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一般性辯論: 熱鬧、門道一起看

  自9月下旬以來,與聯合國有關的新聞層出不窮。先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炮轟多國,引發多國反擊;後有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安理會上火力十足回罵美國,有媒體稱其罵得盪氣迴腸,聽得人目瞪口呆,一度以為安理會要上演全武行;再有在聯合國「懟天懟地懟全球」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突然宣佈辭職,對其辭職的真正原因,美國乃至全球媒體都在猜測……

作為國際多邊外交的一個重要舞臺,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素有「世界領導人峰會」之稱。今年的聯大一般性辯論於9月25日至10月1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主題是「使聯合國與全人類相關:促進和平、公平及永續社會之全球領導及共同責任」,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及三個觀察員(梵蒂岡、巴勒斯坦和馬爾他騎士團)的領導人和高級代表在一周的時間裏,就本國、本地區乃至全球的重大關切發表意見、進行磋商、共議應對之策。

聯大一般性辯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機制?在今年的一般性辯論中,各國領導人、外長又有哪些唇槍舌劍的互動?

素有「世界領導人峰會」之稱的聯大一般性辯論

聯合國大會是聯合國主要審議、監督和審査機構,由全體會員國共同組成,是唯一一個所有會員國擁有平等代表權的機構。大會會期自毎年9月中旬起,到下一個會期開議的前一天為止,為期一整年。大會每年舉行一屆常會,常會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二開幕,通常持續到12月中下旬。常會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前半期為一般性辯論階段,從聯大開幕後第二周的週二開始,不間斷地進行九個工作日,但實際上一般只需七天時間就足夠讓所有發言者完成發言;後半期則是大會討論和審議列人議程的各項議題階段。

聯大一般性辯論為所有會員國提供了一個平等討論國際問題的機會,各國代表一般都會充分利用這一良機,或洋洋灑灑,就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問題發表見解;或義正言辭,就與本國相關的國際事務闡明立場和觀點;或壯志滿懷,代表本國在某些國際問題上做出承諾;或針鋒相對,在所有會員國面前抨擊他國的不當言行……在今年的聯大一般性辯論中,193個會員國代表均發了言,加上觀察員代表,一共有196位發言者,其中包括77位國家元首和44位政府首腦。

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球盛會,參會人數自然也頗為壯觀。據統計,今年聯合國安全和安保部發放了一萬餘份代表通行證,聯合國新聞部發放了3500多份媒體通行證。此外,聯大一般性辯論也成為聯合國推進工作議程、會員國開展外交活動的重要契機,在今年的一般性辯論期間,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辦了大約400場會外活動。

沒有時間限制的演講。聯大一般性辯論的發言時間並沒有強制限制,但為了給各會員國平等表達的機會,聯大建議所有發言者自願把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在今年的一般性辯論中,最長的演講持續了48分鐘,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最短的演講只持續了不到五分鐘,是立陶宛總統格裏包斯凱特。在歷史上創造最長演講紀錄的則是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他於1960年首次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表演講,持續了四個半小時。

頗有意思的發言次序。自1955年以來,巴西代表幾乎總是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第一個發言。這是因為在聯合國成立初期,各國代表都很猶豫,不願第一個發言,巴西代表總是自告奮勇第一個上臺講話,這逐漸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慣例。作為東道國,美國代表總是排在第二位發言。之後的發言順序則不確定,通常視參會的領導人身份而定,按照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部長的順序排列,列表會不斷更新,直到最後一刻還經常會有變化。今年,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姍姍來遲,按照日程排在第三位的厄瓜多爾總統於是先發言,特朗普則在第三位發言。這也不是美國總統第一次遲到,2016年由於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遲到,本來被排在第三位的乍得總統也提前發言。有分析說,因為美國在國際上樹敵不少,每次美國總統發言的時候,聽眾席要麼喧嘩騷動,要麼發聲抗議,甚至退場離席,場面較為尷尬。第三個發言的人往往因此受到影響,台下各國代表的注意力也無法及時重新集中。所以,第四個發言被認為是「黃金排位」。

