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天網

  三個層級的分類防控,給廣州織緊了一張密集的防疫網,扭轉了戰局。
  6月21日,夏至。然而,即使在北半球日長日影達到極限的這一天,全球新冠疫情也絲毫沒有抵達極限的迹象。
  6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在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表示,首現於印度的新冠病毒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已傳播至全球92個國家。專家們擔憂:德爾塔變異毒株正在成爲全球新冠主要流行毒株,全球將面臨第三波疫情衝擊。
  全球健康專家的憂心忡忡並非空穴來風,在目前所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中,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力最强,傳播速度最快,潛伏期短、病毒載量髙、發病進程快。
  6月21日的廣州,這個我國阻擊德爾塔變異毒株的主戰場,疫情防控形勢已明顯好轉。6月21日0至24時,廣州市無新增境內感染病例報告,這是繼6月19日之後第三個零新增日。
  從5月21日確診第一例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的病例,到6月21日疫情防控「從決戰決勝階段轉變到殲滅階段」,短短30天裏,正面阻擊「德爾塔」的廣州到底經歷了什麽?這個上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在和病毒賽跑的過程中,掌握了哪些新式武器?
  分級分類防控
  廣州,一個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分的超大城市,在應對德爾塔變異毒株過程中,病例人數爲153人,患者零死亡。
  廣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表示:「此次疫情主要爲在共同居住、共同就發、共同托管等相對密閉的場合受到感染的傳播,感染者之間有明確的傳播鏈條。傳播速度快、傳播力强是此次疫情和以往疫情最大的不同。」
  傳播速度有多快?廣州替方日前公布的監控畫面顯示了兩例廣州疫情病例接觸畫面:雙方在無接觸肢體情況下,14秒就完成了病毒傳播。
  張周斌告訴本刊記者,從廣州一個月的防控經驗來看,廣州的分級分類防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5月26日,「廣州荔灣發布」發布《廣州市荔灣區關於開展全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通告》,稱「5月26日至27日對全區戶籍人口、暫住人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次日出現在發布會上的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隽介紹,荔灣區全員篩查「以社區爲單位設立核酸檢測點,嚴格斯鐮隨魏措施,確應檢盡檢、職一戶、不落一人。」
  「5月26日的荔灣區全員大篩查,對於發現早期的感染者來說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張周斌對本刊記者,根據模型預測,荔灣大篩查後,廣州感染人口規模下降99.55%。
  5月29日上午8點15分,廣州市發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分級分類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號)(以下簡稱13號通告),正式實施分級分類防控。
  張周斌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發現雜疫情有幾個特點:一是當前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區域聚集;二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涉及廣州和佛山的多個區域;三是續發病例涉及的成和活動場所的類型比較複雜。「這些都是疫情擴散的危險因素。加上病情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社區傳播的風險不斷增加。基於這些特點,對於疫情傳播的影響,我們提出了三個層級的分類分級防控的方案。」
  「第一個層級是當前病例較多且出現聚集性疫情的街道,也就是蔡灣區的海龍街、白鶴洞街、中南街、東激街、沖口街作爲防控的核心圈,傳播風險髙。我們在這個層級實行的是『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防控』的剿滅策略。重點在於排查,確保早發現和防外溢。第一個層級在4個中風險的街道基礎上增加了海龍街,是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從疫情防控的需要作出的決定,目的就是要跑在病毒的前面,因爲這4個中風險街道和海龍街聯繫是非常緊密,地理位置上緊密相連。」
