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市場雙角度幫扶特色老店 王希富

特色老店的幫扶成為今年施政辯論的重點之一,除了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開展扶助特色老店調研外。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列席立法會會議期間,也有議員就此發問。商界議員高開賢續為特色老店經營掣肘出聲,指自從澳門獲評為「美食之都」,經濟部門、旅遊部門都對特色老店特別關注。但近年老店一聽到民署個名已經怕怕,「啲查牌鬼又嚟啦,不時嚟查呢樣、查嗰樣,最初嚟查嚇火水、石油氣,但係查查嚇,呢樣查唔到,就查埋油煙,甚至攞張幾十年前的舊圖則,要求老店還原。呢啲情況,有唔少老店已經飽受折磨。」

高開賢稱,部分老店僱主慨嘆「仔女唔肯接手,本來已經做得好辛苦,宜家仲要被民署成日嚟’滋擾’,覺得咁樣做生意,真係做得好冇尊嚴,覺得政府不近人情,講一套,做一套,咁就叫做扶持?再咁樣落去,老店執下一間又一間,係咪要搞到老店執曬笠先至安樂?」同時,就算傳統老店將店舖整改、裝修翻新,以配合澳門旅遊業發展,但掣肘多多,「因為一整就按新法例要求,到時又係呢樣唔啱,嗰樣唔符合,即係無得鬱。」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明白,形容本澳作為美食之都,需有特色美食向市民及旅客弘揚飲食文化,亦理解到老店在舊區經營,所處地點由於年代、市區環境改變,難以適應新法律法規的要求。無論如何,對於整體經營安全、食品安全,仍須向市民及店舖負責。「究竟這些老店有冇條件適用現時法律法規? 在技術上存在咩問題?若做到調整在經濟上有咩支援?」凡此種種,當局將會分析,希望商會協助政府一同做資料蒐集及分析,商議特色老店現時普遍遇到的問題。

高開賢認為,既然老店長期以來合法經營,雖然不符合新的法律法規,但亦不能一刀切,建議「舊店按舊例,新店按新例」。

除此之外,來自業界的聲音也直指現行法規對特色老店的生存帶來桎梏。澳門烹飪協會會長葉紹文表示,不少老店面對新的法律要求下都遇到挑戰,希望政府可設立綜合輔助部門,在不影響安全的大前提下,協助老店延續經營,才可傳承飲食文化。

葉紹文表示,現時民署在執法上,令很多老店都難以生存,在檢查餐飲店舖時,消防、圖則都歸民署檢查範圍,不同部門各司其職會較適合。不少成立三、四十年的老店,根據過去法規要求獲發牌照,但數十年過去,法律法規亦有修改,老店未必達要求,如過去店舖對樓高要求較寬鬆,不少老店樓高約二點二至二點五米,工務局當年已批則,但現時新法要求最少二點六米,樓底高度並非容易解決的問題,如果店舖並非影響安全,是否可以寬鬆處理?

政府現時又要求店舖內的樓梯需要有十一級以上,但老店樓底不夠高,可能祇有九級,如果不達標,要求店舖拆了原有樓梯重新入則,改為「鉸剪梯」(即由直梯改為要轉彎的樓梯)。其實九級不影響安全,政府可以考慮採取寬鬆措施。

此外,過去不少圖則列明,地舖連閣樓或地舖連地庫,過去樓底要求較寬鬆,要求二米六後,由於高度不達標,不容許店家使用閣樓,一千平方呎的舖位,變成五百平方呎,令商家經營困難。

政府可以設立綜合輔助部門,扶助老店接近現行法規要求,適當放寬對老店的要求。他舉例,最近發生石油氣爆炸後,政府近日嚴加巡查,現時要求店舖祇容許放置一桶二十公升裝火水,根本不足應用;石油氣可放四罐,但要安裝防火牆,如店家改用電爐,舊區供電又不足以應付,想加大電錶都不容易。綜合考慮,政府應該放寬火水儲存量,不少食店都仍在使用。政府的思維與時俱進的同時,應該適當放寬要求,才可讓老店延續。

其實,從議員和業界的反映看。雖然現行的法規確實對特色老店的生存帶來影響,但亦不能忽視市場變化對特色老店帶來的衝擊。可以說,要想真正幫扶特色老店必須從政策法規的修訂,以及市場適應兩個角度入手。兩者不可或缺,亦不可偏廢。而且公道來講,過往已經發生的一些特色老店結業,究其原因,其實是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原因居多。因此,我們在繼續關注和推動政府從法例層面對確實影響特色老店生存的一些規範在兼顧安全、衛生等社會需求的前提下進行修訂外,還應當積極從市場角度來考量,增強特色老店適應市場的能力。