少有的女性聯大主席。按照公平地域輪流的原則,聯大主席一職由亞太、非洲、東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西歐和其他國家(包括北美)五個地區輪流推舉代表,經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一年。甶于聯大通常於每年9月召開新一屆會議,近年來聯大在每年6月前後選舉下一屆主席,以便現任主席與新當選主席有足夠時間交接工作。今年,由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無法就候選人提名達成一致,聯大主席自1991年以來首次通過競爭選舉產生。6月5日,聯大召開全體會議進行無記名投票,厄瓜多爾外長埃斯皮諾薩戰勝洪都拉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弗洛雷斯,成為新一屆聯大主席。埃斯皮諾薩也是聯合國70餘年歷史中第四位女性聯大主席。

世界矚目的中國時刻。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之一,中國國家領導人亦曾多次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表演講,闡述中方立場,展示大國風采,引發了全球關注。1974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出席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並發言,成為首位登上聯合國講壇的中國領導人。他在會上全面闡述了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並莊嚴聲明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屬於第三世界,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自己也決不搞霸權主義。這個表態震動全場,尤其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得到了極大鼓舞。在40年後的2015年,習近平首次以中國國家主席的身份來到聯合國,參加聯合國發展峰會並在第70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全面闡釋中國立場,提出多項支援聯合國工作的重要舉措,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20分鐘的演講瘟得現場聽眾十餘次熱烈掌聲。今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發表題為《堅持多邊主義共謀和平發展》的講話,亦獲得世界廣泛讚譽。

今年的聯大一般性辯論看點十足

在當前世界傳統熱點問題不斷升級發酵、多邊主義遭遇威脅挑戰之際,今年的聯大一般性辯論可謂看點十足。

共識:多國捍衛多邊主義,美國成為眾矢之的

今年是特朗普任內第二次在聯大發表演講,仍延續其我行我素、語出驚人的風格。他開篇就首先吹噓自己上任以來的「豐功偉績」,稱其政府「取得了超過美國歷史上幾乎每一屆政府的成就」,引來台下聽眾大笑。後來,特朗普提及自己發言時與會者的反應,還堅稱「他們沒有嘲笑我,我們當時是一起笑的」。一如其就職演說,特朗普在聯大將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描繪成一個被「邪惡」的外部力量「剝削利用」的受害者,而他則是這場災難的「救世主」。可以說,特朗普的通篇講話都貫穿著一個基本理念——「美國拒絕全球主義的意識形態,也不接受全球治理,美國崇尚的是愛國主義的信條,永遠選擇獨立與合作」。特朗普也利用發言契機,再度闡述了所謂「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稱「我們不會被老的教條所綁架,也不會被那些被證明失效的意識形態所綁架,也不會被那些被證明是錯誤的專家綁架」。特朗普稱,「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同樣適用於美國的貿易政策,「美國不會再被別人佔便宜了」,

「我們在系統性地重新談判已經被打破的糟糕的貿易協定」。在美國與墨西哥、韓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的背景下,特朗普表示,「這只是開始,很多國家都會同意,世界貿易體系亟需變革」,「維護美國人民的利益,美國從來不會含糊」。

談及美國在一些問題上的做法的原因,包括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削減對外援助資金、不支援國際刑事法院、不參加聯合國主導的全球難民與移民問題契約、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以及對中國增加貿易關稅等,特朗普表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捐助國,但很少有人給予美國任何回報,因此美國正在認真審視其對外援助,「我們只會給那些尊重我們的國家,只會幫助我們的朋友」,「我們期待其他國家公正地分擔他們自己相應的責任」。特朗普還毫不隱諱地表示,印度、沙特、以色列和波蘭都是美國的朋友。

