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不婚 女大不嫁 這届年輕人怎麽了?

  在「80後」全面奔四,「90後」全面奔三的2019年,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裏,合家團圓的溫馨氛圍裏總免不了也繞不開一個「不太和諧」的場景——被逼婚。
  而與父母逼婚並行的,是中國結婚率一路走低的現實。
  民政部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結,還是不結?民政部的統計還顯示,這一數據在不同地區有明顯的差異——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專家分析認爲,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都是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原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思想早已在年輕人中悄然生變——
  交友軟件的盛行讓性資源比以往更容易獲取,發達的交通系統讓地理距離帶來的限制得以緩解,信息獲取途徑的便利讓人接觸到更多生活方式,娛樂産業的發達使得獲取刺激得到滿足感的方式越來越多元且即時。
  與之對應的是,明確的婚戀關係可能帶來的「責任麻煩」意味著放弃更多的潛在交往對象、放弃部分自我可能性。而基於私有制而出現的婚姻制度,隨著個體(尤其是女性)經濟獨立且「家族經濟繼承」在普通民衆中的弱化,婚姻所承擔「利益交換和資源再分配」功能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也讓女性從「對家庭的依附以獲得經濟和情感的保護」中脫離出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代際間的婚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於很多「80後」「90後」而言,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社會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親戚都說是我害了女兒
  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女孩,父母爲了逼婚,到她公司裏坐著不走,她迫於無奈,於是和父母推薦的對象相親結婚,但一個月後就離婚了。這當然是個悲劇,但讓她感到奇怪的是,在她離婚之後,父母反倒也沒催她再婚。她很難理解這種邏輯——是不是在父母眼裏,一個成熟的女性只有在經歷過婚姻(哪怕是失敗的婚姻)之後,才算是成了一個正常的、被社會接納的女性?
  今年33歲的王娜慶幸,她的父母還沒有像故事中那樣極端,也沒有將她變成徵婚廣告上的一條條信息帶去上海最著名的那個相親角。
  在外企擔任産品經理的王娜向記者描述了她一個人的生活感受。之前出國讀碩士的經歷讓她養成了獨立生活的習慣。歸國後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再加上父母給她買了房,王娜告訴《新民周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學畫畫、練瑜伽、會友逛街,也可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但父母並不是這樣想。和很多中國父母一樣,我爸媽也有這樣一種傳統心態:如果子女沒結婚生子,他們就覺得是自己的人生大事尚未完結。如果兒女完婚,子孫滿堂,他們就覺人生再無挂礙,至少自己已經圓滿完成一生使命。」王娜坦言自己也遭遇過爸媽的催婚,她也相信父母催婚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能過得幸福,有人照顧,老有所依,「還好還沒『逼』。但我媽除了經常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之外,還會采取『賣慘』的方式,比方說在我面前總提誰家的女兒娃都生了,單位裏比我小的姑娘結婚了等。有時,她也會有獎勵的方式,說如果我和我男朋友去旅行,所有的費用都她來出。」
  只可惜,王娜這些年都沒有碰到心動的人。令她困擾的是,「只要你沒結婚,無論你在其他方面多優秀,多努力,父母好像都看不到。」
  但在王娜的母親徐麗看來,作爲父母自己已經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子女晚幾年結婚可以,甚至不生小孩也可以,「但是爲什麽不結婚,現在的小孩就是有點自私和太沒有責任心,總讓大人操心。」
  早些年,徐麗還自覺給女兒介紹的對象都不錯,「但現在女兒年紀也大了,別人給介紹的,說實話我自己都看不上,但怎麽辦,誰讓她自己拖。」
  事實上,很多中國父母潛意識裏都有一張「時間表」:子女在什麽階段應該做什麽事,例如大學裏不能談戀愛,但畢業後就應當開始找起來,最好30歲之前結婚……有時這份「時間表」還不是根據子女的人生階段制定的,而是根據父母自己的狀態——有些父母直截了當地說,兒女應該在他們退休之前把人生大事都定下來,之後趁他們還沒太老,快點把孩子也生下來。但麻煩的是,現在這一代年輕人不僅在戀愛、婚姻、生子上對精神性的要求大大不同以往,而且更不願意按部就班地生活,於是,當父母發現自己的「時間表」被完全打亂時,就變得異常焦慮。
