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我的兩岸家庭生活故事

  中國人歷來重視家風家德,她不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也是每個家庭教育的智慧體現,良好的家風家德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力量。家風家德是兩岸血脉相連的歷史傳統,也是兩岸共同的價值觀傳承。兩岸家庭的和諧,直接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穩定;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因緣,成就兩岸家庭「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核心內涵,這個群體也是「兩岸一家親」的具體實踐者。我的家庭就是千千萬萬兩岸家庭中普通一員,我的兩岸家庭生活也毫無例外地刻印著兩岸傳統家庭家風家德的烙印。
  我的原生家庭,是江蘇典型的傳統家庭,父輩從醫,世居蘇州常熟,江南地區崇文尚教,講究耕讀傳家。我在幼年時期,生活在常熟北部一個叫趙巷的地方,據祖母描述,這裏是宋朝皇室趙光義五世孫趙不沴的後裔居住地,一姓而村,同一姓氏居住的家族綿延,歷經變遷。家族關係已發展成敦親睦鄰的鄉土文化,但即使到了我們這一代,每一位趙姓人家有子女入學,家裏的老人依舊會將孩子的名字寫在紅紙上,附上香燭,送去一個類似「趙氏義莊」(清咸豐時太常寺博士常熟人氏趙宗建之子趙元愷承其父志所創置的設有私塾、族墓、墓田、祭田以及丙舍的莊園,據說有義田一千多畝。)的地方,清祖宗庇蔭後輩讀書有成,光宗耀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獨有偶,我的先生姓蕭,他的家族世居於臺灣彰化員林,靠近南投的一個小城。在臺灣,很多人都聽過「社頭蕭一半」這句俚語,意思是在社頭這個地方,有一半的人都姓蕭,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在台灣的中南部,那裏的臺灣民衆都很重視具有中國人特點的家庭家族的傳承。中國人歷來講究落地生根,葉落歸根,更講究家族的血脉情緣。趙姓和蕭姓雖然分隔在台灣和蘇南,但都是從典型的傳統的中國特色的鄉紳家族演變而來,以群居的模式,在一方水土耕讀傳家、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遠嫁臺灣後,我和孩子們生活在臺灣的那幾年,常去居家附近一家興賢書院散步,書院裏面供奉至聖先師孔子,我在那裏看到孔門十哲之一的言子(子游)牌而言子正是我的家鄉常熟人,我跟孩子們講這個人物時,偶爾也會講一句「今之孝道是謂爲養,至於犬馬,皆能所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個意思,孩子們似懂非懂,他們會反駁:我們叫逍遙游,不是說過是鯤與鵬麽?(《莊子,內篇〈逍遙游〉》)儘管如此,孩子依然會說「我們會孝順阿公阿嫲的」,孩子們的話讓我頓生喜悅。長輩言傳身教,子女耳濡目染。我們夫妻雙方所刻印著的家風家德也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最生動的家風家德課;人心換人心,一代傳一代,孩子們也養成了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良好品質。我們婆媳之間相處和睦,父母孩子尊老愛幼,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滿滿,想來也是令人欣慰的。回憶起這些年來在台生活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台灣我先生家的傳統家風,常常情不自禁地把我的情感與家鄉連接起來,我好像回到了家鄉,徜徉在這種無法言喻又時時刻刻烙印在心靈深處的長河中,使得我們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共同的家風把我們雙方的親人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融化在我們兩岸家庭生活中的日常。
  後來,我們一家回到大陸生活,兒子蕭遙被香港科技大學全額獎學金錄取後,興賢書院還張貼了一張寫有蕭遙名字的狀元榜,阿嫲爲遠在大陸的兒孫感到驕傲。這讓我想起自己兒時祖母去趙氏義莊時寫的紅紙墨字。孩子們跟隨父母長輩生活,經歷兩岸家庭生活點滴,知道了讀書修身正是家中長輩們的期許。我們的祖輩在海峽兩岸同文同種的歷史中緩緩走來,兩岸社會變遷,兩岸婚姻家庭自發形成,就是兩岸天然的血脉怡緣。她聯結了千千萬萬相隔海峽的家庭,而我們似乎從血脉根脉裏找到了融合的源頭。
