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操刀手吳榮義執掌台灣財經政策

在經過一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遊戲之後,謝長廷昨日終於宣佈其「副閣揆」人選是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吳榮義。本來,民進黨作為台灣地區的「執政黨」,謝長廷作為陳水扁親自選定的「行院院長」,是完全有權「操之於我」地指定「行政院副院長」的人選,而不必搞那麼多的「提籃假燒金」的遊戲的。但是,謝長廷不但是大大地玩弄了中國國民黨和江丙坤一番,而且,在正式宣佈「副院長」人選和「扁宋會」之前,受執政民進黨控制的檢調當局還搞了個「抄家滅族」式的搜查「聯電」事件,這就徹底地暴露了其「和解」是假、繼續搞對抗是真的虛偽面目。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的這次表面上是「尊江」實質上是「辱江」的把戲,上演得也確是拙劣,連掩飾性的功夫也沒做。──謝長廷在提出邀請江丙坤出任「副院長」職務,但江丙坤本人及國民黨提出「黨進黨出」的條件之後,謝長廷本來說是要等到國民黨主席連戰二月二十三日返台才決定江丙坤以外的「副院長」人選的。後來,又公開要求江丙坤在十七日以前表態,並表示要等到江丙坤表態之後才宣佈「副閣揆」人選。但令人大感訝異的是,「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在二月十五日就打電話給國民黨秘書長林丰正,取消了原訂於在十七日舉行的「李林會」,藉口是反正江丙坤不會應邀出任「副院長」了,謝長廷也已另行找到「副院長」人選,已無必要進行「李林會」。這就使謝長廷原先要刻意營造的「和解」氣氛,一下子就自我破功,反而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朝野和解」,原來只不過是一場戲,連「假戲真做」的掩飾功夫也不愿去做。──其實,即使是明知道江丙坤已不可能答允出任「副院長」,李應元也應耐心再等多兩天才宣佈破局,這樣反而可將「破局」的責任推給國民黨。何況,「買賣不成仁義在」,李應元按原計劃與林丰正見一個面,也可算是民進黨盡到了「和解」責任,對民進黨有益無損。

由此可見,民進黨心目中早就有了「副院長」的人選,而所謂「邀請江丙坤」的動作,只不過是為了緩和「朝小野大」的壓力,作出的一個假動作而已。而被人們稱為李登輝「好學生」、「嫡傳弟子」的吳榮義,才是民進黨心目中「副院長」的「真命天子」。

實際上,現年六十六歲的吳榮義,早在李登輝創辦台灣經濟研究所〔即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前身〕時,就已進所任研究員。後來,還從前院長、李登輝「大掌柜」劉泰^的手中接過院長職務。當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政策後,他又積極發表「理論文章」,予以配合,成為台灣當局限制台商西進登陸的「理論」打手。盡管在媒體報導他可能接任「副院長」後,有人對他的「戒急用忍操刀手」的經歷背景提出質疑時,他忙不迭表示,雖然過去他對兩岸經貿政策有一些看法,但現在政治、經濟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和過去也有很大變化,未來「政府」到底要採取哪些兩岸經貿政策,必須考量政治的情況才能決定,似有「懺疚」之意,但仍使人們對由他來掌管「行政院」的財經政策,感到悲觀。親民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劉文雄就指出,由於吳榮義對產業西進政策一向保守,所以他懷疑民進黨任命吳榮義當「行政院副院長」,是否代表「政府」又要繼續堅持李登輝堅持至今的「戒急用忍」政策。而對照現今檢調單位大動作搜索」聯電」,可以想像未來的產業政策仍是「戒急用忍」。因此,他表示對吳榮義讓台灣經濟復甦的能力感到悲觀。

其實,吳榮義還具有一個更深隱的政治背景,那就是他曾是「洋獨派」,曾積極參加海外的「台獨」活動。據「獨立台灣會」會長史明透露,吳榮義早期是「獨立」派。當年,吳榮義與盧修一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同學,盧修一是「獨台會」秘密吸收知識分子的「接頭」,曾三度在日本接受他的訓練。而吳榮義則在魯汶大學與盧修一一起生活了兩年,一起編「台獨」刊物《鄉訊》。「獨台會」都是通過盧修一接觸吸收秘密成員,吳榮義就是由盧修一介紹入會。盧修一女兒出嫁,吳榮義還以「乾爹」身份擔任主婚人。只不過是吳榮義返台後,在中興大學教書時,為了在國民黨內生存,才與「獨台會」斷了線。因此可見,盡管謝長廷在宣佈吳榮義的人事任命時,是以「無黨籍人士」介紹他,但實質上卻也是看中了他的「獨台會」秘密成員的歷史身份。

吳榮義又何止是站在台灣的立場看經濟,他還是「台灣經濟中心論」的狂熱鼓吹者。他經常接受「台獨」刊物《新台灣新聞周刊》專訪,「台灣經濟中心論」就是以此方式鼓吹、散播出去。在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期的「新台灣」專訪上,他還聲稱,如果沒有台商的「共囊盛舉」,中國的經濟繁榮只不過是一個空殼子,早就該「倒店」。中國的經濟根本不行,只是台灣人民都搞不情楚。他還聲稱,兩岸直航,不但將使台灣經濟過份依賴中國,在經濟上會有被對方併吞的可能性,而且也將會加劇「國人」的認同性危機,將讓台灣人民的敵我意識模糊化。此外,他在這個「專訪」中,還大肆攻擊香港所實施的「一國兩制」,謂香港的經濟滑波,皆因實施「一國兩制」而起。為此,他攻擊說,「中國政府意圖以香港模式為樣板,說服台灣人民接受『一國兩制』,但香港經濟在回歸後所產生的邊緣化效應,不啻是敲碎了台灣對中國所懷有的美夢」……云。

由這樣的人來掌管台灣當局的兩岸經貿事務,也就正如劉文雄所言,難以令人們對兩岸經濟發展走向感到樂觀了。