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協議的務實手法有可能被扭曲申述

明(十二)日是「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由於「金門協議」是兩岸分裂分治四十餘年來,兩岸首次進行的「白手套」式的談判及簽署協議(在此之前,雖有「兩航談判」及所簽署的協議,但只是針對突發性單一事件的談判,而「金門協議」則是開創了解決長期、常態性事務的談判的先例),及其形式給日後海峽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和海峽兩會進行談判帶來啟發,故台灣方面較為重視。除了馬英九在「治國週記」中,以《金門協議二十年,求同存異創雙贏》為主題,特別邀請台灣紅十字總會會長陳長文對談,呈現當年「金門協議」簽訂的場景、內容及後來的影響之外,台灣紅十字總會也將出版《金門協議二十年》一書,馬英九為此書撰寫題為《務實與彈性:兩岸「金門協議」二十周年感言》的序言。馬英九在序言中肯定了「金門協議」為「九二共識」的濫觴,並指出「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年來,功已成,身未退。除了協議本身在遣返方面的顯著成效外,還有一項不為人知的特別貢獻,就是「金門協議」的內容,涉及公權力的執行,是最早實踐「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新嘗試,雙方「建立互信」的開端。

大陸方面,至昨日為止,尚未見有甚麼紀念活動。不過,要說為「金門協議」出書,可能大陸是先走了一步。實際上,早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國台辦屬下的九洲圖書出版社就出版了由中共元老伍修權女婿,曾任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香港新華社台灣事務部副部長,時任全國政協港澳台聯絡局局長的樂美真撰寫的《金門商談漫記》一書,以親身經歷,介紹他以中國紅十字總會理事的身份,參加「金門談判」的過程及所聞所見,首次將原本是秘密進行的「金門談判」的過程及內容公開於眾,因而引發台灣各方人士的注意。

「金門談判」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貢獻,是創造了「白手套」的模式,為日後的海峽兩會接觸和談判樹立了先例。實際上,「金門談判」雖是以兩岸紅十字會的名義進行的,但實質上卻是一次半官方的接觸。大陸方面的與談者,雖然都擁有紅十字會的職務,其實都是相關部門如國台辦、福建省衛生廳、中共福州市委政政法委書記等的官方職務。而台灣方面的與談者也一樣,雖然也掛著紅十字會的職務,但有人是「行政院」和「國防部」的法律顧問,甚至有人是「國防部」參謀本部中將銜的作戰次長室執行官。因此,這次談判不但是一次歷史性的會談及兩岸關係的大突破,而且也為後來的海峽兩會談判提供了樣板。

「金門談判」的主要特點,是雙方在談判過程中都以務實靈活的手段,避開了尷尬的「國家定位」問題。如在協議文件中,不觸及雙方的政治立場,而是以解決遣返偷渡客的事務性問題為主;又如在雙方的稱謂上,也避開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中的「中華民國」字眼,而以「海峽兩岸紅十字會組織」來代替之。而且雙方的簽署人都隱去了其官方職務,而是統稱「兩岸紅十字組織代表」。另外,在紀元問題上,既不採用大陸使用的「公元」,也不使用台灣慣用的「中華民國」,而僅是單純註明簽署日期。而且,「金門協議」還規定,執行該協議的兩岸船隻,不應懸掛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其他旗幟,而應懸掛白底的紅十字會旗,從而迴避了敏感的政治問題。

「金門協議」的這一做法,為後來的海峽兩會談判樹立了高度可行性的先例。比如,雙方不提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是涉及到「中華民國」的「國號」,就是後來雙方就「一個中國」定位問題達成的「九二共識」的濫觴。又如,雙方與談代表在協議上不提各自的官方職務,也為海峽兩會簽署「MOU」協議的以兩岸「金融監督業務代表」來代替自己的官方職務。再如,雙方執行協議的船隻所採用的掛旗方式,也為日後的港台航運協議、兩岸直航航運協議提供了參考樣板。

應當說,最有價值的,就是馬英九所言,「金門協議」是「九二共識」的濫殤,也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先例。而且,「金門談判」也為兩岸的接觸和談判樹立了一個新的模式,即談判議題是事務性議題,不涉政治問題;談判的執行者是民間機構,但幕後主導、指揮談判的是兩岸最高決策當局。

在兩岸談判已經走上正軌後的今天,我們回顧「金門談判」的歷史,仍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這次商議能夠順利進行,主要是兩岸有關方面在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陸方面的底線是:一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能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局面;二是討論私渡遺返問題只談今後怎麼辦,不談過去誰是誰非;三是談得成就,談不成就算。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爭議,達到快速解決問題之目的。而台灣方面開頭時卻意圖摻入政治因素,包括要使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稱謂。但也是為了達到快速解決問題之目的,而沒有堅持下去,最後用的是「兩岸紅十字會組織」的表述方式。

不過,馬英九在紀念「金門協議」簽署二十週年的活動中,所強調的「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追求雙贏」,似是另有所指。那就是呼籲北京「正視現實」,亦即正視兩岸分立現實、深化互不否認的默契,在此基礎下,才能「求同存異、續創雙贏」。也就是說,馬政府是要藉著紀念「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來強調北京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倘若北京不能公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既然這個「政治障礙」未能消除,那麼,在今後可預見的時間內,兩岸都不可能進入政治對話階段,仍將是堅守「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節奏,但這個「後」,必須是以北京正式承認「中華民國」為前提。

這就可能是馬政府所要的「金門協議方式」:如果不承認「中華民國」,那就只能是談事務性、經濟性、技術性的問題;如要談政治議題就必須正視及承認「中華民國」這個「現實」。這也正是馬英九提出「正視現實,求同存異」,而大陸方面卻從來不提「正視現實」而提「化異求同」的原因。馬英九的「正視現實」,其實就是正視「分裂分治」,尤其是「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現狀。既然兩岸在政治方面的分歧依然存在,因而政治談判時機還不成熟,尚需時日。這也是現實,需要雙方共同面對,不容回避。由此可見,馬政府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仍將在政治上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維持臺海現狀的方針,但在經濟上卻將加快推進「ECFA」的合作步伐,並希望能借助「ECFA」促使台灣經濟重新起飛,提高馬英九連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