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新聯檢大樓懸掛國旗區旗位置安排棘手 關閘新聯檢大樓懸掛國旗區旗位置安排棘手

隨著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內地人民與港澳居民的往來交流,及協助港澳地區重振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發展,批准了更多的內地省份組團「港澳遊」及逐步推開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之後,往來澳珠邊境的旅遊流量急劇增加,平均每日達到十五、六萬人次,在日前的澳門回歸四周年紀念日假期,更高達二十多萬人次,幾達全澳人口的一半。在此情況下,拱北口岸聯檢大樓內是人頭湧湧,澳門關閘聯檢大樓內外更是「逼到爆棚」,這給旅客們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在澳門一側,「潮水式放行」對拖帶行李箱、攜帶幼童的旅客,在甫放行時的「衝鋒人浪」中,簡直如同「走難」,哭罵聲一片。在聯檢大樓內,因為空間淺窄,檢查柜位又是橫式排列,致使排隊隊形不是直線延後,而是呈現曲線型,容易讓一些不遵守秩序者從中「加塞插隊」,也經常引發磨擦糾紛。另外,秩序的混亂,也為小偷扒竊提供了「方便」。錢財被竊固然是損失,証件被竊更是讓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不少人是把關係到自己各種權益的証件,如身份証、回鄉証、駕駛執照、診病金咭……等,擺放在一個錢包之內,如被竊走,不但是在返回澳門時麻煩多多,而且還須辦理補領各種証件的手續,費時失事。而且,當內地遊客來澳旅遊時,關閘聯檢大樓的硬件設施及秩序管理,就給予他們欠佳的「第一印象」,不利澳門旅遊業的發展。

幸而,澳門特區政府早有預見,及早規劃興建關閘新聯檢大樓。並在中央政府支持及珠海市政府協助下,解決了澳門一側土地資源不足問題,借用了「三不管」地帶的一幅土地,使新聯檢大樓得以破土動工並順利施工。其首期工程亦即新聯檢大樓的本體,將於明年一月底便可投入使用。最高設計流量為日均三十萬人次的新聯檢大樓在啟用之後,由於其空間寬敞,出入境檢查又分為上下兩層處理,更使大樓增加一倍可使用空間,致使可共設七十一個檢查柜位,再加上檢查柜位是採用縱式排列設置,也將可消除排隊輪候的「曲線隊型」問題。相信,該新聯檢大樓在正式啟用後,就可使本文前述的混亂狀況成為「過去式」,不但是旅客可以享受一個較為舒適的過境環境,而且也可改善內地遊客對澳門的「第一印象」。這對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的本澳經濟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由於澳門關閘聯檢大樓是向內地「借地」興建,這就使聯檢大樓的外部景觀出現了一種不甚協調的情況──拱北聯檢大樓的五星紅旗旗桿的豎立位置,就在關閘聯檢大樓的跟前;而珠海邊防檢查總站的兩座哨亭,也是緊貼關閘新聯檢大樓而建。無論是幾何比例還是空間距離,都予人一種「怪怪地」的感覺。既然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實際上澳門關閘聯檢大樓除升掛澳門特區區旗之外,更是升掛中國國旗,這與中國與俄羅斯、朝鮮、越南等國家的兩個不同主權國家的邊境管理必須是寸土必爭,國旗就是代表領土主權,不能隨意移動的模式,並不是同一回事。因此,是否可對國旗旗桿及哨亭的位置作出適當調整,以有利於雙方的管理及景觀的協調?值得中央有關部門慎重研究。

至於澳門一側方面,由於關閘聯檢大樓建筑物的高度較高,且又緊貼關閘拱門而建,這就使原來處於空曠地帶的關閘拱門的周邊景觀,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它幾乎被淹沒在新聯檢大樓之下,毫不起眼。站在旅遊業和文物古跡觀賞的角度,當然是一個遺憾。但由於這座拱門是當年葡國殖民管治者霸佔中國領土的歷史遺物,在景觀上將之「矮化」,正好是折射出中國政府已經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已回到祖國懷抱的現實。或許,這正是一種既能保留歷史遺跡,可能做到避免宣揚葡國人對澳門的殖民管治歷史的「雙贏」安排吧?!

然而,按照第三/一九九九號行政法規「國旗、國徽及區旗、區徽的懸掛及展示」規定,澳門特區的邊境管制及檢查站必須展示及懸掛國旗、區旗及區徽。在新關閘聯檢大樓工程動工之前,國旗、區旗是懸掛在關閘拱門之上的。在當時,這是最為適當的位置。新聯檢大樓動工後,由於關閘拱門也被列入施工範圍之內,國旗、區旗就改為懸掛在舊聯檢大樓上面向內地的一側。在新聯檢大樓啟用、舊聯檢大樓完成歷史任務並將之拆卸改建為關閘廣場時,國旗、區旗應當懸掛在哪裡?如是回復關閘拱門之處,一來其時它已經是位於新聯檢大樓面向澳門的一側,不符國際慣例;二來正如前述,關閘拱門與新聯檢大樓相比,顯得頗為低矮,國旗、區旗懸掛於此,在客觀上是對國旗、區旗有欠尊敬。

但是,如果是按照國際慣例,將國旗、區旗懸掛在新聯檢大樓面向內地的一側的話,就將與拱北聯檢大樓前的國旗旗桿,形成「零距離接觸」的情形,而且還是「國旗對國旗」、「鼻尖頂鼻尖」,極不嚴肅。因此,有關珠澳邊境雙方聯檢大樓的國旗懸掛展示位置的適當安排問題,確是值得中央有關部門關注。當然,如要作出調整,也須注意到「國務院令第二七五號」關於「澳門特區區域範圍文字表述」中,有關「珠海邊防檢查站原旗樓」的規定,避免與此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