  記者的一個朋友就曾吐槽她爸:「大學裏不讓我談戀愛,說是早戀。一畢業就想著讓我結婚,請問那個人能變出來嗎?」
  除此之外,這種焦慮也來自於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在中國社會背景下,成爲異類需要承受巨大壓力。因此,僅僅譴責逼婚的父母是無濟於事的,他們也深陷在這個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結構之中,甚至他們覺得自己身受的壓力不比子女少。
  「有好多次家庭聚會,很多親戚都直接指責我,說王娜拖到現在沒結婚,連個對象都沒有全是我這個當媽的沒教好。」徐麗說,這些她都沒跟王娜提過,就是怕女兒壓力太大。徐麗也明白在緣分這件事上急不來,「我女兒是挺挑的,但怎麽就碰不到合適的人呢?現在她爸就經常勸我說,我們房子都給她買了,已經盡了父母的義務,其他的事情就讓小孩自己决定吧。」
  王娜父親的話其實道出了父母逼婚的根本原因,倒不是說「不結婚不算成人」,而在於父母並沒有認識到:子女是獨立的另一個成年人,他結不結婚是他自己的事,從個人主義的立場出發,父母的逼婚在本質上是「人我不分」,也就是把別人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
  找不到任何結束單身的理由
  雖然被逼婚有沒有中國特色很難考究,但是保持單身却逐漸顯現出世界性潮流。美國的新聞網站AXIOS曾發布一篇題爲《新的儀式:年輕、忙碌、單身》的文章,提到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在推遲婚育時間,以此保持單身生活,「現在你可以把自己活成40多歲的老小孩。」
  喜歡單身不是沒有理由。與亞洲語境下的「剩男剩女」不同,在美國的單身男女,意味著可以享受工作,生活在時髦的街區,與個性相投的室友合租,進行稱心如意的約會。換句話說,單身往往就有無限可能,而不必被婚姻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在知識群體聚集的網絡問答平臺知乎上,「一個人的生活」是熱點話題,獲得近百萬網友的關注,發言的熱情遠超對戀愛、婚姻、烹飪的討論。而「爲什麽不婚獨身的人越來越多?」這一問題,共收到了2421 個回答。
  其中,網友「我最帥」舉了他朋友的例子。1980年出生的男性友人A身高1米81,上海交大的本科,碩士畢業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目前是一名精算師。A住在靜安區,房租每月6500元。身邊的人,包括領導都勸他趕緊找個姑娘,畢竟追求者也不少。但在A看來單身挺好。他的理論是:「單身不止我一個,美國成年人50%都單身,日本人50歲沒結婚的也有30%,我不著急。」
  A業餘愛好十分廣泛,對喝啤酒十分熱衷,上海大大小小的酒館,都留下過他的身影。他喝啤酒能喝出釀造工藝怎樣,原料怎樣,口感的區別到底在哪,可以用一系列的專業名詞來形容,他還能一口氣把世界的著名啤酒說個遍。
  對於吃,A也十分講究。他會做西餐,烤麵包,也會蒸包子做中餐,有時候中午拿個自己做的巨型漢堡包會讓同事們羡慕流口水。有時周末,A會給自己做一份非常精緻的早餐,再開著自己的車一個人自駕游。
  A的衣品也很好。「我最帥」說:「那天他朋友圈發了他房間的照片。我數了一下,光鞋子就有31雙,其中正裝皮鞋13雙。他的襯衣、褲子、領帶每天都不一樣。尤其佩服的是,襯衣從來沒有褶皺,跟新的一樣。更騷氣的是,他平時出門一定會噴點香水。」 注重保養的A,雖然已經年近40歲,但皮膚保養得特別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
  除了正職外,A還挺文藝,喜歡寫東西,有時還能收到稿費。A說:「我現在找不到結束單身的任何理由。我們都在想,如何過得更好,但我已經很好了,只要保持這個樣子就够了。」
  的確,中國人獨身的趨勢是全世界單身浪潮下的一個反映。有學者分析,單身浪潮的來臨,是人類社會已經延續幾百年的家庭解體過程的一個結果。人類從原始社會,到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再到人人離家投入工業生産,食物、衣服外包的工業社會,家庭的多項傳統功能被商業所提供的便利取代,婚姻在單身者的觀念中不是必需,而僅是一種選擇。
  有些人主動選擇單身,比如A,比如王娜。王娜性格活潑外向並不缺乏追求者,她也不認爲自己是個立場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只是逍遙自在的獨居生活讓她暫時無法對婚姻有所動心,「或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吧」。在她看來,愛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如若找對了人,也可以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而有些人則是出於無奈。正如主持人錢楓有次在節目中說的:「像我這個年齡層次的人,大家都是防著,怕受傷。沒有那種奮不顧身的感覺了,(不會)去把自己的心完全打開。愛情是衝動的,感性的,越理性就越找不到。」
  更亟需解决的是,隨著我國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中國還有上千萬的光棍,這個數字仍在持續增長。而這群光棍主要集中在農村。
  年輕人爲什麽不結婚?
