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準備穩步推動琴澳高質發展

鄒玖勝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寬關運行一周,整體暢順。深合區發展成為今年全國兩會關注熱點之一,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看望出席全國兩會的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時,多番勉勵要積極推進深合區發展,但也強調不能太急,「深合區建設前所未有,寧願慢慢來、一步步,奠定好基礎,日後的發展會好一點。」可見,中央對澳門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基調仍希望是「穩」字當頭。
  眾所周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合作體制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且深合區採用共商、共建、共管、共用機制,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模式。據相關報導指,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重要動力,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開發橫琴是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橫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制度創新深入推進,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時,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還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指出,以更加有力的開放舉措統籌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加快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著力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不斷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賦予合作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的戰略定位,並結合國家發展大局和澳門實際情況,提出了合作區建設分步走的發展目標,明確了主要任務,順應了澳門同胞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根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為三階段發展目標:一是到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時,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體制機制運作順暢,創新要素明顯集聚,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澳門有序銜接,在合作區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以下簡稱四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大幅提升至55%;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5000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2萬人;期末實有澳資企業8000家,澳資產業增加值20億元。
  二是到2029年澳門回歸祖國30周年時,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琴澳一體化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電子圍網系統和跨境金融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體系高效運轉,人員出入境高度便利;四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65%;建設保障性住房7.8萬套,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5年,醫療衛生機構千人床位數6個;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4萬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6萬人;期末實有澳資企業2.5萬家,澳資產業增加值90億元。
  三是到2035年,「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全面彰顯,合作區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高效運轉,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合作區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大幅提升,成為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有力增長極;實現琴澳居民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8萬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12萬人,四新產業有力支撐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合作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目標基本實現。
  而縱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兩年多以來,深合區在制度創新、規則銜接、產業協同、民生融合、封關運作軟硬體準備等各方面碩果纍纍,發展態勢提速增效,澳門元素持續增長。根據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在橫琴註冊的澳資企業總量近六千戶,就業生活的澳門居民增至1.14萬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三月一日「封關」運行後,有力推動澳琴之間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更高效便捷流動,便利澳門居民在橫琴安居樂業,更有助澳資企業在琴擴大生產,以澳琴為「原點」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切實發揮澳琴「雙循環」重要節點作用。
  今年迎來新中國建國七十五周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深合區成立三周年,亦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首階段建設成效的「大考」之年。正因為是「大考」之年,須做足「應試」準備,軟硬件配套同時到位。如夏寶龍主任所言,深合區「封關」是喜事,樂見澳門發展的新機遇,要在不同方面理順在初期遇到的問題,發揮好澳門獨特的優勢及作用,落實橫琴發展初心。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這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深合區建設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因此,趁着深合區「封關」運行正式實施的東風,結合「兩制」優勢,營造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更好服務國家的優良營商環境,澳門要加快做優做強多元產業,發展好新質生產力。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就表示,《橫琴發展規劃》提出許多支持橫琴發展和探索的政策,大家都希望這些政策可以加快落地,開放的範圍、程度可以大一些,機制體制創新可以快一些,橫琴工作經商居住的局面可以更便利、享受更大的政策紅利。他認為橫琴產業發展要「無中生有」、「做優做強」難度很大,需要中央給更大力度支持。因此,提出四點建議,一、希望中央支持橫琴打造國際免稅島,島內免徵增值稅、消費稅,讓不同市場主體之間可以有更好的營商環境,更便利自由做生意,有更多好商品可以進入橫琴,刺激橫琴的餐飲、文旅等各種消費。二、支持橫琴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打造輻射中山、江門、珠海等珠江西岸城市的國際電商產業集聚區。支持橫琴加快完善電子圍網、查驗平台、集散中心等基礎配套,發展網購保稅+新零售業務,國內旅客以線上購、線下提的方式,在橫琴購買保稅商品。三、《橫琴發展規劃》提出,支持橫琴發展幹細胞研究應用,希望可以加快制定標準規範、實施細則,在風險較低的領域,率先啟動市場化應用。四、珠海海島資源豐富,海域條件優越,水質條件很好,完全有條件打造國際郵輪碼頭、超大型深水港,進一步發揮港澳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希望國家可以組織力量,展開可行性論證,作為國家「十五五」規劃前瞻調研的課題。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認為,考慮到現時橫琴深合區實行的是粵澳共商共建共管的新體制,由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加上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三者行使管理和執行職權,意味着諸多政策實施需要多部門、跨城的配合和協作,建議加強內部行政部門的協作,保持順暢、融洽的溝通機制,有利推動政策落地。深合區政府加強仿照澳門的政策諮詢形式,在方案落地前,率先將部分有探討價值、存在較大分歧、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以草案形式,收集、整合專業人士、普通居民意見,了解居民可能存有的疑慮或執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中把握政策落地的各個環節,落實各項政策的執行細節,適時因應實際操作靈活調整。同時,建議建立政策成效追蹤、意見回饋機制。政策文本語言與居民生活化語言大相徑庭,建議以居民喜聞樂見方式加強政策宣傳強度和力度等。
  此外,就深合區創新探索琴澳融合的社會服務及社區治理方面,她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在共商共建共管共用機制下,構建琴澳社會服務和社區治理新格局,完善有關參與內地社區治理和社會服務機制,便於澳門社會組織更好參與深合區社會服務和社區治理實踐。二是探索琴澳數據跨境資訊共用和互聯互通,拓展琴澳居民優質生活空間,推動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民生融合發展,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三是推動更多澳門社會組織參與大灣區,特別是橫琴深合區建設,引領更多青年到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為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貢獻。四是支持澳門中小幼學校到深合區辦學,以及澳門大學等公立高校和澳門科技大學等私立高校在深合區開辦理科類院系,為深合區建設培養人才。
  誠然,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未來應如何優化深合區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赴深合區發展,促進創新創業,一攬子問題要深思解決。目前深合區推出的多項人才政策,偏向針對高端人才、緊缺人才作出獎勵性規定,且部分規定未能從澳門居民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人才政策擬定的初衷,是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深合區發展離不開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只有結合琴澳實際推出吸引各行業優秀人才的政策措施,才更能吸引普通澳門居民到深合區工作生活,真正將深合區打造成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近日有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提交聯合提案,明確提出結合澳門人才的實際工作經歷,將境外取得的資格認證、從業經歷視同境內取得,並作為人才認定的標準之一。建立特殊人才專案認定機制,對不符合條件但確有認定為人才理由的,特事特辦,促進深合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下的人才結構多樣化。根據深合區內用工實際情況,進一步放寬在深合區實際工作的證明管道。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在申請人無法提供相應深合區個人所得稅證明及社保繳納證明的情況下,多管道拓寬申請人在深合區實際工作的管道,如出入境逗留證明等,使政策可惠及更多澳門居民。此外,將人才激勵政策拓展到民生領域,建立就業、居住、生活全鏈條激勵措施。可將各項民生福利措施作為人才激勵政策一部分,如在深合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將享有優先申請保障性住房、人才子女入學優待等優惠政策。相關意見值得深究。
  總之,深合區已正式「封關」運行,實現澳門與深合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進一步便捷流通。但要實現琴澳一體化,必須一步一腳印,政策到位、民心所向,特別人才政策必須因地制宜,高瞻遠矚。目前所見,一切有序施行,粵澳雙方始終凝心聚力,努力打破發展困局,不斷創設條件,進一步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橫琴示範,相信最終可實現琴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