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沒》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本報訊)2月28日和3月1日, 紀錄影片《里斯本丸沉沒》在澳門上映,澳門是該片境外公映的第一個地區。

  3月1日,《里斯本丸沉沒》在澳門銀河影院上映後,製片兼導演方勵在影院見面會上與觀眾互動並接受了媒體的訪問。

  方勵表示感謝澳門觀眾的支持,令他感動的是澳門居然有那麼多的普通市民、那麼多的青年學子青睞這部嚴肅紀錄片,更加感謝專程從香港到澳門影院觀看的熱心觀眾,感謝觀眾的渴望瞭解更多里斯本丸背後的故事。

    方勵表示《里斯本丸沉沒》並不是講歷史,這個電影聚焦在人文故事上,從多個角度關注的是真實人物的命運和情感,關注《里斯本丸沉沒》事件中每一個生命、每一個人,他們的親人、他們的家庭,個人的命運和遭遇,關於人的生命,對生命的尊重,關注生命的損失和家庭的悲歡離合。

提問: 《里斯本丸沉沒》紀錄片的緣起是因為好奇心和搶救歷史的緊迫心情

   方勵:這是我自己在這件事上的經歷,所以《里斯本丸沉沒》的敘事方式也是這樣,帶領觀眾從我自己當年經歷的軌跡出發,從聽說,到專業好奇,然後發現物證,又聽說人證快沒了,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不可抗拒的走到今天。

  我希望這種不可抗拒的是情感的力量,首先有好奇心驅使,有搶救歷史的緊迫性,希望觀眾能感受到我當年感受到的歷程,只有這樣,電影才會走入觀眾的內心。觀眾從一開始對影片的好奇心,慢慢的被導演的敘事方式,和觀眾一起去探尋,給了觀眾一個好奇的探尋的過程,這是我創作的邏輯。 

提問:有一點我不能理解,就是這麼大的事件,那麼多條生命,涉及那麼多個家庭,為什麼過後那麼多年,人們依然不願意去面對它,不去提它,不去碰它?

方勵:1948年,英國政府曾經重視過,英國女王還送給舟山漁民一條機帆船。但是當年正是中國內戰,很混亂,沒有人管,這件事就中斷了。

     英國方面對於中國漁民的英勇行為是認可的,但可能因為歷史的長河裡發生了更大的事件,這件事就被淹沒了,因為對英國政府來講,歐洲戰場死了更多的人,遠東幾乎是被邱吉爾遺忘的一個角落,這是客觀事實。

     還有一個客觀事實,這艘沉船沒有人找到過,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契機讓大家來關注這件事情。

     如果50年代或60年代有人找到這艘沉船,它就會引發後續效應,但是沉船沒找到,這件事就一直被淹沒,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就被淡忘。

   2005年托尼·班納姆(Tony Banham)博士寫了一本書《里斯本丸沉沒:英國被遺忘的戰時悲劇》引起過香港的一些媒體的關注,當時鳳凰衛視就帶著一些人到了東極島做了一部電視紀錄片,但很可惜沒有深入下去。

  類似的事情陰差陽錯,可能就造成歷史被遺忘,生命被遺忘。

提問:您曾經說過,如果你不去做這個事情,拍攝《里斯本丸沉沒》,您就是個罪人,你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方勵:因為我剛好在這個年代闖進去了,剛好把船找到了,因為我找船是出於專業好奇心。我剛好在東極島拍電影《後會無期》,聽說了這件事,大家都說找不到里斯本丸沉船,我不信,憑什麼找不到這麼大一艘輪船?這是純粹的好奇心。

  我就想去找,當把船找到以後,開始感覺到這裡面有珍貴的歷史,剛好又聽說當年東極島救援漁民只剩一位94歲的林阿根老人,而當年倖存的戰俘也只剩一位98歲的鄧尼斯,雖然我不是做紀錄片出身的,但至少我從事電影創作,有這個本能的意識和常識,知道這事該即刻搶救!

