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黎 •夏潮•工黨•勞動黨•台共•蘇新

中央通訊社昨日分別從北京和台北發出電訊,謂台灣「統派」大老、夏潮聯合會創始人之一的蘇慶黎在與癌症相抗十一年之後,昨日在北京逝世,得年五十九歲。

蘇慶黎是一個傳奇人物。據中央社電訊指出,蘇慶黎是老台共負責人蘇新之女。蘇新在「二•二八事件」後流亡中國大陸,其妻被累,鋃鐺入獄,她是由姨媽撫養長大。受父親影響,蘇慶黎熱衷黨外活動,對政治、社運事務相當投入。就讀台灣大學時期更是鋒芒畢露,還被視為台大黨外活動女明星之一。此後,出任《夏潮》雜誌首任總編輯,又於一九八八年協助成立工黨及一九八九年的勞動黨,且均任首任黨秘書長。

《夏潮》是「戒嚴」時期的著名黨外雜誌之一,一九六七年創刊。因發表支持鄉土文學、主張台灣與祖國大陸實現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等正確言論而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七日被台灣當局勒令停刊。後來,《夏潮》同仁於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七日成立「夏潮聯會合」,成為台灣地區的政治團體之一。「夏潮聯合會」主張結束國共兩黨對峙,恢復兩岸人民往來,「以民主、和平方式解決統一」,反對任何破壞民族團結及親情倫理的隔離政策;並認為「台獨」於法無據,與理不符,是分裂行為,違背台灣人民意志;只有統一才是台灣的唯一出路,只有統一台灣經濟才能開展,人民生活品質才能更為提高。近年,「夏潮聯合會」受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請托,為台灣學生報考大陸地區高等院校提供諮詢、報名等服務。經由「夏潮聯合會」辦理大陸高校碩博統招報名的台灣學生,已有二千四百多人。

一九九六年,「夏潮基金會」成立。該會的創立宗旨是以提升中華文化品質,協助與促進海峽兩岸之文化、體育、學術、大專院校青年學生、教師及傑出經貿人士等之互訪交流活動為主。該會由董事長宋東文捐助一千萬元新台幣為起步基金,董事會成員中有王曉波等人是「夏潮聯合會」的創始成員之一。該會曾多次舉辦反「獨」促統的學術研討會,包括一九九九年七月在澳門舉行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學術研討會」〔據說該研討會原訂在台北市舉行,但因台灣當局拒絕向部份受邀與會的大陸學者發出入境証件,而移師澳門舉行〕。該次研討會的論文,已由海峽學術出版社結集出版。「夏潮基金會」的一些成員,集資創辦「若水堂大陸圖書連鎖專賣店」,專門售賣大陸地區出版的書籍及影音製品。去年八月,台灣地區「統派」為反制「台灣正名大遊行」而發動的「反台獨,救台灣」大遊行的幾個團體,均與「夏潮基金會」有密切聯繫。

蘇慶黎參與創辦的工黨,是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日由民進黨內出走而組成,十二月一日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其黨員以勞動者為中心,包括農民、漁民、中小企業主、少數民族、婦女、知識分子等廣泛的階層代表。「工黨」的綱領是要提高勞動大眾的權利與福祉,其在「工黨建黨宣言」中還主張:一、雖然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機制仍須受到充分的尊重,但是經濟活動的成果是為了要讓勞動者和所有人民共同分配與享受;二、集合自由、平等的勞動者共同組織工會;三、盡速恢復海峽兩岸的和平與人民的往來是歷史上的必然之事,堅持以民主方式決定台灣前途。其首任黨主席王義雄並針對工黨的黨性格做了說明:一、不是階級政黨,而是以勞工為中心的全民政黨,因此雖然主張改革,但不贊成革命,也不鼓勵勞動者走上街頭示威遊行;二、利用混合經濟體制及由從業人員持有股票方式,讓勞動者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三、現階段的目標是「御用」工會體的改善與幫助組織自主性的勞工工會。一九八九年底的「立委」選舉,工黨推出裸體畫家兼舞蹈家許曉丹〔本名許麗華〕參選,並以「以枕頭對抗拳頭」為參選口號,成為台灣政壇上的話題。

工黨是由以下三股力量匯合而成的:一是以黨主席王義雄為首的地方政治人物所代表的「服務路線派」,二是以黨秘書長蘇慶黎等「夏潮聯合會」系統的知識分子所代表的「運動路線派」,三是以黨副主席羅美文等部分自主工會的工會幹部所代表的工會系統。其中,「夏潮」系統因理念不合,於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脫離工黨,另行成立勞動黨。羅美文與蘇慶黎是「另立大旗」的旗手。

勞動黨於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召開第一次黨員大會,首任主席為羅美文,首任秘書長為蘇慶黎。本來,勞動黨在籌備成立時,是計劃將該黨定名為「共產黨」的。但受到「憲法」、「國家安全法」關於「人民結社、示威不得主張共產主義及國土分裂」規定的限制,無法以「共產黨」之名向「內政部」進行政黨登記,而只好改以「勞動黨」之名。

勞動黨以社會主義為指導原則。其「黨綱」主張:一、結束國共兩黨的對峙狀態,以充分尊重勞動人民的原則來解決台灣將來的問題;二、反對公營企業民營化,而主張將之交由公營企業全體員工來經營與管理。因此,勞動黨與工黨不同的是,它明顯地主張「民主社會主義」,以及對中國統一的明確態度。

蘇慶黎是一個傳奇人物,蘇慶黎的父親蘇新,更是一位傳奇人物。蘇新,一九零七年出生,台灣台南人。十六歲即投身反日鬥爭,一九二四年赴日留學,繼續從事抗日活動。曾任台灣「文化協會」駐東京代表,主編台灣《大眾時報》,組建社會科學研究會,團結大批留日台籍青年。一九二八年參加日本共產黨,並參與籌建台灣共產黨。翌年回台,一九三一年任台共宣傳部長,旋被捕入獄達十二年。台灣光復後,主編《政經報》、《人民導報》、《中外時報》、《台灣文化》等報刊,宣傳愛國民主運動。一九四七年參加「二•二八起義」,失敗後赴香港,與謝雪紅等組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即現時參加人民政協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的「台盟」〕,並主編《新台灣叢刊》。一九四九年返回祖國大陸,先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曾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台盟」常務理事、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理事。一九八一年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簡烔仁在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深造的碩士論文──《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有許多篇幅提及蘇新的革命活動。不過,蘇新與謝雪紅等人所組建的台灣共產黨,最初是在日本共產黨之下的台灣民族支部。脫離日本共產黨自行創立台灣共產黨後,直屬共產國際,盡管也曾在上海等地活動,但卻與中國共產黨並無組織關係。這與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派遣台籍長征老幹部蔡孝乾潛返台灣組建的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是兩個不同的黨組織。而李登輝曾參加的共產黨組織,就是後期的中共台灣省工委下屬的學委會的一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