值得欣慰的是,特朗普的講話在本屆聯大顯得格格不入,許多領導人對國際秩序目前受到的破壞深感憂慮,除特朗普明確表示拒絕「全球主義的意識形態」外,幾乎其他所有國家領導人均在發言中表示支持多邊主義。關於貿易保護主義,新加坡外長維文表示,作為一個「開放和依賴貿易」的小國,新加坡「嚴苽關切並注視著最近多邊主義倒退的形勢」。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不點名地批評說,部分國家完全不顧多邊關係歷史的做法令土耳其「非常失望」,土耳其希望通過在平等基礎上進行建設性的對話解決問題,「國際社會必須共同努力,防止全球貿易體系因單邊主義而遭到破壞」。不少領導人還紛紛表達了對聯合國工作的肯定和期許。歷史上首位帶娃出席聯大的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說,任何對多邊主義的破壞都是「災難性的」,作為多邊系統的核心,聯合國必須成為領跑者。巴西總統特梅爾強調,「共同的挑戰需要共同、協調的回應」,因此聯合國這一多邊機構應更加強大、合理和有效。

美國的跨大西洋盟友們也紛紛挺身捍衛多邊主義。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加強多邊主義是21世紀唯一成功的方式,並呼籲各國「不要和任何拒絕遵守《巴黎協定》的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矛頭直指美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歐洲及其他地區正在重蹈上個世紀的覆轍,極右和極左思想再次興起。強大和負責任的國家應當基於開放的經濟和包容性的社會原則進行全球合作,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目標,就氣候變化、核擴散和包容性經濟增長等全球挑戰達成協議。對於英國脫歐的決定,特雷莎‧梅解釋說,這並不是對多邊主義或國際合作的「拒絕」,而是明確要求讓決策和問責「更接地氣」。「德國之聲」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儘是威權語言,堪稱「讓獨裁再次偉大」,不像是一位美國總統該說的話,也使得華盛頓更顯孤立。正如本屆聯大主席埃斯皮諾薩在記者會上所言,「聯合國不可取代」的共識是本屈聯大一般性辯論的退大收穫之一。

鬧劇:特朗普炮製中國「干預門」,引發全球質疑

特朗普在聯大演講中無端攻擊社會主義,次日參加安理會會議時更點名指責中國「企圖干預」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稱自己是「首位在貿易問題上挑戰中國的美國總統」,因此中方不希望他或他所誠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勝出。這場安理會會議的主題原本是核不擴散問題,由幹美國是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此次會議由特朗普主持,他在會議上重申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是為了切斷伊朗的資金來源,並表示任何國家如不遵守對伊朗的制裁將會面臨嚴重後果,隨後他突然改變話題,將矛頭直指中國。會議結束後,特朗普還在社交網站貼出數張美國艾奧瓦州最大報紙《得梅因紀事報》的版面,將此作為所謂中國「干預」美國中期選舉的「證據」。這些版面的內容是《中國日報》9月23日在該報付費版面刊登的文章,講述中美貿易帶來的好處及兩國近期貿易糾紛的影響。眾所周知,特朗普能在2016年大選中取勝,離不開艾奧瓦州等農業大州的支持。特朗普認為,中國選擇針對美國大豆採取反擊行動並在該州進行宣傳,意在動搖美國農民等其忠實支持者對他的支持。

英國廣播公司稱,這並不是美國官員首次指控中國「試圖干預」美國中期選舉。今年8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稱,中國與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一樣,「都有可能試圖干預美國選舉」,美國政府正「試圖防止」其發生。9月25日,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丹•科茨稱中國是「許多通過網路活動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威脅的國家中最活躍的一國」,「中國政府利用自己所有方法去影響美國政治、散佈宣傳資料、操控傳媒,也對一些個人施加壓力」。特朗普在聯大會議前一周也曾發表推文,指控中國「鎖定」他的政治基本票倉,試圖影響選情緊繃的美國中期選舉。