因為我知道歷史的尾巴就剩這麼一點時間,所以說,不去做就是罪人。

提問:您是怎麼理解歷史的?一般都從教科書或從已知的資料去找歷史,但我覺得你們在重新寫這段歷史。

方勵:從教科書上得到的歷史,是歷史學家們寫出來的,而最真實、最客觀的歷史是通過親歷者敘述,這叫人證。

  這是一個海難事件,要有物證。這條船沉了,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破案也要講物證和人證,這不是寫出來的歷史,這是真實的口述歷史,有客觀的、物理的證據。

   為什麼當事人的口述歷史非常珍貴,因為它特別真實,它是親歷者口述的,歷史學家寫出來的東西,不排除有主觀的杜撰或者評論都有可能。

   歷史是人寫的,你可能無法辨別它的真偽。

提問: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之後,會不會再拍續集?

方勵:我們決定做的是大銀幕,不是專題片。如果做專題紀錄片,可能容納很多集,裝下更多的人,但電影需要有代表性,要把故事分類、濃縮,呈現經典。

   因為電影的時間長度有限,我們要符合觀影的規律,讓觀眾在短時間裡看到更多的內容,這就要講究敘事和剪輯。

    我們只在電影中只拍攝了一小部分家庭,還有這麼多家庭怎麼辦?

    我原本想發起搭建“里斯本丸”數字紀念館,類似數字檔案館,我已經跟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的張志慶院長建議,澳科大電影學院可以做,把我們已經有的大量的素材,以及還可能有的素材逐漸疊加起來,搭建數字檔案館,然後去維護,包括調色、剪輯、修音。

    船上涉及1800多個盟軍家庭,再加上中國200多個漁民家庭,加起來2000多個家庭,把這段珍貴的歷史保存起來,工作量很大,這是我的建議,因為澳門有一個特點,在這邊建網站,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到這來流覽,來觀看。

 

劉長妹《里斯本丸沉沒》澳門發行人想要說的話

  作為《里斯本丸沉沒》的發行人,我想對大家說一聲謝謝。這兩天每一場路演我都會無法自已的紅了眼眶。五場路演像一面鏡子,照出太多未曾預料的共情。三進校園,兩入影院,聽著觀眾的掌聲,看著他們淚眼婆娑,久久無法平復的唏噓,讓我內心既感懷又堅定。方勵導演讓我們看到了電影以外的生命重量與人性光輝,導演說他最大的遺憾就是片中親歷的三位老人未能看到這部影片,他最大的困難是怕他死了,完不成電影。

  我想這才是正真的“破地獄”,片內片外,都在用生命詮釋著生與死的意義,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心靈救贖。我未曾預料到會有香港觀眾特意跑來,更未曾設想現場香港觀眾呼籲香港上映,這讓之前試圖推動香港上映的我一時哽咽。

  我敬佩方勵導演的堅定與偉大,看著他越發覺得自己無比渺小,但又感覺跟著他做了一件自己認為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很感謝上映一周,很多澳門團體和中資企業都組織觀看,期盼更多澳門的觀眾都能走進影院去觀看《里斯本丸沉沒》,去感受戰爭中不同立場之下人類的無奈、渺小與偉大,它會像一縷陽光刺破死亡的黑暗。

影片介紹:

《里斯本丸沉沒》(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由浙江勞雷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方勵執導,範銘、龔莉聯合導演,澳門喜彩文化娛樂負責澳門發行。

  影片講述了1941年二戰時期,英國士兵不敵日軍的進攻而投降成為了戰俘,1800多人被日軍送上“里斯本丸”號貨船,在從香港開往日本的途中被美軍的魚雷擊中,日軍撤離時把英國戰俘困在船艙裡,被中國舟山漁民發現並救起了水中的200多名倖存者。

該片代表中國內地報名競逐第97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曾榮獲:

  • 第37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
  • 第三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年度特別推薦紀錄電影
  • 2024微博電影之夜微博網友年度期待影片
  • 豆瓣2024年度電影榜單2024評分最高紀錄片/最受關注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