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旋風」持續加強的背後

今年5~6月間,臺北市長柯文哲在為「兩岸一家親」道歉問題上(柯文哲曾在出席「雙城論壇」時認同「兩岸一家親」,後出於民進黨的選舉壓力,又在電臺節目中為「兩岸一家親」說法道歉)和柯綠分手箏件的影響下,其臺北市長選情的民調本來一度下跌,甚至被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小幅反超。但從7月開始,面對藍綠兩黨的夾擊,柯文哲的聲勢反而逆勢上揚,民調大幅提升,有支持者公開喊出「選總統」的期待,藍綠陣營也開始將其列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極•強假想敵」。「柯旋風」看來並不只是「一陣風」,其力量不可小覷,而其背後的原因及未來發展也值得深入探討。

柯文哲民調「逆風翻盤」

首先,柯文哲民調與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拉開距離。《美麗島電子報》7月12日民調昆示,若僅柯文哲、丁守中、姚文智三人角逐臺北市長,支持度分別為38.7%,30.5%、16.4%,柯文哲已超越丁守中8個百分點。7月24日,TVBS民丨周顯示柯文哲支援度為40%,丁守中為30%,姚文智為11%,柯文哲支持度已領先丁守中一成。《ETtoday新聞雲》7月31日民調顯示,柯文哲支援度高達42.4%,丁守中為30.9%,姚文智僅5.4%,柯文哲領先丁守中的優勢進一步拉大。

其次,柯文哲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民調完勝其他藍綠台面人物。除臺北市選情民調外,民調機構也開始將柯文哲納入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調。8月6日,《中時電子報》民調顯示,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蔡英文、朱立倫、柯文哲三人對陣下,蔡英文支持度為12.1%,朱立倫26.9°/。,柯文哲31.5%。民進黨若改由賴清德上場,賴清德獲15.4%民眾支持,朱立倫26.7%,柯文哲32%,柯文哲仍舊勝出。8月22日,「臺灣指標民調」顯示,在六位元知名政治人物中,柯文哲以32%支持度最被看好能贏得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其次是賴清德27.6%、朱立倫24.4%、馬英九21.2°/。,蔡英文則獲20.7%支持度,僅贏過吳敦義的11.1%。

「柯式動作」的強力助攻

為何柯文哲會出現如此強勢的「逆風翻盤」?

利用網路宣傳造勢。不久前,爆紅的《一日幕僚》影響跨越藍綠。

《一日幕僚》是臺灣網路節目《木曜4超玩》其中的一集,主持人邰智源化身柯文哲身邊的「幕僚」,將其一天的工作呈現出來。節目視頻上傳至Youtube,短短六天點擊率破600萬,成為臺灣觀看數排行第一的節目,至今點擊率已達1000萬。《一日幕僚》以詼諧、幽默又真實的方式,呈現了柯文哲辦公的行程及市政情況,邰智源在片中當而質問柯文哲「為何要為兩岸一家親道歉」,邰柯間「超有梗」的對話層出不窮;對於一些需要改進的市政,如「龍山寺地下街」片段等也沒有被剪掉,讓該片不同於一般的政令宣導而成為一部「真人實境紀錄片」,精准打中觀眾的心。在網路論壇PTT上有出生在深綠與深藍家庭的「鄉民」,表示自己的長輩都耐心看完整個影片,可見《一日幕僚》影響已橫跨藍綠,其話題效應不斷外溢至傳統媒體,成功引領數周的風潮。

用Yourator海選競選團隊廣納數字產業人才。從7月14日起,柯文哲競選辦公室開始海選面試招募團隊成員,柯辦最終選擇通過新創征才平台Yourator招募人才。之所以選擇Yourator,—是為了打造不一樣的選舉風格,符合柯文哲推動的開放政策;二是與現有平臺合作比自己架設海選網站更省錢;三是與新創企業保持良好關係的Yourator善於發現數字產業人才。Yourator創辦人陳秋瑜認為,除小編之外,發言人就是PR(公關)、文宣就是內容,數位產業人才在選戰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柯辦表示,《一日蒜僚》播出前僅收到履歷900多份,播出後暴增至1839份,目前已選出6個職位共13人組成競選團隊。

眾籌競選經費9小時內達標空前絕後。7月25日,柯文哲募集競選經費的眾籌網站於中午12點上線,募款目標1310萬元(新臺幣,下同),結果網站一度因流量過大當機3.5小時,最終短短9小時內就達標。柯辦隨後公佈,共有24338筆捐款,總金額達4093萬元。而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當時的候選人蔡英文花費90多天,才通過小額募款募得7500多萬,其中還包含了營利亊業、政黨及人民團體捐贈。而柯文哲只用了半天,就超越了2016年蔡英文花費90多天募款金額的一半,這樣的人氣與支持度,不得不說十分驚人。更有網友直言,「柯P這波一日募款術,真的是把臺灣所有藍綠政客都給打醒了!」