其實,這一點在早前本澳社會已經有所嘗試。由澳門連鎖加盟商會主辦、經濟局支持的「澳門特色老店評定」旨在協助老店改善經營環境及開拓商機。連鎖加盟商會主席黃仁民表示,澳門有不少具價值的老店,過去不太善於包裝,希望透過今次計劃,發掘、評定具澳門特色的老店,助老店發展品牌。

對此「澳門特色老店評定」計畫,筆者一直都有關注。而且也清楚的看到,計畫從籌備到實施,目標和方向一步步越來越清晰。尤其是已經明確表示,對特色老店的幫扶將會以「品牌」方向為主,代表著該計畫已經明確了授人以漁中的「漁」為何。但同樣的,從品牌入手幫扶老店,在協助重塑品牌,甚至具體到品牌定位、品牌設計、品牌推廣、品牌環景調研等方面的同時,還應當將老店經營者品牌意識的培養作為一個重點,並協助本澳老店開展品牌戰略。

說到品牌的是無形資產相信也是為大家所熟知。擁有好的品牌就幾乎等於擁有「搖錢樹」,透過合適的運作當然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品牌對社會也是有更加長遠意義的。因為一個或幾個品牌的創立和發展在為擁有者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可以對社會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比如增加政府稅收、吸納勞動人口解決就業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品牌的知名度還將帶動品牌產地知名度的提升,塑造產地的積極正面形象。就以澳門為例,如果當前正在大力扶持的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打造出區域內甚至是在國際上聞名的文創品牌,那麼大家在看到、提到該品牌時都會想到「MADE IN MACAU」,更會想到的也是澳門的文化,因為沒有文化的地方怎麼會創造出這樣的品牌。這就起到了對澳門文化的推廣作用,也弱化了賭城的負面形象。

其實,品牌對於企業而言的價值當然是至關重要,甚至是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死。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品牌戰略的說法。

所謂品牌戰略就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圍繞品牌這一核心資源來構建企業的戰略規劃,借助品牌的力量形成企業全局性、長期、深遠的競爭優勢,最終獲得超額差別利潤與價值的企業經營戰略。

企業作為社會構成「細胞」之一,必然也會經歷興起—成長—興盛,直至可能出現的衰落歷程。二一些老店更是如此,由於老店很多都不是真正以企業形式運作,所以受到環境、經營者等的影響更為明顯。對老店而言,除了管理上向企業運營轉變之外,受限於資源等因素的制約,要實現長盛不衰,就一定要正確地實施品牌戰略,不能僅靠打價格戰,因為產品價格下調的空間總是有限的。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就應實施積極的品牌戰略,提升產品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其二,名牌商品具有高質量、高信譽、高附加值的特點,因此經常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進而圍繞名牌形成了一個巨大而忠誠的消費群體。據統計,名牌商品的市場佔有率和銷售額都遠遠高於非名牌的同類商品。一個理想的結果是:企業利用品牌戰略既提高了銷售單價,又提高了銷量,從而使企業增加利潤總額、獲得超額利潤。因此,企業必須樹立品牌意識,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實施高質量的品牌戰略。

其三,名牌商品具有高質量、高服務和高信譽度的特徵。知名品牌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實施品牌戰略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有助於吸引外來的資金、人才和政府的支持等,進而促進中小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高信譽度是企業經營者和全體員工多年乃至幾代人艱苦奮鬥、精心經營所形成的本企業及產品在市場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對消費者而言,較高的信譽度意味著品質、高技術含量和良好的服務水準;對合作企業和提供資金的銀行而言,較高的信譽度意味著可靠和值得信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講究信譽,企業才能得到市場主體的認同,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在充滿風險與機遇的商業社會裏,企業產品競爭主要表現為品牌的競爭,一個企業擁有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就會贏得顧客忠誠,從而擁有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然而,類似老店這樣的企業在實施品牌戰略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為:一、創立品牌的意識淡薄,大多數以家族企業為主,他們不願意放過多的資金在品牌建設上,他們更多的關注短期內的企業收益。加之現在經營者大多是在五、六十年代出生,他們很大一部分未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以至品牌意識淡薄,品牌管理論貧瘠。即使是有企業或許希望推動品牌戰略,但是對品牌戰略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二、品牌定位模糊不清,品牌定位是企業向消費者展示的與眾多不同的品牌特質,目的是有效地建立品牌與競爭者的差異性,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一個與眾不同的位置。品牌定位是在對本產品和競爭產品進行深入分析、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準確判斷的基礎上,確保產品具備與眾不同的優勢及與此相關的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獨特地位,並將它們傳達給目標消費者。一些實施品牌戰略的企業過多關注企業內部運營以滿足顧客需求,然而對品牌定位不清,細分市場不分,難以樹立品牌個性和形成市場區隔,無論運營再好也不能贏得消費者青睞。品牌核心價值模糊,缺乏個性,品牌氣質趨於雷同。在消費需求越來越趨向個性化的社會,沒有一個品牌對所有的消費者都產生吸引力,一個品牌的定位如果能觸動一個細分消費群就已經很困難了。沒有清晰的定位和細分市場等於放棄了中層客戶,不能給品牌帶來增值,很難創造銷售奇跡。

