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精神健康不容忽視 鄒玖勝

  每年十月十日為世界精神健康日,又稱世界精神衛生日,旨在提升公眾認識精神健康,今年世界精神健康日主題為「讓人人享有精神衛生保健成為現實」。新冠肺炎爆發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說經濟和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但在防控常態化的後疫情時代,人們的精神健康同樣不容忽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定義,「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這個定義對精神衛生的描述,超出了沒有精神疾患或殘疾的範疇,也就是說,不能以有沒有患精神疾病或可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來界定一個人是否保有精神健康。世衛進一步解釋,精神衛生的概念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能夠實現自己的能力,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從事工作,並能夠對其社區作出貢獻。因此,精神衛生不僅是個人的任務,家庭關係、工作環境、學校安全,乃至社會的整個運作都有可能影響個人的精神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自去年新春爆發以來,全球至今確診病例數已超過2.34億,約480萬人不幸死亡。新冠病毒不僅侵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對人們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一些群體包括衛生工作者、學生、獨居者以及那些先前有精神疾患的人尤受影響,針對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的服務也受到嚴重干擾。國際上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在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的首次全球評估中,研究人員估計2020年新增的嚴重抑鬱症病例和焦慮症病例數分別為5200萬例和7600萬例。這兩種疾病的病例數分別增加了28%和26%,尤其是在女性和年輕人當中。研究顯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承受了最沉重的精神健康負擔,而在居高不下的新冠肺炎病例數、限制出行措施以及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生率上升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故今年五月的世界衛生大會,世界各國政府認識到有必要在各級擴大優質精神衛生服務,呼籲大家照顧好自己和他人,人們能夠呵護自己的心理健康,並向他人提供支援。
  本澳疫情幸在政府及全社會努力、中央支持下基本受控;但是本澳的經濟由於外圍疫情關係,受到嚴重創傷,因受疫情影響,有資料顯示,隨團入境旅客及外遊居民人數按年大減超過9成,導致旅行社的訂房服務、旅行團及客運票務收入較前一年分別跌77.9%、84.6%及78.1%;出租備有司機的旅遊車(4.7億元)亦跌64.5%。部分行業採取放無薪假、裁員、減薪等,僱員收入受到一定影響,由於經濟、家庭等壓力,日積月累,情緒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容易衍生出多項情緒問題。
  本澳一家心理治療中心早前公佈,今年首七月接獲的求助人數已是去年全年八成,其中情緒困擾、家庭關係或自殺等問題的求助比例均上升。可見疫情持續,人們情緒不穩,甚或壓力「爆煲」情況或不斷湧現,倘得不到及時妥善的排解,後果堪憂。值得關注是,該中心新求助者中,逾四成曾有傷害自己或輕生的念頭或行動,比例較以往大增。根據當局數字,近年本澳居民自殺率呈反覆向下趨勢,前年更跌至監測工作開展以來的新低,惟去年上半年自殺死亡個案數出現同比增幅,相信與疫情脫不了關係。
  此外,本澳多間學術機構和協會早前亦進行了數項研究和調查,旨在評估公衆面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的旅行限制、商業環境滯後等負面影響時的心理健康狀況。
  其中,澳門大學和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公佈的研究報告稱,大多數受訪澳門居民「精神心理狀態穩定」,且「沒有受到明顯精神心理症狀困擾」。這份題為《新冠疫情後期澳門市民精神健康狀況調查》的研究報告指出,在1,005名受訪者中,有70.1%認為疫情對其生活有「中至重度」的影響,另有7.7%表示疫情期間曾遭受嚴重經濟損失。在精神健康方面,有11.5%和6.3%受訪居民分別感受到明顯抑鬱及焦慮情緒困擾。此外,在疫情後期,有26.4%受訪者反映感到中重度疲憊感,有6.4%受訪者曾經歷過中度至重度失眠。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發起另一項以澳門女性居民生活為主題的調查亦發現,許多本地女性居民在過去一年中承受了各種生活壓力。儘管最近有所改善,但澳門失業率仍處於過去十年來的最高水準,加上旅遊業和博彩業的大量僱員仍被要求放無薪假或工作時間減少。3月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186位女性居民中,有67%表示她們感到生活壓力「大」或「極大」,其中約68%受訪受者認為生活壓力主要源於「經濟狀況」。作爲城中最大型的勞工組織,澳門工聯表示約73%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憂慮」。可見疫情對人們心理健康影響之大。
