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須為把握未來產業趨勢做好準備 陳觀生

  本澳接連受到疫情衝擊,暑假、「十•一」國慶黃金周等重要旅遊檔期落空,經濟受壓,工商各界難掩失望之情,就業前景也不樂觀,悲觀情緒蔓延,政府宣佈推出八措施支援中小企,但有中小企指援助措施「到喉唔到肺」。澳門走出困境已是當前澳門社會各界的最大期待,著手眼前是自然反應。而要令澳門社會經濟真正「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則須著眼長遠,把握好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
  政府援助「近水」也難救火
  政府日前推出的八項救市措施中,提到合資格的自由職業者,可獲發放一萬澳門元援助款項。有自由工作者表示,援助金額可解燃眉之急,但只是杯水車薪。希望政府盡力控制本地疫情發展,讓市面恢復正常運作,社會經濟才有復甦機會。
  有從事自由工作人士表示,去年疫情爆發後,不少項目延期甚至取消,工作量大減。本以為今年疫情有所緩和,預期收入可回復穩定,但近兩月疫情反覆,工作全被取消,由於工作量銳減,保守估計收入跌五成或以上,現時月均收入僅八千元,只可維持基本生活。是次政府發放一萬元援助款項,杯水車薪,但總比沒有好。他直言,由於收入不穩定,自僱人士較難成功申請貸款。瑜伽中心、健身房等場所需關閉一段時間,因沒有場地可進行教學,唯有無奈停工。期間收入驟降為零,但平日生活開支一樣不少。有的士司機表示,疫情期間旅客大減,通關措施多次收緊,對行業影響有目共睹。現時開工時間「踩到盡」,收入與疫前無法相比,最差月收入僅數千元,難以維持生計。希望政府可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援,幫助從業員走過難關。長遠希望疫情控制穩定,旅客逐步回復,才有機會看到曙光。
  有文創業者表示,文創行業涉及範圍廣,很多都依靠博企、政府項目維生。疫情以來,政府活動延期或取消,包括澳門國際音樂節、劇場、工作坊活動等;同時,大型企業、政府部門亦削減預算,縮採購規模,令設計、製作等公司業務受影響。
  政府推八措施助中小微企,其中向經營者及低收入人士提供支援,令行業部分人受惠,惟相信一萬元難起太大作用,支持不了太長時間。希望政府致力改善當前營商環境,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同時,也讓經濟活動可以進行,否則影響業內人士辛苦準備的計劃。另外,致力維護正常商業市場運作,尤其是優化電商、物流配套,令各產業鏈環節運作不受影響,將有助行業更好轉型,自力更新。
  自疫情爆發,各方透過不同方式推動內需自救,曾為市場帶來新氣象。但一直依賴外需拉動經濟的小城,深明只有恢復外需動力,注入「活水」,經濟方可回到正軌,中小企重燃鬥志。
  此外,本澳經濟面臨的困境,有經濟結構客觀因素,亦受疫情影響的政策因素。倘若隨著疫情平穩,如何推動疫苗接種率,爭取放寬內地旅客包括團客來澳,以至創設便捷通關條件等,須要及早預備,為疫後經濟復甦、穩定民生、保障就業凝聚民意基礎。
  澳門需智慧化大趨勢中定位
  但長遠來說,澳門必須迎來產業新方向,才能令澳門經濟少受疫情這種突發危機的影響。
  「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這是改革開放初期百業待興、遍地機會時,有關「腦體倒掛」現象最傳神的描述。彼時,年廣久街頭叫賣「傻子瓜子」,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宗慶後靠賣飲料,成為中國首富;曹德旺白手起家,靠玻璃稱霸;陶華碧靠著一瓶辣椒醬,年賺45億元,頗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味道。以體力勞動付出為主的產業,橫行在各大造富排行榜中,風光無限。
  可是,腦力勞動者高度集中的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前沿技術引導的「智慧產業」甫一出世,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就立馬黯然失色了。「介面」發佈的「2019年中國最富1000人榜」中,資訊技術行業成為造富最多的行業,共產生122位富豪,甩了食品飲料、輕工製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幾條街。
  其實,又何止背靠體力勞動業務「打江山」的企業舉步維艱,靠拼蠻力討生活的個人,被腦力時代傾軋得更慘。前有互聯網、IT行業平均工資「上不封頂」實力碾壓,後有機器人搶飯碗愈演愈烈,就連農業,也進入了「以前種地拼體力,現在種地靠腦力」的階段。總之,還未待人反應過來,人類就從拼體力的「勤勞革命」轉向了拼腦力的「智慧革命」,推開了那扇「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時代大門!
