作、付稅、使用政府各項服務、申請銀行戶頭等的身份代碼。作為加拿大的永久居民,可以享受加拿大免費的醫療,未滿18歲的孩子可以享受兒童家庭津貼(牛奶金)、兒童托養費減免等福利;老人可以享受老人退休金、老人保障金(養老金)等福利;失業人員可以享受失業保險金、社會救濟金等。

同時,筆者也認同,在福利問題上,即使特區政府有著強大的財政儲備,但在福利擴張問題上必須是積極而謹慎的,需要確立一個“強大而有限的政府”的角色定位,循序漸進地提升各項民生福利水準,同時理順當前各項社會福利措施的關係,推進民生福利的規範化和制度化,為民生福利制度的長遠安排確立基礎。在民生福利政策中,政府不能停留在簡單的派錢措施,而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制度設計,提供長遠規劃的社會保障體系。或者正如學者所指出的,東亞國家和地區並沒有把福利視為權利或社會正義的社會目標,其社會政策和社會福利的取向主要是回應重大社會的變遷。諸如勞工福利、住房、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帶有隨意性。其實,“雙層式社會保障”是政府借鑒相關地區經驗,回應居民訴求,根據特區實際情況提出的制度設計,就目前來看,雙層社會保障的制度設計仍需進一步細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