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方案」開啟澳門發展新征程

  9月5日,中央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方案」),17日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成立。這標誌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提速增效,澳門迎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一國兩制」偉大實踐邁進深度融合新征程。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提速增效
  近期,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好消息接連公布。9月6日,中央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對深圳前海合作區予以「擴區擴容」;8日,連接珠海和澳門的第5條陸路跨境通道——青茂口岸開通啟用;16日,全國青聯公布助力港澳青年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的8條措施。系列支持港澳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一氣呵成」,開放力度之大、共建程度之深、體制機制之新、紅利疊加之密、貫徹落實之快前所未有,在海內外激起強烈反響,港澳各界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的熱潮。
  「橫琴方案」作為中央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澳門長遠發展擘畫新藍圖、指引新方向、締造新機遇、注入新動力。儘管7月下旬澳門社會已盛傳琴澳合作將有「好消息」,「橫琴方案」的重磅新政仍遠超各界預期。
  「橫琴方案」明確了「橫琴使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貫穿「一條主線」,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四個戰略定位」,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四項主要任務」,就是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
  「橫琴方案」規劃了「橫琴進程」。方案明確「三步走」發展目標。在橫琴開發邁入第13個年頭之際,明確未來14年的短、中、長期發展目標,2024年「初步實現」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2029年「取得顯著成效」,2035年「基本實現」各項目標。這與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進程相銜接,並明確有關體制機制、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水平等具體指標,建立常態化評估機制,有助於各方對照檢視橫琴階段性建設成效,持續推進相關工作。
  「橫琴方案」堅持「開發橫琴就是為了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以「琴澳一體化」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既是聚焦突破發展瓶頸和現實困難的「及時雨」,更是明確「橫琴2035」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的「長效策」,充分體現偉大祖國永遠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
  澳門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
  「橫琴方案」最大亮點是「新」和「深」互為表裡、相得益彰,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以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率先在改革開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彰顯「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氣魄。
  長期以來,澳門受制於「地狹水淺、人才缺乏、產業結構單一」等客觀條件局限,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博彩觀光業,缺乏新產業發展空間和動力,成為經濟、民生深層次矛盾的根源,新冠肺炎疫情更凸顯了澳門經濟的脆弱性。橫琴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和橫琴共生共榮的「大澳門夢」,堪稱「中國夢」的澳門篇章。2009年國家決定開發橫琴,推動這座昔日「蕉林綠野,農莊寥落」的邊陲荒島迅速蛻變為一座現代化新城,但也產生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等新問題。
  「橫琴方案」推進粵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一步把橫琴打造為「特區之中的特區」,大膽突破琴澳合作體制機制障礙。「大澳門」夢想前所未有地照進現實,迎來實實在在的多重發展機遇。
  一是拓展澳門發展的地理空間,突破性地提出「一線關」和「二線關」分線管理模式,構建琴澳一體化高水平開放體系。琴澳之間的「一線關」管人不管貨,人員往來實行便捷的出入境手續,貨物「一線放開」備案管理、簡化申報程序;橫琴與內地其他地區之間的「二線關」管貨不管人,人員進出不設限制,貨物「二線管住」依法辦理海關征稅。這有助於激活人、財、物、信息在琴澳之間自由流動。目前,橫琴島陸地面積106平方公里、為澳門3倍多,人口8.6萬,僅為澳門1/8。琴澳一體化,為澳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的空間。
  二是擴大澳門參與管理的權限,突破性地創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嶄新體制機制。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和執行委員會(執委會)成立。管委會統籌決定規劃、政策、項目和人事等重要事項,主任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常務副主任由澳門特區行政法務司司長擔任,副主任和秘書長由粵、澳、珠三方指派。執委會是承擔經濟和民生管理職能的法定機構,主任由澳門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擔任,副主任由粵、澳、珠三方指派。下設行政、法律、經濟、金融、商事、財政、統計、城建、民生等範疇的9個部門。這為澳門居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充實了內涵、開闢了新路。
  三是拓寬澳門發展的產業空間,把澳門作為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和內地的產業、市場、研發優勢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澳門融入國家全面開放的「雙循環」大格局。鼓勵澳門發展新的「四大產業」,即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鼓勵澳門居民前往橫琴發展。實施「澳人澳稅」「減稅聚才」,加快推進「澳門新街坊」建設,推進交通基建等設施進一步互聯互通,形成與港澳趨同的生活環境。預計10年內將吸引3-5萬港澳居民到橫琴工作、居住。推動澳門更深度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國家「內循環」。鼓勵粵澳合作「並船出海」,更好發揮澳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支持合作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高標準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參與國家經濟「外循環」並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五通」示範。
  澳門以往的成功得益於「路子對、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澳門發展空間拓展後,經濟適度多元化將更加「好戲連台」。只要找準「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最佳結合點,粵澳兩地融合發展將更加相得益彰。澳門的開放搭配內地的效率,可望實現「兩制」更好的交匯融合,產生更加積極的「化學反應」。
  粵澳深度合作征程漫漫,還需克服多重挑戰。一是需要堅持創新和突破,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上下內外全方位聯動,持續在實踐中探索新路子、破解新問題,推動頂層設計真正落地。二是橫琴發展的視野需要更加廣闊,實現好澳門發展和內地發展的有機統一。橫琴合作區面向龐大的內地市場、作為重要經濟增長極拉動珠江口西岸發展、推動大灣區產業升級轉型,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三是需要和原有規劃相對接。橫琴已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區、粵澳深度合作區「四區疊加」,不是「平地起高樓」,而是有一定發展基礎、積累多重政策紅利,不同定位各有側重。需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銜接原有規劃基礎上鞏固提升。
  「一國兩制」實踐邁進深度融合新征程
  「橫琴方案」豐富了「一國兩制」實踐的內涵,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
  一是體現了「一國」的原則性和底線越牢固,「兩制」的靈活性和探索空間越廣闊。近年來,港澳相繼完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在特區管治架構中貫徹「愛國者治港治澳」根本原則,捍衛「一國」有了更堅實的保障,「兩制」之間的合作聯動也邁出了更大的步伐。未來,橫琴、前海等合作區建設的縱深推進,仍將堅持以統籌發展與安全為前提。
  二是推動「一國兩制」進入更加緊密融合的新階段。橫琴開發已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升到以體制機制為保障的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新階段。「一國兩制」不僅是和平解決領土回歸、國家統一的方針,還要考慮領土回歸後融入國家主體、實現一體化的問題,實現更高層次、更有深度的統一。「兩制」不是把港澳「區隔」「割裂」於國家主體的理由,而是互補和融合的動力。港澳更主動、深入參與國家建設,可以實現「兩制」相互借鑒、協同發展。
  三是開啟「一國兩制」實踐的競爭新賽道。澳門承擔著探索與國家主體深度融合的新任務,要做出新示範。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不無羨慕地指出,澳門深度參與橫琴合作,「走香港從未走過的路」,「香港必須向澳門學習融合的藝術」。在國家改革發展熱潮湧動,各地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港澳作為國家經濟發展「全運會」的參賽選手,需要各界共同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找準機遇,乘勢而上,力爭上游。
(林東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