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的聖誕老外看不懂

2012年12月24日晚上,北京王府井教堂前的小廣場上人山人海,教堂還沒有開門,人們三五成群地擺著姿勢和高大的聖誕樹合影。廣場中央有兩個50歲左右的婦女,在分發講述聖誕節歷史的傳單。一名凍得直跺腳的男子排在等待教堂開門的隊伍裏,他接過傳單看了看,問身邊的女伴:“耶和華是誰?”

據統計,在中國,70%慶祝聖誕節的人年齡在38周歲以下。這個節日最初由傳教士引入中國,曾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基督徒和精英階層。新中國成立後,這個節日只是學者論文上的一個學術名詞。改革開放之後,它才逐漸復活。

從12月24日到26日,《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馬克思•費舍連續寫了3篇文章,“吐槽”他在中國過聖誕節遭遇的困惑。

“在中國,聖誕節還很‘年輕’,但就像其他那些被中國吸收並且內化為自身傳統的節日一樣,聖誕節已發展出了中國個性。”費舍說。

對於他這樣過著聖誕節的長大的“外國旁觀者”來說,中國聖誕節光鮮熱鬧,卻也令人費解。

中國聖誕節“顛覆西方人價值觀”

12月24日晚上的北京氣溫只有零下15度,但街道上隨處可見去參加派對,或剛剛離開餐館的人群。平安夜寒冷的天氣也無法“打敗”人們如火的熱情。

商店張燈結綵,等待購物的人流湧入。大街上更是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費舍注意到,中國年輕人在聖誕節喜歡呼朋引伴出外玩樂,或者和情侶去吃浪漫晚餐。這份熱鬧讓費舍很驚奇。“中國的聖誕節更像情人節。”他寫道。

在西方,聖誕節是和家人一起度過的日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聖誕大餐,交換禮物。馬路上人煙稀少,店鋪都下板關門,幾乎是一年中街景最冷清的一天。

2010年,剛到牛津大學留學的中國男孩徐貝首次在異國過聖誕節,因為沒有經驗,不曾“囤積”糧食,雜貨鋪又不開門,只好依靠冰箱裏的兩個土豆熬過了3天,過了一個“悲催”的聖誕節。徐貝從此每年都會告誡剛來英國的學弟學妹:“英國的聖誕節和國內不一樣,牛津會唱‘空城計’,千萬事先做好儲備。”

走在中國的街上,費舍又看到了超越他理解範圍的景象:商場門前,街道兩邊有許多賣蘋果的人。這些蘋果用包裝紙包成禮物的樣子,有的上面還印上了聖誕老人的圖案。這些蘋果成為了平安夜的“專屬”禮物,還取了個唬人的英文名字,叫做“聖果”。因為蘋果的“蘋”和“平安夜”的“平”讀音相同,這份“有中國特色”的聖誕禮物隨處可見。

記者首次見識“聖果”,是在2005年的聖誕節。北大西南門外一位裹著頭巾,把自己包成了粽子狀的中年婦女蹲坐在小馬紮上,她面前的地攤上擺著十幾個裹著透明包裝紙的蘋果,在應急燈雪白的燈光下分外顯眼。她身後的箱子裏還堆著更多“裸體”的蘋果,和一摞廉價的包裝紙。

這些蘋果每個5元。大嬸振振有詞地說,“平安夜吃個蘋果保平安,送人蘋果是送平安。”然後以鄙夷的目光上下打量一番後,扔下一句話——“人家外國人都是這麼吃的,還是大學生呢,連這個都不知道。”

而許多商場在聖誕節期間都設計了化妝遊行,聖誕老人的遊行隊伍後面,跟著跑跳喧鬧的小朋友們,小朋友後面跟著舉著相機的家長。

“圍觀”了幾個遊行隊伍後,費舍的疑問又來了——在西方,跟在聖誕老人身後的,通常都是身著綠裝的小精靈。但在中國,這些小精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戴著犄角的年輕女孩。這些麋鹿妹妹一身紅裝,要不是頭上戴的犄角,還真看不出她們扮演的是什麼。在費舍眼中,這些不知是聖誕老人的“姐妹”還是“女友”的姑娘就夠奇怪了,幾個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一個遊行隊伍裏,則更是一幅“顛覆西方人價值觀”的古怪圖景。