  「第二個層級是荔灣區以上5條街以外的其他全部區域,另外還加上越秀、海珠、白雲、番禺的部分街道以及部分社區。這主要是涉及散發病例主要的活動場所,也是我們這次疫情的防控警戒圈,存在一定的社區傳播風險。因此,在這個防控圈內,我們實行的是『內防擴散、高效防控』的圍堵策略,重點在於避免聚集和降低感染風險,提前設置防控的隔離帶。」
  「第三個層級是核心圈和警戒圈以外的全市其他區域。雖然暫時沒有病例報告,但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仍需警惕出現散發病例。因此,在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加强了場所限流、控制聚餐、嚴格查驗等場所防控措施。」
  分級防控的目的,「歸根結底是一定要跑在病毒的前面,要比病毒跑得前,要比病毒跑得快,才能戰勝病毒。」張周斌告訴本刊記者,模型計算預測,13號通告發布後,廣州感染人口規模又下降了97.34%。
  廣州的分級分類調控是動態的,根據疫情信息逐步調整,做到全局掌控,精准防控。張周斌說,從13號到後面的15號、16號政府通告,每一次發布都代表防雖施的調整,如此才控制在了全市153個確診病例的規模。
  與此同時,在英國,據BBC報道,截至6月16日,英國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的人數達到75953例,髙於一周前的42323例,也就是說,一周之內英國「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者增加了3萬多人。
  三個層級的分類防控,給廣州織緊了一張密集的防疫網,扭轉了戰局。
  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6月24日稱,從廣州市實施的分級分類防控措施的效果和檢測數據來看,目前傳染病流行需要具備的三個基本環節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一是6月20日至24日,廣州先後在11個區的121個街鎮,以及機場、港口等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排查,共設置採樣點2181個,派出醫務人員2.82萬人次,全市累計採樣1172萬人,未發現陽性感染者。
  二是6月15日至23日,廣州對荔灣區芳村片區外環境開展應急監測,累計在1799個場所採集樣本4820份,其中環境樣本4760份、污水樣本60份,經檢測均爲新冠病毒核酸陰性。
  三是6月12日起,廣州所有新增本土感染者均爲在隔離酒店排查發現;從6月19日到6月24日24時,全市已連續6天無新增本土感染者。目前,全市所有密接者均在隔離酒店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一場全民動員的信息戰
  對廣州來說,阻擊德爾塔毒株,也是一場全民動員的信息戰。
  與傳染病作戰,是一場看不清敵人的硬戰;敵暗我明的態勢容易引發恐慌,而消除未知的恐懼,權威信息的即時公開是唯一的選擇。6月12日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明確要求:「尤其要加强權威發布,做好宣傳工作,引導廣大群衆扎實做好嚴防護、不扎堆、不聚集、少出行等防控要求。」
  廣州戰疫打響之後,各信息發布平臺無論大小,開足馬力發布傳播疫情防控信息,用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朱小鍈的話說,是「衆志成城,形成合力」。
  從5月21日至6月21日,廣州已連續26天不間斷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累計召開3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有123名來自81個單位或機構的負責人、代表直面市民,介紹相關情況。
  用及時公開的信息跑贏謠言和恐慌,廣州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就開始了。據統計,2020年廣州全年共舉辦241場新聞發布會,全市有688家單位、1146名發布人參與了相關發布。除了聚焦疫情防控及時回應、聚焦復工復産及時發布之外,作爲入境人員較多的城市,內容還聚焦涉外疫情的及時答疑,僅2020年就組織舉辦了13場「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專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就廣州的涉外疫情防控向市民進行了全面介紹。這也是爲何此輪疫情一出現,廣州就能第一時間迅速發布權威信息的重要原因。
  5月20日,廣州市荔灣區在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監測中,排查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疑似陽性人員,連夜篩查排查確診後,次日上午9點左右,荔灣區主動發布相關消息。幾小時後,即當日18:00點,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召開,副市長黎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黃光烈荔灣區區長畢銳明在發布會上通報疫情相關情況。瞬間,確診病例情況、處置措施、疫苗接種等核心信息刷屏社交媒體。