  婆婆曾在我在台居住時,騎著摩托車帶我翻山去南投一個叫猴探井的地方,那是一塊典型的中部臺地。她在山綫探出去半山腰的下方,指出一處家族墳地給我看,告訴我這個家族是從唐山來的。回憶這些過往的時候,我的公公婆婆已經離開人世,他們雖然在日據時期被迫接受了殖民教育,是道地的臺灣本省人,但當我和先生在26年前選擇組建新家庭的時候,他們和我的父母都表達了彼此的尊重,父親從醫,我的母親勤儉,他們和先生的父母一樣重視敦親睦鄰,鼓勵子女上進,與人爲善的家風家德。雖然我和先生遠隔千里分別在江蘇和臺灣成長,但結婚時,雙方父母敦敦教導我們:「家和萬事興」。
  1994年,「兩岸一家親」的說法還沒被大家熟知,經歷了26年的兩岸婚姻家庭生活後,我們對這5個字體味非常深刻。它既是我的父母和先生父母在聯姻之初傳統禮儀的連接與傳承,也是我們長期以來,拖兒帶女無數次往來兩岸,對雙方長輩的祝願和期盼。也可以說是兩岸直航後,第一次直飛時我們激動心情的全部詮釋……我們衷心希望兩岸和平,同胞安居樂業,游子可以隨時歸家,父母可以自由往來居住,讓子女盡到孝道。對兩岸同胞來說,家,永遠都是我們心的港灣、情感的歸屬、根脉的傳承。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常來常熟」,是個玉蘊珠藏的地方。這顆鑲嵌在江南大地上古老而璀璨的明珠,以其悠久的人文歷史、秀麗的山川景色、豐饒的物産資源飲譽海內外,享有「世上湖山、天下常熟」的美譽。我的先生早在30年前就選擇在江蘇定居、創業,可以說,他是第一批到大陸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也是爲我的家鄉常熟迷人的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所吸引。
  我們結婚有了孩子後,孩子們也都選擇在家鄉常熟就學。當時,我們和長輩們商議,決定讓孩子回到小城常熟生活,因爲這裏人文薈萃,山清水秀,還有很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聽到我們的建議,雙方長輩們一口應允。「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邊苦作舟」,能在孩子們每天就學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人城」「深山藏古寺,雲裏聽梵音」,從古至今,邑內外名流、文人墨客贊美常熟的詩文及題留洋洋大觀,不勝枚舉。兒時,父親常陪伴我們閱讀詩詞歌賦,帶我們到處游覽名山大川,以特有的方式撫育自己的孩子。常熟崇文尚教,所遇老師、領導,也常因爲我們的家庭來自兩岸,而給予很多關愛,兩個孩子在常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而後順利爲清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錄取,再之後留學海外,又分別從事量子物理和天體物理的科研學習。孩子們在科研學習之外,也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兒子蕭遙曾利用暑假遠赴斯里蘭卡偏僻之鄉參與國際支教工作;女兒蕭游在清華大學就讀期間,和清華同學深入重慶山鄉支教,參與北京醫療機構青年捐血愛心活動,在校期間獲得國家教育部港澳每獎學金。孩子們熱愛臺灣,也熱愛江蘇;新冠疫情期間,我的父親依舊以75歲高齡服務病人;女兒以印有「再爲祖國工作五十年」的清華大學T恤相贈,表達了我們一家三代人貢獻國家、服務社會的自我期許。
  我的家庭是兩岸婚姻家庭,也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的傳統家庭,父輩給予我們的教誨,很樸實。我們組建兩岸家庭,孩子們比別的家庭多了一份社會責任,同時,在自己人生規劃上,也更多元了。更重要的是有和他們自小接受的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兩岸傳統的家風家德一脉相承的生活氛圍。我和先生是從江南和臺灣的傳統家庭裏走出來的,我們的孩子在這個基礎上,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他們有了更爲廣闊的視野,祖國的就學就業機會爲他們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平臺和機遇。
  我們都很滿足於在江蘇、臺灣的生活,江南特有的四時節氣、兩岸的人情溫暖,也在無形中與父輩傳承給我們性格中淡泊寧靜的文化因子契合。我後來在從事兩岸文化交流工作中,遇見很多臺灣學者、朋友,以及我先生生意上的朋友,他們都很喜歡江蘇,原因和先生一樣,這裏有中華傳統孕育的豐厚人文土壤,是真正聯結中華文化、血脉的東西。通過梳理兩岸共同的家風家德,能連通兩岸交流的「血脉」,從我們身邊的兩岸普通家庭推展出去,就能變成社會、民族和國家,希望這種文化資産能喚癍兩岸家風家德記憶,激活中華傳統美德的基因,化成兩岸携手融合發展的强大力量。
(趙麗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