最令費舍不解的是,中國聖誕老人為什麼總是在吹著薩克斯。無論是在張貼畫上、聖誕卡裏,或者是玩偶,聖誕老人都抱著個薩克斯。有的聖誕老人電動玩具還會隨著旋律扭屁股。這些吹薩克斯的聖誕老人都無一例外地戴著眼鏡,露出一副既懂音樂,又有學問的樣子。

費舍說,他詢問了許多外國人,大家都覺得這個“組合”不可思議。美國《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高海倫做了個大膽的猜測,“可能是因為薩克斯是典型的西方樂器,與聖誕老人一樣都來自西方。而且聖誕老人所到之處,總是會響起音樂,因此中國人就把這兩樣東西組合到一起了。”

費舍的疑問也引起了中國網友的興趣,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解釋是,聖誕老人是個很酷又有些浪漫的西方形象,與薩克斯傳達的意境相同。而費舍則認為,這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吹薩克斯的經典形象有點聯繫。有中國網友說,聖誕老人吹薩克斯很不錯了,“至少沒讓他拉二胡”。

“我們就是想在這天玩得開心”

英國廣播公司發現,慶祝聖誕節的中國人多數沒有宗教信仰。大部分人從來沒有讀過《聖經》,也不知道聖誕節對於基督徒的意義。“他們(中國人)互贈禮物,共品美酒,乾杯時用英文說聖誕快樂,但是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說。”

記者採訪了5名擁有碩士學位,英文流暢的“80後”,他們今年的聖誕節都在娛樂慶祝。當記者詢問他們聖誕節的來歷時,只有一個人能模糊地講出聖誕故事,卻將耶穌的降生地從馬廄“轉移”到了牛棚中。

在大約只有5%的人口是基督徒的中國,這個宗教節日為什麼這麼深入人心?費舍認為,是官方刻意淡化了聖誕節的宗教氣息,而將它“改造”成了一個文化事件。

費舍執著地認為,基督教不被官方“待見”,是因為太平天國的發起人洪秀全自稱是上帝的二兒子,並且將中國帶入了連年的戰爭當中。

高海倫說,“我從小在北京長大,上小學時就會哼《鈴兒響叮噹》,而且聽美國老師講過耶穌降生的故事。但對我來說,聖誕節仍然更像一個西方的文化現象而不是宗教活動。我也從沒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慶祝聖誕節,直到6年前我去美國留學,接觸了一些猶太學生,才知道聖誕節的宗教意味。”

在北京一家IT公司工作的王賽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我們就是想在這天玩得開心。西方節日在中國年輕人中比較流行,根本沒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無商業,不聖誕?

中國和西方的聖誕節即使有許多區別,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濃烈的商業氣氛。聖誕節在中國被裹上了一層商業化的“糖衣”。

美國《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稱,打開中國官媒《光明日報》,關於聖誕節促銷的廣告撲面而來。

每年從上一年的11月底,聖誕裝飾就逐漸出現在商業繁華地段了,商場聖誕樹上掛滿了彩燈,五顏六色的禮品盒子被堆在聖誕樹下。然而到了次年3月,仍能看到一些聖誕彩燈在小店鋪的窗口閃閃發光。有時甚至七八月份也會聽到個別商場和咖啡館裏,播放聖誕歌曲作為背景音樂。

為吸引客流,今年上海的一家購物廣場上近百名穿著聖誕老人服裝的男女,集體跳著“江南Style”。聖誕節當天的清晨,幾名打扮成聖誕老人模樣的小夥子,在北京一家飯館的開業典禮上敲鑼打鼓。“混搭”的效果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

英國廣播公司發現,中國的兒童對待這個節日也很“功利”。他們並不生活在對聖誕老人的幻想中,他們床邊不會掛襪子,不會為聖誕老人留下牛奶和餅乾。但他們已學會了向父母索要聖誕節禮物,在他們看來這個節日和生日、新年一樣,是向大人索要“好處”的機會。

中國最早報道聖誕節的是《人民日報》,在那篇題為《上海出現“春節冷、聖誕熱”現象》的報道中,提到了上海青年對舶來的聖誕節的萬般熱情,但對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感到無聊。文章最後說,“在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應當以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來引導求新欲望強烈的青年人,滿足他們越趨迫切的精神需求。”這篇報道登載於1989年2月18日的社會版。

(張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