  其實,邀請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各委辦局一把手等出席發布會,在廣州並非首次。2020年市長,就出現在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在全國一綫城市中開創了先河。
  隨後,「廣州發布」「廣州衛健委」「廣州荔灣發布」等官方新媒體渠道,開啓滾動發布疫情信息的模式;同時,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上,疫情防控有關的通告或信息24小時不停播報。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院長蔡立輝認爲,第一時間將權威的信息向公衆和社會公開,贏得了廣大市民有效的支持和全力的配合。
  爲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從5月27日,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頻次增加,根據實際需求「一天一場」或「一天兩場」。
  除了及時,信息發布人的權威性也非常關鍵。廣州此輪疫情信息發布的人數之多、人員之廣,可謂開了先河:有相關職能部的負責人(包括廣州11個區政府相關負責人),相關企業負責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還包括普通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出租車司機、快遞員、外國友人、青少年,街坊鄰居……
  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新聞發布會上,參與發布的就有國內外醫療衛生系統專家、法律界權威人士、高校智庫學者、金融專家、科技專家等,他們從專業角度分析疫情進展、防控治療、市場政策等信息,增强發布信息的專業性、說服力。其中,鐘南山院士在當年先後五次出席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座談會並回答國內外媒體提問。
  此次廣州疫情防控信息發布的創新,還體現在內容上,除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況通報外,主要回應了市民的關切,比如髙考安排、端午假期安排、心理壓力排解,生活物資保障、公共場所防控等鱗信息。
  此外,發布會形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多變。比如,抗疫一綫的工作人員會採用連綫的方式播報最新的情況;同時也請一些普通市民在發布會結束後分享自己的抗疫體會。這種綫上綫下統籌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多全的形式也拓寬了信息發布的渠道。
  「這些做法都很好地回應了一個超大型城市在疫情防控中如何管理的問題。」一位傳播學者告訴本刊者,全面動員的信息戰是廣州阻擊「德爾塔」的武器之一。
  全球最大規模城市核酸檢測行動
  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介紹,6月30日前,廣州完成了又一輪的全員核酸篩查。
  在抗擊「德爾塔」與病毒賽跑的過程中,廣州創下了一項世界紀錄:全球市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行動。
  從5月21日到端午節前夕,廣州陸續啓動三輪大範圍全員核酸篩查。陳斌透露:5月21日至6月12日21時,全市累計核酸檢測3602.3萬例,發現陽性感染者43例,主要集中在重點區域、重點規區域、重點人群。
  檢測3602.3萬例,如何做到?
  抗擊「德爾塔」,在廣州,是一場全民作戰。
  在這一場不舍晝夜的阻擊戰裏,一綫防疫人員又一次站在了前綫。這當中,就有守護廣州社區防控第一道防綫的「三人小組」。
  「三人小組」並非此次廣州的新發明,而是在原有黨建引領的基層自治組織基礎上形成的基層小分隊。在去年的疫清防控中,由社區居委、派出所民警、社區衛生中心人員組成「三人小組」對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次阻擊德爾塔毒株的戰役中,「三人小組」再次發揮了強大的作用。
  吳瑤是荔灣區人力社保局的一名黨員,也是「三人小組」成員之一,主要參與支援白鶴洞街鶴翔社區的防控工作。他告訴本刊記者,「三人小組」的工作任務是做好對居家隔離人員的健康檢測、上門核酸採樣等,重點關注獨居老人、患有嚴重基礎病的病人和孕婦以及髙中考相關人員的情況。如果居家隔離人員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就要及時上門進行初步判斷,再向區衛健局報告,進行轉移排查。」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院長蔡立輝認爲,在嚴防嚴控的同時,如何精准服務封閉封控區域內的居民群衆,堅決守住社區防疫這一道關口,「三人小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符合實際、更具有執行力,爲街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防疫服務。」
  單日最高檢測150萬人份核酸樣本、3天內完成近2000萬人次的核酸採樣、33小時內完成對南沙區的封閉和解封……廣州的爭分奪秒如何實現?