儘管如此,特朗普在安理會會議上突然跑題指責中國,還拿不出像樣的證據,著實令人倍感疑惑、難以認同。有美國網友直呼:「停止說謊!你的政策對農民來說才是最壞的。」《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則表示,購買報紙版面刊登文章的做法很常見。美國五角大樓前主管亞洲事務的副助理部長亞伯拉罕•鄧馬克也認為,施加影響和進行干預之間是存在區別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對此事件背後的隱情進行了深入挖掘。原來,在這場主題為阻止核擴散的安理會會議上,各國元首均暗示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決定對制約伊朗核計畫的努力產生了不利影響。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更直言不諱地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進行了強烈譴責,並且歷數中東在21世紀遭受的侵略及其原因,揭露美國通過出資進行政權更迭、培植代理人的行徑。莫拉萊斯還表示,美國根本不關心人權和公正,否則的話,美國就會簽署國際上跟人權有關的協定,不會威脅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機制,不會提倡使用酷刑,不會離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更不會讓非法移民「骨肉分離」並將其關在籠子裏……有美國媒體稱,這可能是外國領導人在公開場合對特朗普說過的最嚴厲的話。

特朗普對中國出人意料的指責製造了一場短暫的風暴,暫時轉移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美國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受到的批評和孤立。更重要的是,當前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占微弱多數、備受壓力,很可能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損失席位。特朗普對中國發起尖銳攻擊,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吸引選民和媒體的注意,「調動保守陣營的情緒」,這與他在2016年大選中發表諸多驚世駭俗的言論如出一轍。而一旦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利,特朗普就可以將其歸咎於外部因素,讓中國成為「替罪羊」。「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分析稱,現在美國反俄議程已經到了盡頭,特朗普需要樹立一個新的「敵人」,假設它會對美國造成傷害。在中美貿易戰硝煙彌漫的背景下,中國則成為最適合的角色。可以說,特朗普一面髙舉單邊主義大旗、揮舞制裁大棒,一面顛倒是非黑白、向中國潑髒水,企圖以對外矛盾掩蓋國內的膠著選情,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近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長篇演說,更是極盡無中生有之能事,直指中國對美國的「干預」遠甚於俄羅斯,與特朗普在聯大上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前後呼應。

針對特朗普的無端指責,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當場表示,中國歷來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這是中國的外交傳統,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我們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我們也不接受任何對中國的無端指貴,我們呼籲其他國家也能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不得干涉別國的內政。王毅有理有力有節的回應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讚賞,展示了中國外交的風範。

衝突:傳統地區熱點仍是關注重點

美伊對立。今年5月,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一系列對伊制裁,首批制裁已於8月生效,其餘包括能源領域的制裁將幹11月生效。伊朗則于7月向位於海牙的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違反1955年兩國簽署的《友好,經濟關係和領事權利條約》。在此背景下,美伊兩國在本屆聯大上的表態和互動頗受關注。特朗普在發言中對伊朗大放狠話,將伊朗稱為一個「腐敗」「希望破壞和死亡」「不尊重邊界」「不尊重各國主權」的政權,還表示只要伊朗不改變其「惡行」,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更加嚴厲的額外制裁,甚至要求「所有國家孤立伊朗政權」。之後發言的伊朗總統魯哈尼針鋒相對,稱美國「非法單邊」退出伊朗核協議是在「開倒車」,指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是「經濟恐怖主義」,「出於美國國內政治原因損害國際安全」,美國對伊朗的「敵對政策」注定失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長篇演講則幾乎通篇都在指責伊朗,稱伊朗不尋求核武器是一個「謊言」。他像以往一樣在講臺上展示了一些照片,稱伊朗在德黑蘭擁有一個秘密的”原子倉庫」,其中存有髙達300噸的核設備和材料。這邊嘴仗剛剛停歇,10月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便宣佈,美國終止1955年與伊朗簽署的友好條約,以此回應國際法院要求美國停止對伊朗進行人道主義領域制裁的裁決,令已跌入冰點的美伊關係更加雪上加霜,也令伊朗核問題走向更加難以預料。

巴以衝突。在美國宣佈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掐斷對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難民救助機構援助的背景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一般性辯論發言中再次讉美國政府「違反了過去所做的承諾,破壞了兩國方案的精神」,指出「耶路撒冷不是商品,巴勒斯坦人的權益不是筠碼」,並強調「沒有以東耶路撒冷作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中東地區的和申就無法實現」。值得欣慰的是,雖然美國削減了提供給巴勒斯坦的資金,但其他國家已經進場,嘗甙補起缺口。9月27日,聯合國總部召開部長級會議,商討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資金短缺問題,德國、法國、歐盟、科威特、愛爾蘭和挪威總共認捐1.18億美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該機構今年的資金缺口仍達6800萬美元,「工程處所開設的700所學校裏的50多萬學生而臨危機,146家診所的基礎醫療服務面臨危機,加沙地帶數百萬難民的糧食援助面臨危機,而這一切又發生在中東地區嚴重動盪不安的背景之下」。