三、品牌戰略財力資源短缺,品牌塑造是個長期的工程,而工程的開展和繼續都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諸多中小企業在選擇品牌戰略的同時,都會面臨著資金方面的壓力。面對著有限的資金,企業需要品牌研發、市場開發等一系列的費用支出,哪還有多餘的資金來用於品牌塑造呢?即使可以擠出部分資金,但也是杯水車薪。中小企業如果選擇品牌戰略,都有可能面臨被此拖跨的風險。所以,很多企業都不願冒此風險,而選擇默默無聞的產品路線。

此外,企業不良形象對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的影響,持續創新能力不足等都嚴重影響品牌戰略的實施。

綜合企業品牌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查閱眾多專家學者的論述後,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淺見:

第一,樹立品牌戰略意識。企業的領導一方面要樹立現代品牌戰略意識,重視品牌工作;另一方面,要對品牌戰略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靠什麼來生存?靠的是自己的產品。產品靠什麼來進入市場?靠的就是品牌。只有品牌搞上去了,產品的銷路才會好,企業才能站住腳,才會在消費者的心裏留下良好的印象,最終樹立起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企業領導人在作重大決策時,要考慮到品牌,要看到品牌也和有形資產一樣是公司的寶貴財富。

第二,確定品牌定位。目前老店為代表企業面臨的商業環境已近發生了本質的改變,過去一個行業只有少數幾個同業者,如今每個行業都充斥著數量眾多的競爭對手,而且數量不斷增加。所以在實施品牌戰略過程中品牌定位十分重要。

第三,提高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品牌是產品與消費者的關係,需要以高質產品為依託,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初次體驗,將企業感情、歷史等灌注給消費者,從而加大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第四,重視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品牌的靈魂,老化是品牌的夙敵。品牌專家大衛‧艾克(David A. Aaker)說過:「品牌經營就像旅館經營一樣,每年都要投入一定的維護、保養費用維護,使之煥然一新。」因而,創新是走出品牌老化困境的必經之路。實現品牌創新必須抓住價值創新,即對品牌的生命線進行創新。

企業要想成功實施品牌戰略,必須努力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企業謀求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企業的利潤之源。要加大對研發資金的投入,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中小企業必須設法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要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品牌戰略實施過程中,只有堅持不懈地創新才能實現差異化,才能保持品牌的個性化形象,才能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解決融資難問題,企業面對實施品牌戰略資金匱乏的狀態,解決融資問題是刻不容緩的。

當然,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是出於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決策。但同樣也離不開外界的支持,尤其是政府要加大對扶持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力度。首先,政府應當為企業融資管道的拓寬和融資擔保體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政策,保證企業融資管道的通暢。能融到資金,企業有了足夠的資金才能去創建與發展品牌戰略。其次,政府應為企業構築資訊平臺來增強品牌競爭能力。當今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誰佔有更多的資訊資源,誰就能在商戰中克敵制勝。政府應增強服務意識,為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供資訊服務,所有關於行業發展方面的資訊服務,以便減少企業的決策失。再次,政府應建立完善的法制環境,加強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完善法律法規,為品牌成長提供法律保障。最後,是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性,也是經濟繁榮的推動力量,但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有時會造成對自身作用的限制或否定。市場規則尚不健全,對違規、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監督、制裁不力,加大了企業運營的成本,影響了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積極性。只有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規範各種市場行為,品牌才能夠順利成長和發展。

另外,無論什麼樣的扶持,都改變不了特色老店是企業,而且多是中小企業的本質。所以,扶持特色老店,還應該從企業管理的思維上予以重視。

在中國乃至其他國家的企業中,很多企業家以個人獨特的思想與品格影響企業的管理營運,從而形成了每個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這種領導者將其理念或價值觀落實為組織成員的行為指導的領導模式,被稱為價值領導。除了價值領導,經驗領導也是較為盛行的一種領導模式。經驗領導是利用過往經驗等資訊進行不同的情境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選擇最適宜的決策。經驗領導至今仍是西方最重要的管理決策方式。但是,當領導者遭遇與以往經歷截然不同的嶄新境況時,經驗領導的效果將被削弱。對於在瞬息萬變的新興市場中衝鋒陷陣的企業家而言,經驗領導模式常常無法成就企業家及時的決策。面臨節能減碳、勞動力短缺、政策改變、新事業的進入、企業傳承等林林總總的新問題,企業家常需以主觀的價值判斷作出決策。

所以,在幫扶特色老店的過程中,在破除制度層面帶來的桎梏外,幫助經營者樹立品牌戰略,找到老店的核心價值,提高其領導能力以及適應市場的能力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