  大篩查的快速完成背後,是廣州難抗疫的努力和實力。
  科技抗疫,廣州有實力。廣州擁有55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總數雖全國第三位;擁有生物醫藥領域髙新技術企業1000多家,其中包括不少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據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孫翔介紹,廣州目前具備核酸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共有23家。
  比如,金域醫學在廣州的日檢測量已突破35萬管,是全球新冠核酸檢測日單産冠軍,核酸檢測樣本累計超過8000萬人份,單機構檢測量居全球第一。達安基因研發的核酸測試劑和快速檢測設備均爲全國首批獲證,銷售量累計超2.9億人份,居全國第一……
  科技抗疫,廣州很努力。據廣州市科學財局副烏長孫翔介紹,這次疫情防控,廣州衆多的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第一時間奔赴一綫,以實用爲標準,實戰爲方向,聚焦核酸檢測能力提升、變異病毒檢測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研發出一大批「硬核」科技武器投入此次戰「疫」,爲廣州在短時間內完成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規模的核酸檢行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成全省首個氣膜實驗室,便是其中之一。金域醫學副總裁、「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的運營總指揮李慧源告訴本刊記者,由廣州實驗室聯合金域醫學牽頭建成並投入使用全省個「獵鷹號」氣膜實驗室,與先期投入的「獵鷹號」檢測車等設備以及廣州金域實驗室,形成了「大型檢測基地+移動檢測點」的髙效檢測模式,組成了檢測能力達35萬管/天的「應急先行軍」,若採用10混1混採技術,每日最髙可檢測350萬人份核酸樣本。
  「爲加快落實應檢盡檢的要求,廣州利用各種科技手段,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搶時間、爭速度、出效率、見效果,從快、從嚴、從實釀艦制了娜的擴觀延。」孫翔說。
  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
  在蔡立輝看來,廣州此輪抗疫,充分發揮了科技支撑作用,充分發揮廣州市衛生資源優勢,及時進行了全員的檢測應檢盡檢,「這種檢測對於病毒傳播的精准監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評價廣州對此輪疫情的應對,蔡立輝好幾次用了「精准」這個詞。他認爲,廣州採取分類分區分級響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充分體現了精准防控和社會秩序正常化有機結合,既有效遏制病毒,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擾社會正常的秩序。
  人性化精准防控,是以科學防控爲基礎的人性化管理,也就是說,在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精准劃定防控目標,甚至精准鎖定到某街道某小區的某棟樓。
  比如,6月2日,在番禺區洛浦街錦綉半島社區錦綉東區,被調整爲中風險地區的只是該小區的16棟、17棟和18棟,其他住戶按照低風險區域管理。
  又比如,疫情期間,在廣州和佛山各區都已禁止或暫停餐飲場所堂食服務的情況下,只有天河區要求社會餐飲單位是「限制」而非禁止堂食。
  這些實際上符合廣州人性化精准防控的思路:即採取動態防控、順勢而變的策略,確保防控盡全力、生活不停頓、社會要穩定。而背後的支撑是各級政府各機構遵守的疫情防控底綫思維: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用最周全最細緻的準備應對最複雜的情況。
  天河區並非本土患者確診的首發地,但依然從5月21日開始把把疫情防控作爲頭等大事抓緊抓實,統籌開展流調溯源和核酸篩查,扎實落實分級分類防控措施。
  天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龔偉河介紹,該區核酸檢測做到「人人皆知、一個不漏」的同時,堅持以人爲本,「充分考慮高溫、大風、短時暴雨等極端天氣,近六成的採樣點設置在開放的室內空間,並貼心爲群衆備好飲用水、雨傘等物資,開闢老幼綠色通道,對行動不便人員實行上門採樣,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6月26日,全市中風險地區清零;此前的6月24日,廣州全市高風險地區已清零。這意味著:目前廣州市全市均爲低風險地區。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的日益明朗,廣州逐步回歸正常生活。荔灣老城區老街老巷裏的阿婆們出門喝茶,到公園聽戲遛彎,重回自由隨性的日常。然而,這座城市防控抗疫的脚步並沒有停下。就像戰「疫」一個月後廣州荔灣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再撑一撑,熱騰騰的生活很快就會回來」。
(王啟廣、黃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