敘利亞衝突。敘利亞局勢目前已越來越明晰,敘政府日益掌控大局和戰琪主動權,但美俄博弈仍繼續加劇。在此背景下,各方在聯大就敘利亞問題的表態受到廣泛關注。特朗普強調,若再看到阿薩德政權「部署化學武器」,美國「一定會做出反應」。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穆阿利姆則稱,敘利亞已經全面消除其化武計畫,並屜行作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成員國的義務,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以打擊恐怖主義為藉口形成了「非法的國際聯盟」。俄羅斯外拉夫羅夫亦強烈讉責西方國家,稱其「出於完全捏造的藉口」對敘利亞發動「導彈襲擊,正是俄羅斯開展的「有力行動」幫助防止致命的局而出現。關於敘利亞難民問題,摻阿利姆指出,敘利亞難民返回和重建是該國目前的優先事項。所有促成敘利亞難民返回的條件均已就緒,近期還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指出,土耳其目前收容了400萬名難民,其中有350萬來自敘利亞,在土耳其的難民可以獲得各種所需的服務,還能與土耳其公民一樣享受免費醫療。正是由於土耳其為境內難民提供了良好庇護和充足機會,才防止了大批難民流入歐洲和世界各地,因此埃爾多安敦促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給予土耳其更多援助。

朝核問題。在本屆聯大上,各方都對朝鮮半島核問題今年以來取得的積極進展表示歡迎。特朗普則將此作為自己頗為得意的「政績」,稱「若是我沒有當選美國總統,一場戰爭早就爆發了……數百萬民眾會被殺害,很容易會演變成一場世界大戰」。回顧近兩年的美朝互動,可謂瞬息萬變。特朗普去年在聯合國的首秀上把朝鮮視為美國的首要敵人,稱美國可以「徹底摧毀」朝鮮。朝鮮駐聯合國代表直接選擇提前離場「表示不滿」。時隔一年,雙方最高領導人不但實現了直接會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在本屆聯大期間與朝鮮外相李勇浩舉行了會晤,並於10月訪問朝鮮,為第二次「特金會」鋪路。不過,在9月27日安理會召開的朝核問題部長級會議上,美方強調繼續「強力執行安理會制裁決議,保持壓力」,直到朝鮮半島完全實現可核查的無核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則表示,「執行制裁」和「推動政治解決」是安理會決議的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偏廢>同時鑒於局勢的改善,有必要啟動制裁的「可逆條款」,即根據朝鮮遵守決議的情況對制裁措施進行調整,從而鼓勵朝鮮以及有關各方朝著無核化的方向邁出更大步伐。

印巴對立。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表示,巴基斯坦原定在此次聯大期間與印度進行對話,但印度政府已經第三次拒絕對話。庫雷希在一股性辯論發言中指責印度「經常違反喀什米爾控制線沿線的停火協議」,而巴方一直「採取克制態度」,如果印度「冒險」跨越控制線,或者按照「局部」戰爭的理念採取行動,那麼巴基斯坦將予以有力的對等回應。印度外長斯瓦拉吉則針鋒相對地表示,巴基斯坦指控印度破壞會談進程「完全是謊言」。兩國還在恐怖主義問題上互相指逬,斯瓦拉吉稱巴雄斯坦「將恐怖主義作為官方政策工具」,庫雷希則稱巴堪斯坦一直在與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作鬥爭,但繼續面臨「由印度資助、協辦助和精心策劃的恐怖主義」。