  世界進入新舊時代切換期,最直觀的表現就在產業方向的調整上。原本被世俗所嫌棄的行業竟然都「鹹魚翻身」了。最典型的就是被文化創意產業「收編」的遊戲和電子競技行業,它們從以前的「誤人子弟」,發展成如今文娛產業最大的一個分支。遊戲產業催生了遊戲直播、電子競技等火爆的創業熱點,也帶領不少人攀上了人生巔峰。
  在互聯網各產業中,遊戲從業者平均月薪也最高,甚至比電腦軟體產業還要高出約10%,而且是高學歷、高薪酬。與之類似,直播、短視頻、抖音等文化產業越來越火爆,只要你有創意、夠新穎,月入萬元不是事兒。
  事實上,從以往的產業發展經驗來看,1876年吳淞鐵路建成通車後,這個以煤為動力的蒸汽火車,同樣被慈禧說成是怪物,並堅持用騾子拉火車。不多久發生了一起火車壓死人的事故,反對火車的聲音再度高漲。可如今,從蒸汽火車到高鐵,中國鐵路已經成為一張響噹噹的「國家名片」。再回想一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景象,站在農田裡的農夫看著機器轉動,茫然無措,可後來他們卻轉變成了工廠裡的工人。
  可見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看似失去理性、可能衝擊社會穩定的產業變革,不過是不符合當前社會所公認的標準或模式而已,但是產業反覆運算升級,由體力切換腦力,已是不可抗之大趨勢。客觀來看,產業方向調整也有其直接的社會背景,是「行業趨勢+時代升級+國家戰略」的必然。簡言之,這是技術、需求和政策的共同驅動。
  首先,科技進步證明體力勞動是可以被取代的。其次,物質產能過剩強化了對腦力產業的需求。依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正進入一個以滿足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為主的新世紀,以「燒腦」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便應運而生。況且,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科技的發展已經能「將人類的肢體功能外包出去」,而缺失的恰恰是善於想像、善於創造、善於圖像化思維的新功能,這也愈發強化了人們對腦力產業的需求。最後,全球資源的可承受度決定了產業方向不得不調整。
  對於這樣的大趨勢,澳門應該如何應對以及確立定位?其答案應該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對合作區內四類產業的發展的規劃中。即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和現代金融產業。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方面,《總體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積體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醫藥產業。加快構建特色晶片設計、測試和檢測的微電子產業鏈。建設人工智慧協同創新生態,打造互聯網協定第六版(IPv6)應用示範項目、第五代移動通信(5G)應用示範項目和下一代互聯網產業集群。
  深入思考澳門支柱產業轉換
  目前澳門大型企業以外資為主、外資企業主要佈局於澳門的經濟命脈——博彩業與旅遊業,對澳門經濟產生著正反兩個方向的結果:一方面,博彩業與旅遊業的坐大,使得澳門吸聚世界財富的能力急劇擴張,澳門經濟與社會均從中受益,人均GDP已經達到全球最高水準;另一方面,博彩業的資本性質,又使得集聚的財富,集中在外資之手,澳門本土與社會很難全面分享其擴張成果。
  而與澳門不同的是:2018年,中國開始進入創業洗牌期,眾多企業要麼破產倒閉、跑路,要麼停止運營,要麼依然在危機中掙扎,大量企業感覺日子不好過。2019年更是進入了創業的死亡地帶——全面絞殺期,創業企業下場悲慘。很顯然,創業進入了最壞時代。非常態下的創業風口,轉眼間就會演變成風暴!更何況,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風口為何會變風暴?
  說到底還在於整個大時代都已由局部性的調整變成了系統性的大震盪,處於百年一遇之大變局。地區經濟進入同質化、同構化的拐點,各行各業正經歷新舊更替之拐點,國際關係也陷入了大對峙、大摩擦的拐點,多個拐點疊加,創業形勢前所未有之嚴峻。
  本以為在現有棋盤上調整即可,豈知整個棋盤都已被打翻,被釜底抽薪,風險由局部、單項的調整向全域性、系統性調整切換,最終轉化為系統性危險。
  比如2018年區塊鏈爆火。無數創業者甚至在對區塊鏈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在風口狂熱時義無反顧地沖向這個充斥著暴富傳說的、陌生的新世界。2018年至2019年,區塊鏈自身的系統性風險集中爆發,短短一年光景便上演了一場舉國矚目的「冰與火之歌」——從暴漲到暴跌,市值蒸發近82%。時代性拐點的多重疊加下,內在風險問題不斷累積,系統性風險開始顯性化、常態化,並在不同時間、不同市場裡相繼引爆,跟風者人仰馬翻,關門、倒閉避無可避。
  在內地經歷多次的創新產業轉換之際,澳門仍是緊守幾個傳統產業。特別是博彩業與旅遊業十分興旺,其他產業的創新創業活動並不活躍。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在今次疫情的打擊之下,澳門經濟可以說是全軍覆沒,而澳門社會只能望穿秋水期待疫情盡快結束、內地放開旅客赴澳。但大家都明白,從長遠角度來看,澳門沒有實現產業多元化之下,繼續依賴原來的支柱產業博彩旅遊業,實際上是飲鴆止渴。
  在博彩業的適度、健康與規範發展中,適度應當是重點。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中,本身就應當內涵博彩業擴張的適度。否則,就無法為其他產業的發展釋放出市場、資源空間,適度多元就成為一句空話。由此,政府的檢討與監管,首先必須在博彩業佔據產業結構的適度比重上做出量的規定;其次,則是真正落實博彩企業對澳門經濟多元的推動。目前澳門博彩業在產業結構中的一業獨大比例,以及博彩企業推進經濟多元的緩慢,均是經濟失衡、澳門社會不滿情緒的根源。
  中央政府對此更是了然於心,多次敦促澳門特區政府推動產業多元化,並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支持,但對於澳門博彩業的發展,中央政府的態度必然是嚴加管控。因此,也為了與時代的變遷相呼應,澳門的未來應該深入思考如何進行支柱產業的轉換。
  與時代的變遷相呼應,政府對修改博彩法的諮詢文本,無論對現有博彩制度的取捨與否。博彩業的發展不能完全自由放任,需要適度控制,已經成為全民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