舉辦簽書會、見面會「造勢」。

8月4日,柯文哲在台南舉辦首場《光榮城市》簽書會,350個名額一小時內索取一空,還有支持者舉起「請讓台南人有機會投您」的牌子,挑明希望柯文哲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隨後的台中、臺北場也空前火爆,顯示柯粉已是遍佈全台。8月18日,柯文哲舉辦首場競選活動「Team KPLet’sGO」,場景打造像粉絲見面會,全場喝采不斷。柯文哲當天的演講用「泛指」的方式把傳統藍綠政客全踩在腳下,將其變成一場激勵人心的Ted演講加強版。兩天後演講全紀錄上線,立刻獲40萬次以上觀看,逾萬次分享。

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柯文哲能夠在藍綠政黨的夾擊下,民調不降反升、甚至威脅到有意競逐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藍綠台而人物,除了臺北市特殊的地位和選民情況外,也跟目前臺灣社會民意正發生的深刻變化有關。

一是島內民眾厭惡藍綠、「無色覺醒」是柯文哲高人氣的深層原因。近年來,島內民眾對藍綠政黨愈發厭惡,「不支持特定政黨」的民意持續升高。《天下雜誌》年初調查有高達72%的民眾「不支持」或「沒有特定政黨傾向」;臺灣政大選研中心自1992年起的追蹤調查顯示,2016年藍綠兩黨的支持度合計首次跌破半數。《屮時電子報》民調也顯示,有60.7%民眾希望臺灣能形成超越藍綠的「第三力量」。柯文哲現象的出現,反映的正是臺灣政黨政治的衰敗,呈現了民眾對藍綠兩黨的失望。嚴格而論,柯文哲過去三年多在市長任內的表現稱不上耀眼,但是,柯文哲靠著不羈的行事風格展現其個人魅力,從微小施政中營造關懷形象,甚至借跟民進黨當局唱反調以凸顯自己的特立獨行,使得他的媒體能見度遠遠超過其他政治人物。柯文哲被民進黨撕掉「綠營盟友」的標籤後,愈挫愈勇,反而確立了他「超越藍綠」的形象。在令人窒息的民進黨治理和難以寄望的國民黨改革之外,沒有政黨羈絆的柯文哲反而成為「無色覺醒」的代表,「柯粉現象」應運而生。

二是柯文哲任用年輕團隊,檀於網路社群經營。據統計,臺北市30歲以下選民約有30萬人,其中超過14萬人為首投族。擅打「網路戰」的柯文哲,能夠利用一切網路媒體全面出擊。目前,柯文哲在臉書上擁有187萬扮絲、IG有44.5萬、Twitter19.5萬,LINE帳號在6月上線,已有21.7萬人加入好友,成為經營LINE@的政治人物之冠。柯文哲的幕後團隊非常年輕,全是80、90後,柯文哲熟悉年輕人思維,也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做。台北市政府發言人劉奕霆生於1987年,負責橫向聯繫工作,從市政府新聞中篩選出適合的議題、活動照片,交給柯文哲競選團隊幕僚柯昱安操刀。柯昱安1988年生人,於2017年開始負貴經營柯文哲臉書、IG,經營IG創下半年追蹤數破20萬的成績。而近來爆紅的「學姐」、臺北市政府媒體事務組組員黃瀞瑩1992年出生,負責經營柯文哲Twitter,在其擔綱下,柯文哲以及臺北市政府宣傳觸角延伸至島外。此外,柯文哲還非常揩幹利用網路新媒體。網路新媒體宣傳成本低卻能量巨大。新媒體的崛起改變了傳統政治溝通的模式,與民眾的即時對話、理念想法的分享與擴敗已成為政治人物的重要課題。柯文哲市府過去半年大規模與「網紅」合作,推出各式各樣和市政議題有關的短片,毎則影片成本全壓在10萬元以內。持續刷新紀錄的《一日幕僚》,因為是與網路節目合作的特案,完全免費。柯文哲通過與「網紅」合作的方式推出競選文宣,不僅節約了成本,還獲得極大的關注度,有利於他繼續爭取高學歷人群和年輕人的支持。從眾籌9小時就已達標來看,柯文哲的網路聲量確實能夠直接「變現」。柯文哲自設網站募集競選資金,可以說是開創了先河,成功地進行了網路動員造勢,後續帶來的效應甚至影響了傳統媒體的風向。而「眾籌」的方式也讓「人人都是參與者」的概念發酵,讓更多人願意關注臺北市長選舉、願意出來為柯文哲投票。

