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2014年兩岸關係會更好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22日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時應詢對記者表示,2014年兩岸關係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明年會更好。

有記者問,不久前兩岸媒體評出2013年兩岸關係的代表性漢字是“進”字,張主任有何評價?張志軍說,2013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推選的“進”字高票當選,這非常客觀表明瞭2013年兩岸關係的進展。

展望明年的兩岸關係,張志軍表示:“明年會更好。”他說,今天是12月22日,如果以火箭倒數最後十天來看,今天就可以啟動倒計時。明年兩岸關係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無論是雙方政治互信增長、兩岸經貿關係推進、人員往來交流等各方面都會有一個新的提升。也希望兩岸媒體為此共同努力,多報道兩岸關係發展的積極面和客觀事實,進一步提升兩岸同胞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的信心。

在回答有關雙方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何時實現互訪的問題時,張志軍回顧了今年10月他和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鬱琦見面寒暄的過程。

張志軍說:“當時我說去年兩岸交流人數總數大概達到800萬人次,但惟獨我們兩位主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不交往,這不太好吧,我們兩個人也應該多走動一下,畢竟要了解雙方的社情民意,要多接地氣。所以我們達成共識,兩人之間應該進行互訪,兩個機構之間應建立常態化交流溝通機制。”張志軍還表示,雙方互訪之事目前還在規劃中。

俞正聲會見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代表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22日在北京會見了出席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的代表。

俞正聲充分肯定兩岸新聞交流取得的成績以及兩岸媒體為推動兩岸關係改善發展、增進兩岸民眾相互了解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的共同願望,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是兩岸民眾的共同認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願。這就是兩岸媒體交往的基礎。

俞正聲希望兩岸媒體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善盡社會責任。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多報道兩岸交流合作的客觀情況;以民族感情為基礎,多營造“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鼓舞人心為使命,多聚積兩岸同胞攜手團結、致力民族復興的正能量。

兩岸媒體6倡議 合組聯誼會

【中央社台北22日電】2013年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今天下午在北京閉幕,發表6項倡議,內容除再度希望儘快實現兩岸媒體開放常駐機構外,並倡議推動成立「兩岸媒體聯誼會」,作為兩岸媒體交流的高端平台。

新華社報導,這6項針對兩岸媒體的倡議包括:應在兩岸間廣泛傳播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尊重包容的理念;應秉持真實、準確、全面、客觀的新聞傳播原則傳遞兩岸訊息;應加強交流合作、互補互利。

倡議還包括:應繼續推動兩岸新聞交流正常化,儘快實現兩岸新聞媒體開放常駐機構;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化資源互補;以「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為依託,推動成立「兩岸媒體聯誼會」,打造兩岸媒體交流的高端平台,促進兩岸媒體交流常態化、機制化。

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共有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等兩岸媒體與新媒體代表及專家學者出席,並就上述倡議達成共識。

洪奇昌:台滬合作關係經濟發展

【中央社上海22日電】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今天表示,台灣與大陸產業互動從垂直整合轉向水平競爭,未來如何運用上海自貿區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深化產業合作,關係各自的經濟發展。

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在民主進步黨主政期間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的洪奇昌於會上致詞時,發表上述看法。

洪奇昌會後受訪時進一步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幫助不如外界預期,這除受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外,也有台灣自身產業結構沒有調整的問題。

過去民進黨執政8年,他認為,藍綠雙方都需負起責任,坐下來好好構思,台灣產業下一步到底要什麼?

至於上海自貿區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深化合作,洪奇昌認為難度不小。他說,上海自貿區是大陸具國家戰略高度的試驗,面向世界;而中國大陸面臨經濟成長動能減緩,台灣高度依賴這個市場,受波動會顯得更明顯。

他指出,台灣需要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更具創新的產業,或許可思考北歐發展模式,而不是仍選擇走過去較簡便快速、為世界品牌代工的路。尤其大陸也積極走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兩岸產業已從垂直整合走向水平競爭,台灣需正視現狀。

上海市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文輝表示,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先前訪問台灣時,上海自貿區的相關人員也一同前往,學習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我們也在學習台灣」。他認為兩個經濟區對接合作,能帶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他說,正研究如何在上海自貿區中,加大對台灣企業的吸引力,頒布進一步相關優惠措施,未來負面清單還有2014年版本,預計會越來越短,走向更開放。

截至12月3日,已有9家台資企業在自貿區註冊,投資金額306.97萬美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指出,兩岸交流各方面都進入越來越高的新門檻,下一步要怎麼突破,是兩岸關係未來20、30年發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