  有學者就表示,造成了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個問題就是失業,工作不穩定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第二個問題是失聯造成的抑鬱。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就是讓大家減少社交上的聯繫,而社交距離是雙刃劍,在阻斷病毒傳播的同時讓人們無法相互交往,造成抑鬱問題多,自殺率增加。第三個問題是焦慮、害怕。在疫情早期,焦慮害怕的問題尤其明顯,現在還出現了沮喪的現象。第四個問題就是人際關係。現在家庭關係、夫妻關係都出現問題,還出現了各種矛盾,家庭暴力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針對本次疫情的研究僅來自於某一個時間點,因此並不能揭示疫情對人們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我們對因新冠疫情而導致的長期心理影響還沒有完全準確的認識。但是,過去的一些針對自然災害和疾病暴發(如非典)的心理學研究能夠幫助我們預計新冠疫情可能對心理造成的影響。這些研究表明,在自然災害和疾病暴發後,儘管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能夠始終保持心理健康,但是人群中仍有約10%的人會有持續性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創傷後應激反應、情感障礙、焦慮和有關問題。針對非典的追溯性研究發現,44%的非典倖存者在康復4年後仍有創傷後應激反應。因此,社會應該對此保持警惕。
  而2016年中央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專節提到,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範化管理,當中包括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等內容,精神健康在健康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實上,特區政府已留意到部分居民和家庭在這場公共衛生危機中所承受的情緒壓力、緊張的家庭關係和社會疏遠,並積極與民間組織合作研究自殺風險,以提供及時的支援服務。例如社工局一直透過預防、支援和補救三個層面為基礎推展各項精神健康的社區工作,初級預防主要透過社區活動增強大眾的心理韌性及紓緩壓力情緒,提升市民心理質素;二級預防則以熱線輔導及主動關懷弱勢家庭,及早識別危機個案,並盡早提供支援服務以避免問題惡化;三級預防則主要為已出現嚴重情緒困擾的個人及家庭提供輔導或轉介服務,透過不同資源介入適切提供其所需的社會支援及輔導。
  衛生局則持續在本澳精神衛生領域加大投入,現設有心理保健門診的六間衛生中心包括:塔石、筷子基、黑沙環、青洲、海洋花園及湖畔嘉模衛生中心。增聘專業人員方面,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有十七名專科醫生及二十名心理治療師,與五年前相比,人員數目分別增加百分之廿一點四及八十一點一。此外,精神科近年不斷擴展專為長期護理院提供的精神科外展服務,現時已有十一間護理院接受服務。為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衛生局擴大與社團的「家、校、社融合——健康進校園」計劃,積極提高學生、家長及教師關注精神健康。
  現時本澳精神健康服務已建立四階級模式的無障礙轉介系統。第一級為社區內所有提供體;第二級為社區精神健康專項服務;第三級轉介至衛生中心;第四級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另為加強四級精神健康服務的協同效應,精神科已於二○一六年成立社區精神科服務隊,為潛隱風險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提供精神科外展服務。可見澳門已建構融合社會資源一整套的精神健康便捷服務系統。
  惟有社服機構指出,根據資料顯示,二○一八年在山頂醫院接受精神科門診治療有三萬八千三百多人次,二○一九年有三萬九千一百多人次,去年上升至四萬一千八百多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本澳雖已落實世衛組織指引,構建「四級聯防、四環緊扣」聯合機制,為患者制訂個人化的復康計劃,並結合社區資源,提供持續性的整體跟進服務。但觀乎本澳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悲劇仍有發生,足見聯合機制尚有改善空間,需及時檢討並優化。再加上現如今因疫情導致經濟不景氣下,尋求幫助的人數可能增加,特區政府更應向公衆加強宣傳心理健康和相關支持服務的重要性。包括從教育宣傳和社會文化氛圍著手,增加居民對精神健康患者的理解,減少汙名化,如組建精神健康患者義工服務隊伍,加強社會各界與有條件的患者交流接觸。此外,因應社會對於民間心理服務有增無減,應持續加大民間心理機構人員與服務資助名額,擴大社區精神及心理服務團隊,增強精神心理服務的主動性,減低社區隱蔽個案的發生。
  的確,若能在社會中建立起對精神健康的友善氛圍,其將起到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而這需要多方長時間的共同努力。由於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仍深受新冠疫情困擾,澳門市民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仍將面臨和疫情相關的很多挑戰。因此市民應該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關注疫情期間身體出現的各種情緒和心理健康轉變,遇到精神心理健康不佳時,應積極尋求專業治療。
  另外,針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等常見心理疾病的研究也表明,冥想和運動能夠降低心理障礙的患病風險。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作用的,良好的身體健康也能夠對心理起到正面的影響,因此市民在抗疫期間,可進行規律及自身可應付的體育鍛煉活動,除了可以保持良好的體魄外,亦可有助維持穩定的情緒及改善失眠狀況;與此同時,積極的情緒會對身體有正面的回饋。積極心理學也給出過一些簡單可行的科學建議,比如,每天在睡前花幾分鐘寫下三件今天發生的值得感恩的事情和它們能夠發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這樣的簡單練習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提升幸福感。
  總之,疫情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各界宜攜手並肩,多關心身邊人,傳播正能量,減少悲劇發生。政府須加強構建社會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優化精神健康服務體系發展,更全面支援有需要人士。雖然近期疫情反覆,經濟復甦再遇考驗。但我們要相信終會戰勝疫情,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