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巷戰水平如何?

  臺灣共有大小城市100餘個,城區人口1200多萬,占臺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意味著臺灣島內如發生戰爭和衝突,將有很多戰爭要在街巷展開。
  以鮮血來換取空間
  台軍認爲,城市人口集中、物資豐富、戰略目標多、軍事價值大,特別是臺北、高雄、基隆等大中城市的得失將攸關民心、軍隊士氣和戰爭潜力。巷戰作爲城市防禦作戰中最後的「制勝法寶」,能够滿足台軍當前乃至今後的戰略需要。
  臺灣城市地區地面建築物林立、道路縱橫交錯,地下亦有錯綜複雜的排水通道、地鐵綫路以及防空工事等地下設施。防禦一方如充分利用城市地形的複雜性,便可形成一個由地上、地下工事構成的極其嚴密的立體防禦體系,如再儲備足够的彈藥和給養,則基本可達到長期堅守的目的。如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2萬車臣叛軍在首府格羅茲尼憑藉其精心構築的地面、地下防禦工事,與攻城的10萬俄軍對抗,堅守格羅茲尼達長達2個月之久。台軍之所以瞄準巷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圖利用巷戰易守難攻、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達到拖延戰事、等待外國干涉勢力救援的目的,這已經成爲其新的戰略指導和依靠。
  巷戰是一種異常殘酷的作戰樣式,進攻一方往往要逐街、逐樓、逐屋攻占,關鍵地區甚至要反復爭奪,因此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如1942年7月,德軍以優勢兵力攻入斯大林格勒,驕狂的德軍企圖用屢試不爽的閃電戰碾平這座象徵蘇聯最高統帥的城市,但不久他們就發現掉進了一個滿布死亡的深坑。在斯大林「不准後退一步」的嚴令下,蘇軍依托市內複雜地形和衆多人工建築,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一層樓、一間房、一座水塔、一段鐵路路基,甚至一堵牆、一堆瓦礫,都能引發激烈的爭奪戰。往往德國付出極大代價攻下的殘垣斷壁,轉眼又被蘇軍重新奪回,火車站反復易手即達13次之多。1943年2月蘇軍發動反攻,被巷戰消耗得筋疲力竭的德軍潰不成軍,最終以損失150萬人的代價敗北。從此德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台軍亦企圖通過巷戰給對手重大殺傷,從而達到扭轉戰局、變被動爲主動的目的。
  臺灣借重巷戰還有個目的,就是可以抵消對手優勢,借平民傷亡擴大國際影響。由於城市地理環境的複雜性,進攻一方在野戰條件下的優勢在巷戰中將受到許多限制。尤其爲减少平民傷亡、避免負面的政治影響,進攻一方通常只對軍事目標給予打擊,盡可能避免對民用目標的破壞,而且不能使用殺傷力過大的武器,以减少對平民的附帶損傷,這無疑增大了進攻一方作戰取勝的難度。
  200元一顆子彈
  從2006年開始,台軍開始强調在臺北、台南、花蓮、基隆、台東等大中城市做好巷戰準備的重要性,並進行了一系列兵力調整和部署。除此之外,還通過加大巷戰演練力度、組建精銳狙擊部隊、提升部隊裝備水平等舉措積極籌備巷戰。
  (一)加大巷戰演練力度。近年來,台軍在一系列軍事演習中均加入了巷戰內容,以此提高台軍的城市防禦作戰能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漢光」軍事演習。自1984年舉行「漢光1號」軍事演習以來,「漢光」軍事演習就成了台軍每年的重頭戲。2005年的「漢光21號」演習就明確納入巷戰。2008年的「漢光24號」不僅改變了以往的演習時間,而且第一次突出了巷戰演練。這充分反映了台軍從「殲敵於海上」向「巷戰等待救援」的重大轉變。
  在「漢光24號」軍事演習中,台軍除了實踐巷戰理論,還演練巷戰背景下的心理戰,主要突出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抗壓力訓練」。台軍認爲,巷戰幾乎都是短兵相接,對官兵的心理素質要求更高。因此,「漢光24號」演習中,在參演部隊全面開展了「消除恐懼訓練」、「壓力處理訓練」等課目。二是「控制輿論」演練。台軍主要演練了在較長時間的巷戰中,爭取國際輿論支持、外界支援以及發揮「戰場喊話」在巷戰中「瓦解敵軍」的作用等內容。
  (二)組建精銳狙擊部隊。狙擊部隊的戰力是驚人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攻打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時,素有俄軍「精英」之稱的空降和海軍陸戰隊傷亡人員中竟有60%~70%是被車臣狙擊手殺傷的。實戰表明,在巷戰中,一個狙擊組就可以控制一個街口、幾棟樓房。加之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以來,無論是在阿富汗的山溝中搜索塔利班的殘餘武裝,還是在伊拉克的街巷中與伊武裝分子激戰,美軍狙擊手都創造了大量「一槍一命」的戰例。狙擊手的作戰效能,甚至超過了「陶」式反坦克導彈,成爲了美軍地面部隊中效率最高的「殺人機器」。
