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飲水思源應感謝貴州人民送來甘泉 再談飲水思源應感謝貴州人民送來甘泉

國家防總啟動「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方案」,來自貴州天生橋一級水庫的淡水近日抵達珠江口。而西江沿岸的抽水站搶抽淡水之後,這兩天,本澳居民都普遍反映,澳門自來水公司所供應的食水,其鹹度已大為降低。盡管尚未能恢復到雨季的正常水平,但畢竟是比前一段日子要被迫喝鹹水,不少人甚至是只得用罐裝水煮飯煲湯的苦況,要好得多了。在此,我們還須要再說多一句:飲水思源,感謝貴州人民送來甘泉。

實際上,正如本欄一月十九日所報導分析的那樣,這次「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工程所泄的七億五千萬立方米淡水,全屬免費供應,貴州省和天生橋水庫作出了無私的貢獻。尤其是目前天生橋水庫的庫容只相等於 滿容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但實施「壓鹹補淡」方案後,庫容將進一步減少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在貴州省春旱,未有新的水源補進之下,就將會影響發電〔按:因天旱,去年冬季貴州水電的發電量較正常年份減少了三成左右〕。但天生橋水庫電站方面表示企業服從抗旱大局,全力支持該方案,並力保做到不影響發電。所謂「飲心思源」,當我們享受到「壓鹹補淡」方案的好處,能在春節期間喝上淡水的時候,應當感謝貴州人民的無私支持,並透過「九加二」珠三角區域合作及「CEPA」等途徑,積極回報貴州人民。

其實,這次實施「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方案」,頗有「劫貧濟富」的意味。──貴州省是全中國大陸人均收入和地區GDP倒數第一的省份;而包括澳門、珠海、中山、廣州等城市在內的珠三角西部地區,在人均收入及地區GDP數據上,則屬全中國大陸頂尖的區域。但是,富庶的珠三角卻要貧脊的貴州省無償供應淡水,而這些淡水可以用來發電,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而且發電經濟又在貴州省的地區經濟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份量。因此,為了解決包括澳門在內的珠三角西部區域居民的飲水問題,貴州人民是作出了無私的犧牲。

打個形象的比喻說,天生橋水庫的蓄水,如果是以發電的方式外泄,平均每立方米淡水可發電十度左右,從中產生的產值約為人民幣二元。而在這次「珠江壓鹹補淡應急調水方案」中,天生橋水庫的調水量達四億七千三百萬立方米,其所蘊含的發電產值就將會是近十億元人民幣。十億元人民幣,在珠三角地區來說,可能算不上甚麼。但據貴州省長石秀詩一月二十日在貴州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貴州省去年全省的生產總值才是一千五百九十一億七千萬元,全省財政總收入為二百九十六億五千萬元,其中全省地方財政收入一百一百四十九億元,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七千三百二十二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一千七百二十一元。在這樣的經濟實力背景之下,十億元的「含金量」,就是相當的高。何況,這十億元的發電產值,還只是作為「外行人」的筆者「行外估算」而已,實際數字可能還將會更高。由此可見,為了澳門等城市能喝上淡水,貴州省人民確是作出了無私的奉獻。

即使是不計天生橋水庫無償泄水的「發電產值」,就是以其原水的本身價值來說,也是一筆頗大的財富。──以澳門自來水公司向珠江市購買原水的價格每立方米零點八九元港幣計算,天生橋水庫所無償供應的四億七千三百萬立方米原水,其價值也高達四億二千萬元港幣。單是這個「原水價值」,已等於是貴州省去年全年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二點六,或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點四,又或地方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點八。

然而,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盡管天生橋水庫的調水量為四億七千三百萬立方米,加上廣西岩灘水庫增調的水量二億二千萬立方米,這次實施「壓鹹補淡應急調水方案」西江共調水六億九千三百萬立方米,但其實質利用率卻是甚低。──據中新網昨日報導,承擔珠海市和澳門地區供水任務的七座水庫共搶抽淡水一千萬立方米,中山市「力爭接引淡水」七百萬立方米,廣州市可搶引淡水一千五百萬米。也就是說,這次「壓鹹補淡」方案的主要解決針對對象城市的受益水量,總共才三千二百萬立方米,僅是天生橋水庫泄水量的百分之六點七六,或整個「壓鹹補淡」方案佔百分之四點二七。其餘的絕大部份淡水,卻是白白地流進了汪洋大海。

盡管我們不能只是眼盯著「三千五百萬立方米」這個數字,「壓鹹補淡」方案還將會帶來許多附加利益,如珠三角一帶的農田用水也得到了解決,雲浮、肇慶、佛山、江門、清遠等城市的供水條件也得到了改善。但由於調水方案是利用自然河流而不是人工引水渠管來補充水源,在無法進行人工控制調節之下,大量的淡水還是流進了大海。正如前述,這些淡水無論是原水還是用作發電用途,都是有價值的。貴州省卻是以無償方式調出,而這調出的水量又只能有極少的部分可以真正成為珠三角西部區域城市居民的食水,這就更顯出貴州省的奉獻的無私程度之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條規定,「使用供水工程供應的水,應當按規定向供水單位繳納水費」。按照這一規定,用天生橋水庫是完全有權向珠三角的受益城市收取供水費的。但國家卻決定是無償實施調水方案,而且還是貧窮的區域向富裕的區域無償供水,可見這確是含有「窮人捐助富翁」的意味。實際上,據筆者在貴陽市的觀察,貴州省有關部門是服從國家大局,「忍痛」配合這個方案的。因此,在廣東及中央媒體大篇幅報導這項方案啟動之時,貴州省媒體的反應就相對冷淡,省內人士對此也持保留態度。對此,我們應更增強「飲水思源」的意識,不要忘記貴州人民的無私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