涉華:臺灣「斷交危機」再度引發關注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對臺灣所謂「邦交國」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多明尼加、伯基納法索、薩爾瓦多先後與臺灣「斷交」,臺灣所謂的「邦交國」僅剩17個,創歷史新低,台民進黨當局對此頗為恐慌。而「邦交國」在聯大發言時是否「為臺灣說話」,一直被臺灣媒體視為判斷「邦交」是否穩固的重要依據,「邦交國」在聯大的發言備受臺灣當局關注。經會後統計,本屆聯大上「為臺灣說話」的「邦交國」有12個,另外五個保持沉默,分別是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和梵蒂岡。海地在過去四年都曾在聯大上「為臺灣說話」,今年的沉默格外罕見。更讓台民進黨當局尷尬的是,海地總統莫伊茲今年5月底剛訪問臺灣,有報導稱海地要求臺灣提供1.5億美元貸款幫助其建設電力等基礎設施。莫伊茲未如去年般「為臺灣說話」,引發外界猜測是否貸款革宜談得不順,以及雙方關係是否會生變。

特朗普政府則愈發維護臺灣。今年8月薩爾瓦多與臺灣「斷交」後,美國便警告臺灣其他「邦交國」不要效仿。9月,美國不但召回了駐巴拿馬等與台「斷交」三國的大使,還取消了與中美洲國家的「繁榮聯盟」會議,稱美國與該地區的關係「正在經受考驗」。近日,美國副總統彭斯會見中美洲國家領導人時更「警告」稱,與中國發展商業關係時「要考慮長遠利益」。在前面提到的其語驚四座的長篇演講中,彭斯還聲稱是中方「說服」三個拉美國家與臺灣「斷交」。種種跡象表明,美國仍將大打「臺灣牌」,助長「台獨」勢力,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

亮點:聯合國相關系列會議成效顯著

聯大一般性辯論眾「星」雲集,往往成為聯合國組織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要活動的契機。今年,自一般性辯論的前一天起,聯合國總部便舉行了多場平行系列會議,包括曼德拉和平峰會、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專案融資高級別會議、「為維和而行動」倡議髙級別會議、安理會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公開會、防治結核病問題高級別會汶、安理會朝鮮半島問題公開會,以及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高級別會議等。

這些活動中的一大亮點是曼德拉和平峰會,有158個國家代表出席,通過了《納爾遜•曼德拉和平峰會政治宣言》,以此向曼德拉致敬,還承諾將加倍努力重振曼德拉所代表的價值觀,努力建設一個公正、和平、繁榮、包容和公平的世界。古特雷斯表示,曼德拉是人類的偉大領袖之一,體現了「聯合國的最高價值觀」。

此外,在聯大舉行一般性辯論的同時,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召開了一次有關氣候變化的高級別會議。古特雷斯出席會議並指出,氣候變化的速度已超過了人類能夠應對的限度,如果在2020年之前不扭轉碳排放的趨勢,世界就實現不了控溫目標。他特別呼籲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80%的二十國集團國家有所作為,敦促各國政府兌現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行動資金的承諾。古特雷斯表示,希望各國在即將于波蘭卡托維茲舉行的氣候大會上解決難點問題,制定強有力的操作框架,使《巴黎協定》締約國能夠開始落實該協定。

聯合國成立之時的初心是結束和阻止戰爭,推動和平、公正和全人類更好地生活。如今,貧困和不平等、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難民問題、氣候變化……人類社會發展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威脅,基幹規則的國際秩序也面臨若多重挑戰。在這種背景下,聯合國為所有國家提供了平等對話、推動共同目標的重要平臺。誠然,聯合國並不完美,機構龐雜、權責不清、效率低下、官僚風氣難除等諸多現實問題困擾著聯合國系統。但就像法國駐聯合國代表弗朗索瓦•德拉特所言,「聯合國並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它是我們迄今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種國際體系」。可以說,世界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聯合國,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認識到,只有共同行動才能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挑戰。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雖然有對立、有爭執、有粉飾、有狡辯,但絕大多數國家都發出了遵守國際規則,維護多邊主義的明確信號,個別國家我行我素的行徑終將被時代所淘汰。作為多邊系統的核心,聯合國仍將成為人類社會的領跑者,未來也將更加強大、合理和有效。

(韓一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