三是深耕綠營基層有成效。雖然柯文哲善於「打空戰」,但其「陸戰」水準也不弱。有綠營議員表示,現在綠營內部已經形成了「分裂投票」,就是在跟民進黨有關的事情上,像年金改革或「反核」,民進黨支持者還是會效忠或動員民眾投民進黨;但一旦和柯文哲有關,可能有將近一半的民進黨支持者會投柯文哲,這些人已經被「雙重耕耘」了。綠營議員表示,柯文哲不是在選前這半年才「臨時抱佛腳」,他在袒任臺北市長三年多來,跟裏長每年至少見好幾輪,比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在任時見的次數還多,所以外界指柯文哲在「拔樁」,但事實是柯文哲只是收割過去栽種的果實而已。目前已有不少綠營塞層公開挺柯。民進黨籍臺北市南港西新裏長邱碧珠不僅公開力挺柯文哲,日前更出席「KP Ladies」見而會。民進黨市黨部8月7日召開執委會,確定下屆裏長選舉不苒提名邱碧珠。邱回應說「開除黨籍也沒關系」,自己只是在做對的事。綠營基層與邱碧珠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四是姚文智、丁守中沒有把握住自己的選戰節奏。民進黨候選人眺文智早在3~5月間就開始闡述一些施政政策,但因與學者專家在時間上無法配合,導致政策成熟度不足,其倉促推出「零元月票」等說法被罵翻,「截斷忠孝東路」等想法更是直接被當笑話。在組織層面,姚文智也欠缺有概念的操盤者,除和議員合辦的座談活動外,未有更整全的地方經營安排。據稱,至今他仍未拜會完所有的里長。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自通過初選後,就撤下多數廣告,減少曝光,被批是「佛系」選法,錯失拉大民調領先幅度的時機。其競選總部不R主要職位負責人缺乏選舉經驗,其他輔助者也多是國民黨的邊緣人,不易整合戰力。柯文哲雖然也沒照傳統選舉時程走,但他每一到兩周就會突然推出足以引起網路騷動的議題,可帶起傳統媒體至少長達一周的報導,成功地把網路上的優勢轉變到傳統媒體上,達到了跨年齡層的宣傳效果。現在姚、丁二人推出的議題或新聞點,最多都只有一日的媒體效果。他們為了保持曝光度,只能追著評論柯文哲的相關事件,讓自己的形象變成柯文哲的「附屬物」,越來越邊緣。

未來動向值得關注

可以說,柯文哲在臺灣政壇及輿論場域再次掀起了一股「白色風暴」,他的選戰佈局、政治動向以及與島內各方陣營的競合關係成為媒體熱議的焦點。

柯文哲近來動作不斷,攪動了臺灣政治勢力的「一池春水」。比如,柯文哲拜訪「台獨教父」李登輝,宣布將設立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紀念廣場;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共同為「台北監督連線」月臺,引爆「柯宋配」參選2020話題;推出列有16項條件的「柯P認同卡」,被解讀為組建「柯家軍」作準備。有彰化縣長參選人公開號召籌組「白色力量連線」支持柯文哲。從柯文哲的系列動作顯露出的政治操作痕跡來看,競選連任當然是第一要務,而在選戰過程中營造的政治聲勢,也可起到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試水溫」的功效。

如若髙票當選臺北市長,柯文哲便可形塑「第三勢力」「確實」崛起的輿論氛圍。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調整或修改限制小黨發展的「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政治動能便會醞釀和累積,從而在制度的層面,為「第三勢力」發展創造政治條件。在此基礎之上,柯文哲組建團體甚至政黨或將臺面化。「台獨大師」林濁水就指出,臺灣地區的現實環境及民調資料都顯示在客觀結構面上,一個有力的新政黨出現已經具備了條件。高票勝選後,柯文哲可能將此前簽署「柯P認同卡」的政治人物集結,正式組建「柯家軍」,甚至全台性「白色力量連線」,產生「贏糧景從」的政治效應。

柯文哲的「再崛起」凸顯了臺灣民眾對島內社會現實的不滿與焦慮,對傳統藍綠政治格局的憤慨與失望,同時也是臺灣既有的政黨政治發展模式遭遇困境的現實折射。柯文哲引發的「白色風暴」可謂聲勢浩大,最終到底能轉化成多少政治能量,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便是「見真章」的時刻。

(任冬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