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夫喪禮政治之行凸顯胡溫對台新政

作為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的「私人代表」,具有國台辦官員身份的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秘書長李亞飛、研究部主任馬曉光,在前赴台北向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致祭,並向辜夫人轉交汪老的親筆吊唁信函之後,已於昨午返回上海,據說將於今日向汪老轉交辜夫人的答謝信函。至此,孫亞夫等人的「喪禮政治之行」,圓滿結束。

然而,孫亞夫等人的「喪禮政治之行」雖然已經結束,但此行所引發的政治效應,才剛掀起波瀾。台灣媒體連篇累牘地發表評論文章,或知名人士紛紛發表談話,普遍認為這是大陸方面對辜老的肯定,是對台灣釋出的善意,並期望兩岸都應珍惜現在的和緩氣氛,尤其是在春節包機成行及海協會人員赴台兩件善意互動之下,緊緊把握這個契機,促使兩岸關係「破冰」,實現歷史性突破。就連奉李登輝之命研擬「兩國論」,從而直接導致汪老訪台進行第三次「汪辜會晤」破局的蔡英文,也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孫亞夫等人赴台吊唁辜老,充分體了以胡錦濤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對台工作方面的新思維、新舉措:在推動「反分裂國家法」進行立法以凸顯對反「獨」遏「獨」「硬的更硬」的同時,在爭取台灣民心方面則是「軟的更軟」──繼推動春節包機「雙向對飛不停經第三地」,大陸客機可以飛進寶島台灣,打破台灣當局在政治、法律及軍事等方面的設置的種種樊籬,賈慶林在紀念「江八條」發表十周集會上發表「一中」定議「新四段論」,並對恢復兩岸會談提出既堅持原則又靈活調適的政策方向之後,又在台灣當局認為大陸派人赴台吊唁辜老「無望」之際,突然宣佈派出具有國台辦高級官員身份的孫亞夫等人赴台致祭,奇峰突現,顯示出大陸方面又像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那樣,在兩岸關係事務上主動出「招」,搶回了「發球權」。

孫亞夫等人的這次「喪禮政治之行」,不辱使命,其表現同樣也是奇峰突現。本來在啟程前,孫亞夫已經宣佈了此行的「三不政策」──不接受採訪,不會有官方接觸,不代表兩岸復談,台灣媒體和政界也就不敢寄望會有甚麼奇跡出現。但在一路走來之中,孫亞夫卻是採取了新的「三不政策」──不迴避媒體採訪,不拒絕官方接觸,不節外生枝。盡管孫亞夫昨日中午前往辜老的追思會致祭,確是刻意避開了主禮階段,選擇不與陳水扁等朝野政治人物同時出場,但卻是大方坦率地與身兼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公開握手致意,在事實上形成了自「兩國論」出籠以來,兩岸副部長級官員首度直接會面的新的歷史紀錄。而孫亞夫敦戇厚和的表情,也贏盡台灣民眾的心,使這場「喪禮政治」所蘊含的柔性、溫情、人情意涵,更為彰顯。

對此,就連陳水扁也不得不予以正面的評價:如今「辜汪再會」雖已不可能,但汪老的個人代表孫亞夫與李亞飛兩位先生能夠前來,辜老在遺憾中也應稍感欣慰才對。陳水扁還表示,如果汪道涵會長健康及時間許可,我們仍然歡迎他來台灣走走看看。

當記者們詢問孫亞夫對陳水扁邀請汪老訪台的反應時,孫亞夫並未一口予以回絕,只是說「回去後將在台灣看到、聽到、體會到的向汪老報告」。這樣的回答,給台灣媒體和政客留下了寬闊的想象空間。──在陳水扁仍未承認「九二共識」之前,當然是汪老訪台的條件並未成熟。但這並不等於汪老不能以其他的理由,如探親、旅遊等,以「個人的名義」赴台。據說,曾任「國防部長」的汪道淵,是汪老的遠房堂兄,汪老可以「探親」的理由入境台灣。至於汪老年高體邁的問題,「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聲稱愿作適當安排,也可搭專機來澳。汪老當然是不宜接受「陸委會」的招待,更不能乘搭台灣當局派出的專機。但換個高度思考,大陸方面也可為汪老派出一架飛機,循春節包機的航線不落地飛行。在抵達台灣後,倘台灣記者詢問海峽兩會何時能恢復會談時,汪老不妨「順勢」公開回答:只要台灣當局從現在開始明確承認體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即可立即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而且甚麼問題都可以談。

由汪老在台灣寶島公開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那才是重大突破。這是因為,李登輝之所以要拋出「兩國論」,就是因為當時的台灣當局研判,汪老在訪台期間,勢必將會提出「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的問題。為預作反制,李登輝就提前公開了已經研擬好的「兩國論」。這也是導致汪老無法按原訂安排前赴台灣的主要原因。倘汪老能在台灣的土地上宣示「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就等於是宣佈當年李登輝以拋出「兩國論」來阻撓汪老訪台的圖謀破產。

由於「九二共識」是海峽兩會恢復對話及會談的前提基礎,故據說孫亞夫等人在辜老追思會中與具有「陸委會」官員身份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劉德勳、副秘書長詹志宏短暫會面時,曾與台方人員「非預設性」地就「九二香港會談」議題交換了意見,並重申「九二共識」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陳水扁在追思會上致詞時,雖然並未提及「九二共識」,但卻也等於是他不敢也不想在辜老靈前公然否定「九二共識」。相反,他還就兩岸之間如何「存異求同」,掌握與掌握好分際,積極尋求和解、對話與協商的問題,發表了一番雖不算有誠意,但也帶有一定善意的談話。

如果大陸方面能緊緊捕捉台灣當局近期某些調適變化的契機,將春節包機、賈慶林講話及孫亞夫「喪禮政治之行」所展現的「胡溫對台新政」效應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就必然會在台灣民眾中形成一種「促談」的輿論壓力,迫使台灣當局必須思考賈慶林提出的復談條件。否則,就將會逆拂民意,在今後各項選舉中比去年底「立委」選舉輸得更慘。一心要追求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陳水扁們,是不能迴避這個問題的。這也正是「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道理及應有作為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