  在這些經濟+精神獨立的中國年輕一代看來,婚姻似乎不會帶來什麽好處。在這種觀念引領下,遲婚、不婚、獨居變得越來越有市場。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非婚人口達到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獨居戶已超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戶。
  對於樂得單身的年輕人來說,事實與輿論渲染的嚴重性完全是兩碼事。而對於那些有伴的人來說,結婚問題涉及物質文化、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問題,即使年輕人都很想結婚,也未必就能挽回現在不斷下降的結婚率和人口出生率。在婚戀觀念之外,還有很多現實問題干擾年輕人對終身大事的選擇。
  即使是有穩定戀情的年輕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輕易「談婚論嫁」。1987年出生的李瑞在北京從事審計工作,與女友相戀五年,仍沒有談婚論嫁。他說,大城市節奏快,競爭激烈,「現在還在打拼階段,加上審計行業加班出差是常態。」
  經濟發達地區房價相對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步伐。李瑞坦言:「沒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願意,住在合租房裏也有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這樣的高房價,35歲前很難買得起。」
  「加上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結婚後又必然會考慮生子和育兒的支出。」李瑞的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窘境——從個人到家庭的轉變並非易事。
  此外,也有人認爲「只談戀愛,不結婚」的狀態挺好。上海白領江曉妍直言:「我們倆都不想要小孩,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我自己想要的。一紙婚書並不能保證忠誠、永久,反而是個約束,沒有束縛才覺著浪漫,也會格外珍惜。況且結婚有種種不確定性,還要照顧到他們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萬一離婚又會傷筋動骨。做自己就好,幹嘛要爲別人活著呢?」
  江蘇省發布的婚姻大數據顯示,近5年來,江蘇人平均結婚年齡每年大約增長1歲。上海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市女性平均結婚年齡26.51歲,到了2014年達到28.14歲。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和高速發展的城市化是自2013年以來我國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
  「現在我國成年人口近一半接受高等教育,進入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相應的年輕人獨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齡也會推後。」翟振武分析,早些年,年輕人到了二十三四歲,很多就結婚了。現在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可能本科畢業就已經23歲了,結婚的年齡必然會不斷推後,「相當一部分適婚年齡的人並沒有結婚,也使得結婚人數偏低。」
  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不斷發展的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年輕人的婚姻選擇。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高了生活成本,加劇了市場競爭。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結婚率反倒走低,這在全球都是一種趨勢。
  此外,女性經濟獨立也是中國不婚人數走高的重要原因。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銀河曾說:「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在外掙錢,女的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不結婚就沒有生活來源,現在女性都有經濟收入來源,有選擇獨身的可能性了,過去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女性情感專家蘇芩受訪時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現在女性是除了不能自己生孩子,其他事都能做,她們自身經濟獨立,對於婚姻,已由對物質的看重轉變爲對情感的更多需求。很多人不再會爲沒有感情的婚姻去凑合」。
  2016年騰訊關於中國人婚戀調查報告顯示,36.8%的單身女性認爲不結婚也很幸福。面對逐年下降的結婚人數,多位專家表示,這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産物,社會應多尊重多元化、個性化的個人選擇,予以年輕人更多選擇空間。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則認爲,「80後」「90後」跟「60後」「70後」明顯不同。「經濟的發展帶來收入增長,互聯網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多年輕人看到了外面社會的變化,瞭解到世界的發展。對他們而言,結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經歷,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他認爲對於隨著社會發展出現的改變,人們應當轉變思想,與時俱進,應對推遲結婚、事實婚姻、不婚等給予更多寬容。
  不過,儘管不婚的人群正在逐漸壯大,年輕一代也能在獨處中實現自我提升,但在傳統家庭觀念仍根深蒂固的中國社會,「結婚仍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李銀河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傳統婚姻家庭觀念幾千年來已內化到民族的心理。中國家庭有催婚、逼婚的普遍現象,「剩女」一詞自2007年面世後就長期停留在話題榜等都是這一傳統觀念的延續。
  陸杰華也表示,結婚人數的下降仍值得政府層面關注。在我國,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西方國家常見的未婚生育和事實婚姻等,在我國尚未得到承認。因此,結婚率降低會影響生育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人口數量和結構,最終影響未來國家的經濟發展。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結婚率和出生率的走低勢必進一步加深老齡化社會的問題。專家建議,針對二者的緊密聯繫,國家應當重視該問題,認真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比如,可以適當延長婚假、産假,倡導人們平衡家庭和工作,從而促進結婚生育。政府也應推出家庭友好的公共政策,比如以家庭爲單位納稅的財政政策,降低家庭的稅務負擔;一綫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優秀青年,但是高昂的房價讓很多人難以在年輕時開始獨立的家庭生活,因此穩定房價、爲大家庭提供廉租房等措施將能緩解部分壓力。
(應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