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關外冰火兩重天 治標治本澳門要爭氣

  還有一天,內地的「國慶黃金周」就要結束了。在這個「黃金周」,關內關外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現象。在內地,雖然各級衛健委三番四次地要求人們減少出遊,但人們卻是實行「報復性旅遊」,各省自由行及跟團遊、跨省遊預訂火爆,各處景點都是人山人海,山東泰山、四川九寨溝、湖北木蘭草原等多個著名景區,還因接待遊客人數達最大承載量而停售門票。「國慶黃金周」假期全國旅遊人數預計達六點五億人次,恢復至二零一九年同期八成以上。而且值得慶幸的是,在如此人群密集聚會的情況下(從電視鏡頭看,上海外灘等景點聚集的人群有如「沙丁魚罐頭」),竟然沒有發生任何疫情。
  而在澳門,卻因為是在節前和節中發現兩個群聚性的多個確診病例,而不但是未能實現原先的「國慶黃金周」開門迎客的設想,相反還因為為著抗疫的需要,幾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地,要求居民們留在家中,甚至還為此而豁免公務員上班,並關閉各類娛樂場所,因而除了是前往核酸檢測站的人「上街」之外,整個澳門就是「水靜鵝飛」,連本地人內部消費也大為減少。這與內地各地的旅遊活動「爆棚」情況,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反差對比。端的是「冰火兩重天」。
  當然,澳門特區政府採取了多項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公務員豁免上班、多類娛樂場所即日起關閉、離境須持衛生當局認可二十四小時内核檢陰性證明、由外國來澳乘機前須出示有關證明等,都是為了斬斷傳染鏈,而忍痛下的決定。也是為了讓內地對澳門的抗疫措施有信心,澳門抗疫是來真的。實際上,前一段時間粵澳兩地間的「口同鼻拗」,除了是廣東省衛健委在全國統一的精準分區分級常態化防疫指引上「加碼」的標準,與澳門特區按照國家衛健委精準分區分級常態化防疫指引,結合澳門實際情況制定的防疫策略,並不一致,而導致的。當然,也摻雜了廣東省方面對澳門澳門防疫政策的不放心。既然如此,澳門特區就「斬腳趾避沙蟲」,推出在最嚴厲與適當契合澳門居民心理之間取得平衡的防疫措施,以免「授人以柄」。
  本來,在裝修工人群組確診後,曾經為其並不清晰的源頭感到困擾。因為這關係到「切斷傳播鏈」,及爭取早日恢復正常通關的極為切身利益的問題。昨日,醫務工作者終於打贏了這一仗,在九月二十四日的二十五號巴士的一個班次上,找到了第六十六例確診尼泊爾籍醫觀酒店保安與第七十四例確診越南籍外僱共乘巴士行程的共同軌跡,期間兩人曾觸摸同一條車柱。看到這個消息,人們既感到放下心頭大石,也為衛生局的艱苦工作點下紅心「贊」。因為這個「交集點」,是在「茫茫人海」中,從海量的數據中尋找出來的。而且,其中有人使用的巴土咭,並非實名登記,要找出來,何嘗容易,但也楞是尋找出來了。
  這也難以解釋,為何在與第六十六例同乘一班巴士的其他乘客,更包括曾經在社區以至市面上,與其有過近距離交集的澳門居民,都沒有受到其感染,實際上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的初步結果,都是陰性反應;而偏偏就是這個第七十四例確診越南籍外僱「領嘢」?對此,無論是傳統媒體的多媒體留言,還是互聯網社交工具,都是以帶有「種族歧視」的語氣予以譴責。
  這確是一個得思考的問題。撇開不應帶有「種族歧視」的眼光之外,也必須面直這兩個染症群組,雖然有華裔人士,但大多是非華裔的問題。最大的可能是,他們缺乏華裔人士嚴格遵守佩戴口罩指引的自覺性。實際上,「打開」關聯性本地感染「缺口」的尼泊爾籍保安,就是因為在接觸土耳其籍染症者時沒有正確佩戴口罩而惹禍。因此,這與某些外籍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籍人士的自由散漫風氣,密切相關。尤其是他們在裝修工地,因為是粗重勞動,而習慣了不戴口罩,或是以「遮口不遮鼻」式地佩戴,就「習慣成自然」地到街上也沒有正確佩戴口罩。如果這個推論成立,就更凸顯了正確佩戴口罩是何等的重要。
  何時能夠恢復常態化通關?按照珠海市的說法,當然也是內地的慣例,實際上協助中心昨日也透露了的「公式」,在「九.二四疫情」十日後開始計劃復課等安排,如果昨日的發現第七十五例之後,就沒有新的確診病例發現,應該是在十月十五日左右可以恢復常態化通關。但問題是,當日正是廣州「秋交會」開幕之日,隨後舉行到十一月四日,廣東省方面為了保障「秋交會」的安全,而不願鬆口?
  我們注意到,參與協調中心工作的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昨日強調,內地沒有將整個澳門列為中高風險地區,並指出本澳實施精準防控分區分級機制,紅黃碼區屬中風險,而非紅黃碼區屬低風險地區。現時本澳的社區傳播風險無疑是增加了,也不排除還會有新增病例,但疫情仍處於可防可控的情況,有信心戰勝今次疫情。這不但是強調了澳門的防疫政策措施標準是跟隨國家衛健委的標準,而且也是實事求是地反映了澳門的疫情實際情況。實際上,即使是在今年五、六月間廣州市和佛山市爆發較大面積較大規模的疫情時,也只是針對兩市發現病例的區域,而劃定「紅碼區」進行監控,並不是將整個廣州市和佛山市列為「中高風險區」。當時澳門也是根據此情況,只是對來自被確定為中高風險區者,實施隔離檢疫規定;而對來自廣州市其他區域的旅客,並沒有採取任何限制措施,允許其自由活動。直到如此,對內地各個省區市也是如此。而且,一旦當地撤銷「中高風險區」監控,澳門也當即宣布撤銷原來實行的嚴防眼控措施。
  其實,為更為符合中央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深合區」的戰略,強化澳門居民對大灣區尤其是「深合區」的信心,而且也是增強內地對橫琴管轄的「共管」能力,並凸顯珠澳關係密切,應當像去年廣東省八月決定向入境澳門居民豁免隔離醫觀那樣,澳門居民從珠海口岸入境後,只能在珠海中山範圍內活動,後來擴展到廣東境內,不能出越過界線。因此,將「深合區」劃為與澳門「同框」的抗疫區域,即使是在珠澳口岸實施現行的「變相封關」措施,也允許澳門居民進入橫琴,並採取「放寬一線,管好二線」的手法,在橫琴大橋把關,不得越界。這樣,就可方便在橫琴工作、居住的澳門居民,不會因為「變相封關」而斷絕往來。
  這是可以做得到的,因為從廣東省衛健委提出「二十九人」就可得知,內地有關部門是能夠嚴密管控澳門居民在內地的軌跡的。當然,更需要澳門居民自覺。
  從多次「封關」及「變相封關」的事實中,澳門居民可能已經感到,不再像以前那樣,千方百計地遷就「照顧」澳門。因此,澳門自己要爭氣。無論是防疫,還是整體建設。或許,也正是在客觀上,更強化澳門居民「居安思危」的意識,不能單靠博彩業,必須加快推動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