  一切向美軍看齊的台軍,也想依葫蘆畫瓢。鑒於上述原因,台軍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組建適應巷戰的精銳狙擊部隊。當前,台陸軍已經在每個旅的建制下編制了一個約30人的狙擊排。狙擊排以狙擊組爲單位執行巷戰、特種作戰以及其他作戰中的中遠距離的精確打擊任務,每個狙擊組由狙擊手與副狙擊手(兼觀測手)兩人編成。台軍狙擊手在陸軍步兵中的比例已經與美國陸軍基本持平。
  (三)提升部隊裝備水平。近年來台軍采取「國外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法,加快新型武器的列裝速度,使其部隊的裝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由於巷戰便於使用輕武器,重型兵器的使用受限頗多,因此,台軍著重發展了狙擊武器。它不惜血本從國外引進狙擊武器。台軍引進的狙擊步槍有價格昂貴、極其稀有的以色列IMIM89狙擊步槍,性能一流的瑞士SSG-2000狙擊步槍,德國的PSG-1狙擊步槍,美國的M24、M82A1「巴雷特」狙擊步槍。其中,M82A1「巴雷特」狙擊步槍號稱「重型狙擊之王」,射程超過1600米,子彈可輕易擊穿1公里外裝甲車的裝甲,單槍售價320多萬台幣,約合人民幣80萬元,每顆子彈的價格是800元台幣,約合人民幣200元,台軍不惜血本引進國外裝備由此可見一斑。
  在引進外援的同時,臺灣加緊研發自己的狙擊武器。2007年「臺北航空科技與國防工業展覽會」上,首次曝光了台軍自主研發的新型T93狙擊步槍,這標志著該槍已經研製成功,預計今年將投入量産。台軍的T93狙擊步槍,原型即爲美軍的M24 7.62mm狙擊步槍。台軍從2003年開始仿製工作,據臺灣媒體報道,T93狙擊步槍曾創下800米距離0.3MOA單位(即散布直徑6.67厘米)的射擊精度和6000發可靠性測試零故障的記錄。T93狙擊步槍除槍管等個別部件購自島外,自製率高達90%以上。總的來看,T93仿製得比較成功,其射擊精度已經達到或者說接近世界級水平。
  除此之外,台軍雲豹輪式裝甲車、CM2A型120毫米迫擊炮車、V-150輕型裝甲車、「標槍」反裝甲導彈等一批新型武器逐步列裝負責巷戰的聯兵旅,這些武器在城市巷戰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戰力不容小覷。
  台軍籌備巷戰的弱點
  在台軍歷次演習中,儘管都出現過巷戰演練的鏡頭,但無非是些阿兵哥飛檐走壁的特戰表演。這些戰鬥技能看起來很「炫」,但實戰作用有限。目前的狀況是,台軍在巷戰的籌備上,無論是從編制體制上,還是從微觀訓練方法和人員裝備上審視,都欠缺太多。
  首先,台軍編制體制不適於巷戰。美軍在巴格達和俄軍在格羅茲尼的作戰實踐表明,巷戰中的作戰編組應與一般陸軍不同。在組織彈性上,由民兵組成的以巷戰戰爲主的車臣叛軍較俄正規軍更具優勢,他們能够拋開傳統班、排、連的編制,采取適於戰場的任務編組,使其部隊更適應巷戰任務。比如,據俄軍繳獲的資料顯示:車臣叛軍的編組以3~5人爲一個戰鬥小組,典型的攻擊方式是以3個小組構成中央及兩翼,中央小組以RPG火箭筒壓制俄軍,掩護兩翼小組接近到距俄軍15~20米的建築物中,然後予以殺傷。相比之下,台軍近年來雖將特種部隊編組成6人小組,但這個小組主要是組建於特種部隊內,也就是說臺灣陸軍的守備與打擊旅中沒有相似的編組,這點與在摩托化部隊中組建巷戰小組的俄軍相去甚遠。
  其次,台軍作戰訓練存在短板弱項。首先,巷戰的協同不同於一般陸戰,例如俄軍在第二次格羅茲尼戰役中,在戰術設計上就强調先期以火力打擊代替短兵相接,「風暴」分遣隊在火力打擊後再進入作戰區,且配有觀測人員,可以隨時呼叫炮兵支援。美軍對空中打擊的戰術也頗有研究,爲了避免殺傷平民,也特別强調精確武器的使用與空中打擊震撼力的心戰效能。美軍還有很多關於協同作戰時的信息傳輸、指揮通信等方面的檢討,如他們認識到即使裝備再先進,伊拉克作戰期間仍無法避免誤傷友軍。如何更快更精確地傳送情報,及時獲得火力支援並同時識別敵我是其發展的目標。相比之下,台軍負責巷戰的聯兵旅,幾乎沒有類似的訓練。台軍訓練上的錯誤在於,他們是急於組建更多的特戰部隊,而不是讓所有的部隊學會打巷戰。但是巷戰的重點不是那些飛檐走壁的花哨戰術技巧,而是部隊如何在街巷中協同作戰。
  最後,台軍武器裝備有所欠缺。雖然人是决定戰爭的主要因素,但武器裝備也會影響戰爭的進程。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經驗,巷戰經常需要「强行進入」,而部隊對於所配發的破壞器材多有抱怨,尤其散彈槍的數量及彈種威力均不足。陸戰隊的經驗發現「撞牆槌」(台軍連此物也沒有)的效果不佳,散彈槍才能有效地破壞門、窗,因此陸戰隊提出至少每個步兵要配備一把。但是除了少數特戰部隊外,散彈槍並不在台軍裝備列表中。
  另外,台軍雖然近年來也開始重視培訓狙擊手,但是在擔負作戰的常規部隊中,却看不到狙擊手的身影。顯然,目前台軍對正規作戰中狙擊手的作用還沒有深刻的體會。巷戰中更少不了對狹窄空間的爭奪,手槍在近距離室內作戰時的操作靈活性遠優於突擊步槍。台軍除了憲兵部隊外,一般士兵沒有手槍,即便裝備了手槍的機槍手也沒摸過手槍,更不用說射擊訓練了。目前,台軍中大部分的手槍都是老古董的美制M1911,雖曾有過出色表現,但畢竟年事已高,槍況堪憂。
(許抗、羅海萍、馬正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